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反间袁崇焕

        清太宗元聪三年,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亲率10余万清军绕道进长城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东北部),袭击大明都城北京。明兵部尚书、辽东巡抚袁崇焕闻报,星夜还师救援,屯兵大安山口(在今北京房山西北部)拒敌。冬十一月戊申日,皇太极领兵至大安山口。此处地势险要,山高路陡,且通途狭窄,只容一人一骑经过,故虽有千军万马,却无济于事,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去处。
        袁崇焕同祖大寿诸将商定,在此据险高筑营栅,重兵固守,以逸待劳。明崇祯帝闻报,却对袁、祖此举深为不满,即命传旨,斥其畏缩不前,延误战机,饬令速速出营迎敌,杀退清军。
        这一日,清帝皇太极正在大帐独自沉思。心想袁崇焕此着确是厉害,实在令我进退维谷。强攻,必定死伤众多将士,且未必成功,徒劳而无益;用兵重围,我又怎能持久?时已隆冬,天寒地冻,日复一日,粮草耗尽,我军只得不战自退,这正合袁崇焕的心意。
        就在此时,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前来大帐禀报,说是捕获两名大明奸细。只见两个太监模样的人跪倒在地,连称饶命,并说自己不是奸细,是回京复命的差官。原来二人便是奉遣传旨的内侍杨太监和他的随从,归途中不慎被捕。皇太极喝道:“既是复命的差官,可将实情一一说来,若是奸细,定斩不饶!”杨太监为活命,只得将传旨催促出兵,而袁、祖以为不应仓促出营迎敌,宜相机而行等军情全都供了出来,并说:“袁崇焕抗旨不遵!”
        皇太极听罢,便命高、鲍二人将杨太监带走,看押在他们营中,听候发落。接着,自己又沉思起来。口中念道:“出营迎敌……抗旨不遵”忽然间,他双眼一亮,眉心展开,一丝笑意露在嘴角上,果断地自语道:“对。破敌之策有了!”
        次日,皇太极约请明军主帅袁崇焕阵前对话。大安山前的原野上,两军将士各在营前列队排开,远远望见皇太极单身独骑走到原野高处,袁崇焕同祖大寿也驰马前来高处。只见两军统帅立马交谈了好久,才各自拨马回营。对话之事,两军上下人人亲眼目睹,而对话之实情却无人知晓。又次日,皇太极即传令全军后退10里扎营。
        夜晚,朔风呼啸,寒气凌人。杨太监缩着身子倒在左侧营帐的毡垫上,心中急,身上冷,难以入眠。不多久,听得高、鲍二将先后回营,在中帐对饮交谈。说阵前对话、退兵10里,是因为袁崇焕半月之内将率部归降。
        杨太监隔着帐幕侧耳屏气,一字一句都听在耳里。直到三更过后,高、鲍二人才去后帐歇息。杨心想:如此重大机密,须速即回宫禀报。他便轻声起身,走到门口探头望去,依稀看见两名士卒持矛背朝营帐,远远站着。后半夜,天更加昏黑了。他弯腰低身,闪出帐外,转到帐后,落荒逃去。
        明崇祯帝身坐龙椅,手持战报,自言自语:“固守不战,阵前对话,退兵10里……令人费解。其中必有蹊跷!”耳边忽听内侍来报:杨公公回京复命。见杨太监气喘嘘嘘跪在下面,便逼问道:“袁崇焕为何至今不出兵迎敌?”杨太监忙将袁崇焕约定半月率部归降一节说了一遍。称归道中听得高、鲍交谈而知,却将自己被捕潜逃、供出军情等瞒过了。
        崇祯听罢,在御案前来回踱步,静心思考着:高鸿中、鲍承先,确有其人,本是大明关外守将,后相继投敌。全是真人真名,适才内侍所奏想必不假。如此说来,袁逆果真是背叛朝廷了。所幸朕智虑明睿,对此早有疑忌,故能及时识破奸伪,防患未然。然而,叛逆必须严惩,方可堵死那变节投敌之路。想到这里,他喝道:“速将袁崇焕押解来京,论罪处死。”说着,重重的一掌拍在御案上,连声:“处死! 处死!”
        袁崇焕被押解进城,下了天牢。祖大寿闻此悲愤不平。盛怒之下,丢下营栅,率部回奔锦州而去。此事,大清军中早有探马报知,全军上下无不庆幸。众将恭维皇太极聪慧圣明,反间一计,便赚了他大明君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8-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zhihui/22415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