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释义】 战国齐,王孙贾之母自谓曾倚门望子归来,后世用作盼子还家的典故。
【例句】 ①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张说《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950)这里说姚氏归侍将使盼子的亲长得到安慰。②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张说《岳州别子均》951)这里借以预言来日盼子之情。③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王冷然《淮南寄舍弟》1174)这里用以表现母亲念子的焦急心情。④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王维《送友人南归》1272)这里指母亲正盼其归来。⑤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王维《送崔三往密州觐省》1273)这里借以自叹不能如崔氏归觐,难以解除亲长的怀念之苦。⑥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刘长卿《酬郭夏人日长沙感怀见赠》1493)这里借以对郭氏远离父母、亲子悬念表示同情。⑦遥知马色,应待倚门看。(刘长卿《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1498)这里用“倚门”典,点明若侍御回觐。⑧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攉第归蜀觐省》1514)这里用倚门典点明孙氏归觐。⑨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1549)这里用“副倚门望”点明韦氏就便觐亲。 ⑩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1802)这里以伯鱼借指萧三十一,谓其母正盼子归觐。(11)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岑参《送裴校书从大夫溜觐省》2070)这里说裴校书之母正盼子归家。(12)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2154)这里说王使君正盼望王牧前往谒见。 (13)闻道慈亲倚门待,到时兰叶正萋萋。 (李嘉祐《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2166)这里说李永的母亲正盼他归省。 (14)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高适《宋中别李八》2198)这里说李八将回到盼子归来的母亲身边。(15)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2278)这里说李舟校书家中有慈母相念。 (16)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2429)这里说张彪从不使慈亲惦念。(17)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2635)这里以“解倚门愁”切觐省。(18)还申供帐别,言赴倚门期。 (独孤及《送李宾客荆南迎亲》2778)这里以“倚门期”喻指迎亲。(19)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4197)这里以“倚堂门”表现慈亲思念游子。(20)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李群玉《小弟艎南游近书来》6571)这里以“倚门”表明其母对其小弟的悬望。(21)猗兮白华秀,伤心倚门夕。(李群玉《送魏珪觐省》6582)这里以“倚门”表明母望子归,点出魏珪别去的原因。
分享到:
【释义】 战国齐,王孙贾之母自谓曾倚门望子归来,后世用作盼子还家的典故。
【例句】 ①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张说《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950)这里说姚氏归侍将使盼子的亲长得到安慰。②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张说《岳州别子均》951)这里借以预言来日盼子之情。③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王冷然《淮南寄舍弟》1174)这里用以表现母亲念子的焦急心情。④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王维《送友人南归》1272)这里指母亲正盼其归来。⑤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王维《送崔三往密州觐省》1273)这里借以自叹不能如崔氏归觐,难以解除亲长的怀念之苦。⑥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刘长卿《酬郭夏人日长沙感怀见赠》1493)这里借以对郭氏远离父母、亲子悬念表示同情。⑦遥知马色,应待倚门看。(刘长卿《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1498)这里用“倚门”典,点明若侍御回觐。⑧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攉第归蜀觐省》1514)这里用倚门典点明孙氏归觐。⑨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1549)这里用“副倚门望”点明韦氏就便觐亲。 ⑩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1802)这里以伯鱼借指萧三十一,谓其母正盼子归觐。(11)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岑参《送裴校书从大夫溜觐省》2070)这里说裴校书之母正盼子归家。(12)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2154)这里说王使君正盼望王牧前往谒见。 (13)闻道慈亲倚门待,到时兰叶正萋萋。 (李嘉祐《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2166)这里说李永的母亲正盼他归省。 (14)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高适《宋中别李八》2198)这里说李八将回到盼子归来的母亲身边。(15)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2278)这里说李舟校书家中有慈母相念。 (16)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2429)这里说张彪从不使慈亲惦念。(17)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2635)这里以“解倚门愁”切觐省。(18)还申供帐别,言赴倚门期。 (独孤及《送李宾客荆南迎亲》2778)这里以“倚门期”喻指迎亲。(19)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4197)这里以“倚堂门”表现慈亲思念游子。(20)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李群玉《小弟艎南游近书来》6571)这里以“倚门”表明其母对其小弟的悬望。(21)猗兮白华秀,伤心倚门夕。(李群玉《送魏珪觐省》6582)这里以“倚门”表明母望子归,点出魏珪别去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06-30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379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