明清大纺车

        纺丝之法,惟江浙四川为精。……若江浙纺法,则以一人摇车前扛,车之下籞子五十个,两边各用竹壳盛水,以一边二十五丝,各入水中,由水中圜转而上。初纺以二三缕合一缕,再纺以五六缕合一缕,三纺以七八缕合一缕。一人每车摇一周,可得五十缕,二周得一百缕,较之各省转丝之法,以一人作一百人工。此江浙水纺式也。
        江浙水纺之法,因其水多浊质,须用沙矼(音gang,刚)澄清,故其纺需水,所以涤尘灰而发光亮,若蜀中旱纺,以毡子系于其下,用锦江清水浸透,纺时籞子五六十个,每丝从毡上牵过,与江浙纺法车式同。惟江浙丝从竹壳水中走过,四川则从湿毡上挪过,丝上渣滓,一一去净,每一人纺一周丝五十六缕,两周丝一百十二缕,较之东豫山陕滇黔各省二人摇丝之法,殆以一人而得一百一十二工之效,此比江浙水纺亦多得十二缕,此四川旱纺法也。
        

清·卫杰《蚕桑萃编》卷十一


        【评】这两种纺车是明代时在宋元大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增加了给湿定形装置(竹壳水槽或湿毡),纺锭也由单面排列,变为双面排列,大大提高了加捻和合线的效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2-0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3143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