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

        自景祐明道,学者有师,唯先生(胡瑷)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传相授受。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胡先生墓表》


        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奉诏修《唐书》纪、志、表,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
        

《宋史·欧阳修传》


        自汉儒至于庆历(公元1042)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宋·刘敞著)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义》(宋·王安石著)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


        (程颢)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
        

《宋史·道学传·程颢传》


        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
        

《宋史·道学传·程颐传》


        ……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
        

《宋史·道学传·张载传》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义)》、《楚辞集传辨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略》、《考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宫。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亦在学宫。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理宗绍定末,秘书郎李心传乞以司马光、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七人,列于从祀,不报。淳祐元年正月,上视学,手诏以张、周、二程及熹从祀孔子庙。黄干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熹而始著。”识者以为知言。
        

《宋史·道学传·朱熹传》


        某初学《春秋》用功十年,遍览诸家,欲求博取,以会要妙,然但得其糟粕耳!又十年,时有省发,遂集从传,附以己说,犹未敢以为得也。又五年,去者或取,取者或去,已说之不可于心者,尚多有之。又五年,书成,旧说之得存者寡矣。及此二年,所习似益察,所造似益深,乃知圣人之旨益无穷,信非言论所能尽也。
        

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武夷学案》引胡安国言


        近儒说《尚书》,考索古籍,罕有道及蔡仲默《集传》者矣!然伪孔传不通处,《蔡传》易之,甚有精当者。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


        宋人不信注疏,驯至疑经;疑经不己,遂至改经、删经、移易经文以就己说,此不可为训者也。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


        【评】宋初经学大抵沿汉学脉承,一些阁僚大臣多用于经世通政,以欧、苏、司马(光)、王(安石)等为代表。庆历后,一方面开始出现疑经非古的倾向,直到朱熹、王柏、俞庭椿甚至元·吴澄,对古籍删改去增;另一方面,自二程、张载逐渐形成道学(亦称理学或心学),专门研究格物、穷理、诚身、致知,对元明理学有很大影响。一部分学者对经典的诠释研究,有重要贡献,成就以朱熹为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20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3626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