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公志常保

        【出典】 《庄子·则阳》: “遽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释义】 春秋时,卫大夫蘧伯玉善于改正认识,对于出处进退采取灵活的态度,以保持自己的心志。
        【例句】 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陶翰《早过临淮》1476)作者羁旅生忧,这里用蘧伯玉事表现自我排遣的思绪。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0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786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