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瑗知非

        【出典】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释义】 春秋时,卫大夫蘧瑗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所行之非。后用作有所觉悟的典故,并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
        【例句】 ①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武元衡《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3550)这里用“始知非”谓年已五十。②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权德舆《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3605)这里用蘧瑗知非事,借以突出自己对生活有新的认识。③自禀道情龆异,不同蘧玉学知非。(杨巨源《和令狐郎中》3739)这里表示自幼颖悟,不必如蘧瑗(伯玉)待晚年方知非。④年纪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难早知非。(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其八7413)这里活用蘧伯玉知非典,说明自己经过生活灾难的折磨,已经较早地懂得了人世的道理和深刻地自知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787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