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庄子·胠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之仁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释义】 《庄子》有“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之句,揭露窃国而成为诸侯的人,虚伪地标榜仁义而被认可。后世用作抨击权门的典故。
【例句】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刘禹锡《效阮公体三首》其三3973)这里用《庄子》语意,借以抨击当朝显贵标榜仁义的虚伪性。
分享到:
【释义】 《庄子》有“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之句,揭露窃国而成为诸侯的人,虚伪地标榜仁义而被认可。后世用作抨击权门的典故。
【例句】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刘禹锡《效阮公体三首》其三3973)这里用《庄子》语意,借以抨击当朝显贵标榜仁义的虚伪性。
发布时间:2019-06-2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312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