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对雪

《王禹偁·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缺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挽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数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11)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12)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13)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14)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15)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16)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支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17)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18)



【注释】 ①帝乡:帝都、京城,即北宋都城汴京 (今河南开封市)。云:语助词,无义。衡门: 以横木为门,古代贫士所居。② “五日”句: 因下雪故免掉五日一次参拜皇帝。唐制五品以上为常参官,王禹偁时为谏官属五品以上。三馆: 宋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为三馆,作者时值史馆,故云。无公事: 公务清闲。③琼花坠: 指雪花飘落。雪花常为白色六瓣,故称琼花。④贺丰岁: 意谓雪兆丰年。⑤薪刍: 柴草,即燃料。⑥歌时瑞:歌颂天降瑞雪,意同贺丰岁。⑦河朔: 指黄河以北地区。“输挽”句: 拉着车输送给养,供应边军。⑧数十斛: 即数百斗的重量。斛为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以五斗为斛。⑨ “羸蹄”两句: 羸蹄,瘦弱的马; 死辙,被冰冻结了的车路,使车轮不能转动。这两句是说瘦弱的马冻得不能行走,车轮陷死在冰土里难以曳动。⑩ “阒 (qu) 寂”两句:阒寂,寂静。这两句是说就在寂静的荒山野水中过夜。(11)卓旌旗: 竖起旗子。烽燧 (sui):古时为了守边备警急,筑高台,上置薪草,有寇警即燃之。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报警叫燧。这句是说在城楼中守望烽燧。(12) “弓劲”句: 弓遇冷冻用大的气力才能拉开,故曰添气力。(13)“牢落”句: 孤寂地行走着,走向空旷的沙漠边际。牢落,孤寂。(14)“偷安”句: 言自己如此偷安。(15)“深为”句: 深感成为苍生 (百姓) 的蠹虫 (害虫)。尸:尸位,即占有职位而不尽职守。(16)“謇谔”两句: 这两句是说,自己不能正直敢言,难道称得上正直之士吗。謇谔: 正直而敢言。(17)“多惭”两句: 这两句是说,自己深深惭愧无办法使百姓富裕起来,又缺乏安定边疆的奏议。(18)“勤勤”句: 勤勤,殷勤。这句是说谢知己之殷勤,或向知己致歉之意。



【鉴赏】 这是一首押仄声韵的五言古诗。古代封建士大夫在这大雪纷飞之日,不是围炉烤火,就是对雪吟诗,甚或兴趣盎然地去踏雪寻梅。可是,作者王禹偁对此纷纷大雪却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和感想呢?

“帝乡岁云暮” 至“多成日高睡”六句,写作者闲适少事,闭门不出,只是读书、睡觉,这已和一般文人有所不同。“睡起毛骨寒”至“聊将贺丰岁”六句,写虽大雪,贫居严寒,但喜庆雪兆丰年,民食问题可望解决。“月俸虽无余”至“相聚歌时瑞”八句,写自己生活虽清贫,而温饱有余颇能知足,且能在天伦之乐中共歌时瑞。“因思河朔民”至“阒寂荒陂里”八句,写同情河朔民在冰天雪地中输送给养、供应边军的辛劳。“又思边塞兵”至“牢落穷沙际”八句,更同情边塞兵的艰苦生活。“自念亦何人”至“勤勤谢知己” 十四句,深作自我批评,尸位、失职,既不耕田,也未持矢,更无富人术和安边议,真可愧煞! 于是只有写这首《对雪》诗来向知己致意了。

封建社会的土大夫文人,恒多以一己的得失荣辱和闲情逸致为生命和生活的中心,故所写诗词不是吟风弄月、游山玩水,就是言情说爱、叹老嗟卑,能关心民生疾苦和国家安危者,实在太少。王禹偁这首《对雪》 诗,并未涉及吟赏雪景,而是通过这场雪写出对瑞雪兆丰年的赞颂。他关怀国计民生甚于关怀自己,同情他人也甚于同情自己。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对寒俭的生活毫无抱怨,而对自己尸位、失职、不耕、不战的情况却深感惭愧。这首诗和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居易的 《村居苦寒》诗同一机杼。这是作者向杜、白学习的斐然成绩,也是宋诗革新的筚路蓝缕。

文章作者:荀运昌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2-2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jianshang/aiguo/15888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