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诗句出处:《夜发三泉即事》;是唐朝诗人苏颋的作品。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夜发三泉即事》唐朝诗人苏颋的作品。
【注释】:
重:
(一)①厚。《周易·系辞上》:“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②重量。《汉书·食货志下》:“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径:直径。铢:二十四铢为一两。)③分量大;程度深。与“轻”相对。《战国策·齐策四》:“千金,重币也。”④重要;贵重。《论语·泰伯》:“任重而道远。”⑤重视;敬重。《韩诗外传》卷一:“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禄:做官的俸禄。)贾谊《过秦论上》:“尊贤重士。”⑥加上;加重。白居易《长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⑦庄重。《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⑧慎重。《六韬·论将》:“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二)chóng ①重叠;重复。程垓《摸鱼儿》:“重门深锁,犹有夜深月。”②量词。层。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副词。1. 重新;再次。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2. 加上,表示更进一层。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纷:多的样子。脩能:修饰的美态。脩,同修。)纩:
丝绵。《左传·宣公十二年》:“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拊:抚慰。)濡:
(一)①古水名。在今河北省。②浸渍;沾湿。《周易·未济》:“小狐汔济,濡其尾。”(汔济:刚要过河。)《庄子·大宗师》:“入水不濡,入火不热。”③湿润;湿。《韩非子 · 内储说上》:“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④沉溺;淹没。汪中《哀盐船文》:“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⑤迟缓;滞留。《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 (二)ruǎn ①柔软;柔弱。《孔子家语·正论》:“水濡弱,民狎而玩之,则民多死焉。”②柔顺。《庄子·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莫:
①(mu)[名]日落的时候。《礼记·聘义》:“日~人倦。”(“暮”的本字。)②[代]没有什么。《庄子·秋水》:“天下之水,~大于海。”③[副]不。《墨子·公输》:“杀臣,宋~能守,乃可攻也。”解:
(一)①分解牛或其他动物的肢体。《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②分开;破裂。《史记·秦始皇本纪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③解围;撤围。《史记·魏公子列传》:“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④消融。《吕氏春秋·孟春纪》:“东风解冻。”(东风:春风。)袁宏道《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引申为消散。《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少:稍稍。)⑤调解;和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⑥解除。《战国策·燕策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⑦解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理解;懂得。《论衡·问孔》:“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⑨分割。《国语·鲁语上》:“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⑩能够;会。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罗隐《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二)jiè 押送财物或犯人。《晋书·乐广传》:“广即便解遣。” (三)xiè ① 明白;懂得。②通“懈”。懈怠;松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③解池。湖名,在山西省。悬旌:
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喻不能安定的心神。张协《杂诗》:“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旌:
①古代用牦或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诗经·鄘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孑孑:特出的样子。干:同“竿”,旗杆。浚:春秋时卫邑。)又泛指旗帜。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近来奉辞伐罪,旌旄所指,刘琮束手。”②表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以旌善人。”(志:记。)张溥《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冻:
①厚冰。《管子·四时》:“冻解修沟渎,复亡人。”(亡人:逃亡的人。)②水遇冷凝固。《吕氏春秋·孟冬》:“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③寒冷;受冷。《墨子·非命上》:“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犹:
①兽名。也叫犹猢,形似麂。《水经注·江水一》:“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②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七:“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词。1. 还;仍然。《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轫:仞。)2. 尚且。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后代。)④通“猷(yóu)”。1.计谋;谋划。《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2.道。《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是:复指前置宾语。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传·昭公十四年》:“杀亲益荣,犹义也夫!”2.从。《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3.由于。《公羊传·庄公四年》:“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⑥通“摇”。摇动。《礼记·檀弓下》:“咏斯犹,犹斯舞。”揭:
(一)①高举。《史记·秦始皇本纪》:“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管子·君臣上》:“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与之间,犹揭表而令之正也。”(间:隔阂。表:测日影的标竿。)又指执持。《庄子·庚桑楚》:“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若:你。规规:失神。求诸海:指拿短小之竿去测深大的海。)②扛起。《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而犹逾垣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③揭开;掀起。李朝威《柳毅传》:“武夫揭水指路。”④标志。郭璞《江赋》:“峨嵋为泉阳之揭。” (二)qì 掀起衣服。《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厉:指不脱衣服涉水。)郭象《睽(kuí)车志》卷四:“有溪限其前,水石清浅,众皆揭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