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列传》:“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 【释义】 千里客指远方客居之人。 【例句】 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僖宗宫人《金锁诗》8968)这里以“千里客”代指远方戍客。...
【出典】 《越绝书》卷一《荆平王内传》:“子胥遂行,至溧阳界中,见一女子击絮于濑水之中。子胥曰:‘岂可得托食乎?’女子曰:‘诺。’即发箪饭,清其壶浆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谓女子曰:‘掩尔壶浆,毋令之露。’女子曰:‘诺。’子胥行五步,还顾,女子自纵于濑水之...
【出典】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释义】 三国魏时吕安与嵇康友善,每次想念对方,往往不远千里前往拜访。后世用作至交相访的典故。 【...
【出典】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释义】 汉时人形容能急驰的良马为千里足,后世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例句】 ①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其二2545)这里用“...
【出典】 见“青衿”条。 【释义】 《子衿》为《诗经·郑风》篇名。诗中有“青青子衿”之语,以女子口吻咏及青年学子。后常用作咏学子的典故。 【例句】 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孔绍安《伤顾学士》491)这里是追忆昔日同顾学士以吟诗交流感情的往事。...
【出典】 《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释义】 千里马为日行千里的骏马。战国时,郭隗曾以求千里马比喻求贤才。后世用以喻指贤才,也用来咏马。 【例句】...
【出典】 见“宓子贱”条。 【释义】 见“宓子贱”条。 【例句】 ①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杜甫《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人京》2558)这里以宓子贱比拟长宁县令杨某,谓聚会于杨家。②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严维《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2920)这里以...
【出典】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军市十三星在参东南……军市西南二星曰丈人,丈人东二星曰子,子东二星曰孙。” 【释义】 《晋书》载,星有名子星者,在丈人星之东。唐诗用作咏子的典故。 【例句】 除月子星回,天孙满月杯。(沈佺期《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
【出典】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生实。” 【释义】 神话中的王母仙桃三千年一开花,诗文中常借以咏仙境或咏桃。 【例句】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顾况《朝上清歌》2949)这里用王母仙桃神话渲染仙境。...
【出典】 《大戴礼·曾子大孝》:“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
【出典】 见“辽鹤”条。 【释义】 见“辽鹤”条。 【例句】 ①未作千年别,犹应七日还。(魏知古《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992)这里说李先生当未成仙而去。②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李白《送李青归南叶阳川》1805)这里劝李青莫学丁令威成仙而去,表示惜别之情。...
【出典】 《晋书》卷五十六《孙楚传》:“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 【释义】 子荆为晋孙楚之字,曾任参军,时人有“天才英博,亮拔不群”的赞语。后世常用作咏参军的典故。 【例句】 ①记室...
【出典】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杂说下》:“昔刘玄石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
【出典】 见“陈王见袜”条。 【释义】 见“陈王见袜”条。 【例句】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范元凯《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3516)这里用曹植咏洛神事将真珠姬比作洛神。...
【出典】 见“山公醉”。 【释义】 见“山公醉”。 【例句】 ①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杜甫《北邻》2434)这里以山简喻指所咏北邻某县令。②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2446)这里以山...
【出典】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魏陈思王植:其源出于国风,...
【出典】 见“嵇绍不孤”条。 【释义】 “山嵇”为“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及嵇康的合称。二人政治立场虽不相同,但相知很深。嵇康死后,其子得到山涛援引。后多用山嵇指相知很深的朋友。 【例句】 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裴潾《前相国赞皇公早葺...
【出典】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
【出典】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与宣穆后有中表亲,……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羊祜执政,……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参见“山公启事”条。 【释义】 魏晋名士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
【出典】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昙邕》:昙邕弟子昙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咨受。’后少时,邕见一人著单衣帢,风姿端雅,从者二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戒。” 【释义】 传说晋高僧昙邕曾为庐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