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詩句出處:《宿天臺桐柏觀①》;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作品。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雲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②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願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③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④ 紛吾遠遊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⑤
|
【註釋】:
日夕:
①傍晚,黃昏。陶淵明《飲酒》:“山氣~~佳,飛鳥相與還。”②日夜。《宋書·良吏傳》:“年高官下,秉操不衰,計當~~相與申意。”夕:
①傍晚;日落的時候。《詩經·王風·君子於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②夜晚。《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③古代傍晚時朝見君主。《左傳·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④祭祀月亮。《國語·周語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望:
①遠望。《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轍:車轍。靡:倒。)②盼望;期望。曹操《收田租令》:“欲望百姓親附。”《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③聲望;名望。《詩經·大雅·卷阿》:“令聞令望。”④有聲望的人或物。《左傳·昭公十二年》:“吾子,楚國之望也。”⑤怨恨;責怪。《新唐書·劉漢宏傳》:“漢宏恨賞薄,有望言。”⑥祭名。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尚書·舜典》:“望於山川。”⑦農歷每月十五。張溥《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望洋]亦作“望羊”、“望陽”。仰視;遠視。《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若:海神名。)三:
①基數詞。《周易·解》:“田獲三狐。”(田:打獵。)②序數第三。《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數或多次。《史記·魯周公世傢》:“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雲:
①同“雲2”。②說。《論語·子罕》:“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人名。試:見用於朝廷。藝:多才藝。)③有。《荀子 ·法行》:“其雲益乎?”④代詞。如此。《史記·汲鄭列傳》:“汲、鄭亦雲,悲夫!”(汲、鄭:指汲黯、鄭當時二人。)⑤助詞。1. 用於句首。《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 用於句中。《後漢書·陳龜傳》:“雖歿(mò)軀體,無所雲補。”(歿:死。補:彌補。)⑥語氣詞。用於句末,表陳述語氣。《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雲雲]通“蕓蕓”。眾多貌。《莊子·在宥》:“萬物雲雲。”空:
(一)①空虛;什麼也沒有。《韓非子·初見秦》:“囷倉空虛。”宋玉《風賦》:“空穴來風。”王維《鹿砦》:“空山不見人。”②不實;空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③白白地。《漢書·匈奴傳》:“兵不空出。”④天空;空中。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⑤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的現象並無實體,都是空的。《般若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物質現象。) (二)kǒng 孔;洞穴。《周禮· 考工記·函人》:“眡(shì)其鉆空。”(眡:視。)《史記·五帝本紀》:“舜穿井為匿空旁出。”(三)kòng ①窮困。《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宜空我師。”(空:用如使動,使……窮困。師:眾;眾人。)《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回:顏回。庶:庶幾;差不多。)②缺少。《法言·問神》:“昔之說《書》者序以百,而《酒誥》之篇俄空焉。”(《酒誥》:《尚書》中的篇名。)白居易《春憶二林寺舊遊》:“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③間隙;空子。《三國志·吳書·周魴傳》:“看伺空隙,欲復為亂。”④閑著;未被利用的。《史記·蕭相國世傢》:“上林中多空地。”(上林:苑囿名。)《論衡·命義》:“伯牛空居,而遭惡疾。”(伯牛:冉耕,字伯牛。空居:閑居在傢。)浩:
①水勢廣闊或盛大。枚乘《七發》:“浩㲿(wǎng)漾兮,慌曠曠兮。”(㲿漾:即汪洋,水寬無邊。 慌:慌忽。)曹植《贈白馬王彪》:“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②廣大;盛大。《詩經·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③富餘;眾多。劉塤《隱居通義·詩歌二》:“今人讀杜詩,見汪洋浩博,茫無津涯。”(杜:杜甫。津涯:邊岸。)《東京夢華錄·民俗》:“以其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浩浩]1. 水勢大。范仲淹《嶽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shāng)湯,橫無涯際。”(湯湯:大水急流。)2. 廣大的樣子。劉滄《春日旅遊》:“浩浩晴原人獨去,依依春草水分流。”3. 曠遠的樣子。古詩《涉江采芙蓉》:“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浩蕩]1.水勢壯闊的樣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青冥:天空。金銀臺:金銀築成的宮闕,指神仙所居的地方。)2.放蕩自恣的樣子。《楚辭·離騷》:“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靈修:指楚懷王。)浩浩:
①水勢盛大的樣子。《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滔天。”②廣闊遼遠的樣子。蘇軾《赤壁賦》:“~~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浩:
①水勢廣闊或盛大。枚乘《七發》:“浩㲿(wǎng)漾兮,慌曠曠兮。”(㲿漾:即汪洋,水寬無邊。 慌:慌忽。)曹植《贈白馬王彪》:“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②廣大;盛大。《詩經·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③富餘;眾多。劉塤《隱居通義·詩歌二》:“今人讀杜詩,見汪洋浩博,茫無津涯。”(杜:杜甫。津涯:邊岸。)《東京夢華錄·民俗》:“以其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浩浩]1. 水勢大。范仲淹《嶽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shāng)湯,橫無涯際。”(湯湯:大水急流。)2. 廣大的樣子。劉滄《春日旅遊》:“浩浩晴原人獨去,依依春草水分流。”3. 曠遠的樣子。古詩《涉江采芙蓉》:“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浩蕩]1.水勢壯闊的樣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青冥:天空。金銀臺:金銀築成的宮闕,指神仙所居的地方。)2.放蕩自恣的樣子。《楚辭·離騷》:“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靈修:指楚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