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入梵天,赤龍遊玄都。”詩句出處:《武陵觀火詩》;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楚鄉祝融分,炎火常為虞。是時直突煙,發自晨炊徒。 盲風扇其威,白晝曛陽烏。操綆不暇汲,循墻還避逾。 怒如列缺光,迅與芬輪俱。聯延掩四遠,赫奕成洪爐。 洶疑雲濤翻,颯若鬼神趨。當前迎焮赩,是物同膏腴。 金烏入梵天,赤龍遊玄都。騰煙透窗戶,飛焰生欒櫨。 火山摧半空,星雨灑中衢。瑤壇被髹漆,寶樹攢珊瑚。 光縣與琴焦,旗亭無酒濡。市人委百貨,邑令遺雙鳧。 馀勢下隈隩,長熛烘舳艫。吹焚照水府,炙浪愁天吳。 災罷雲日晚,心驚視聽殊。高灰辨廩庾,黑土連闉闍。 眾燼合星羅,遊氛鑠人膚。厚地藏宿熱,遙林呈驟枯。 火德資生人,庸可一日無。禦之失其道,敲石彌天隅。 晉庫走龍劍,吳宮傷燕雛。五行有沴氣,先哲垂訏謨。 宋鄭同日起,時當賢大夫。無苛自可樂,弭患非所圖。 賢守恤人瘼,臨煙駐驪駒。吊場色慘忸,顏失詞劬愉。 下令蠲裡佈,指期輕市租。閈垣適未立,苫蓋自相娛。 山木行剪伐,江泥宜墐途。邑臣不必曾,何用征越巫。
|
【註釋】:
金:
①金屬的通稱。《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周禮·秋官·職金》:“入其金錫於為兵器之府。”(為:制作。)②金黃色。《嶽陽樓記》:“浮光躍金。”《阿房宮賦》:“金塊珠礫,棄擲迤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③錢財;錢。《史記·陳丞相世傢》:“臣聞(陳)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④金屬制的樂器或兵器。《禮記·樂記》:“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淮南子·說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劍。)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⑥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以一鎰(二十四兩)為一金,或以一斤為一金。《史記·燕召公世傢》:“子之因遺(wèi)蘇代百金。”(子之:人名。遺:贈與。)《五人墓碑記》:“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頸項;頭臚。)《獄中雜記》:“富者賂數百金。”⑦比喻堅固。《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地,金城千裡。”⑧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所建。金烏:
太陽。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烏:
①烏鴉。《詩經·邶風·北風》:“莫黑匪烏。”(沒有哪個黑的不是烏鴉。匪:通“非”。)②指代太陽。羅鄴《冬日寄獻庾員外》:“兔缺烏沉欲半年。”(兔:代指月兔。)③黑色。《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身披烏衣,手持耒耜(lěisì),以率將士。”(耒耜:農具。率:表率。)④副詞。哪;怎麼。《戰國策·秦策三》:“秦烏能與齊縣衡?”⑤嘆詞;表驚嘆。相當於“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烏!謂此邪!”(邪:同“耶”。語氣詞。)亦作“烏乎”、“烏祕”。同“嗚呼”。《左傳·襄公三十年》:“烏乎! 必有此夫!”(有:占有。夫:語氣詞。)入:
①進入;由外面到裡面。《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②泛指進入某種境界。李白《王右軍》:“筆精妙入神。”③特指入朝為官。傅亮《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④接受;收入。《左傳·宣公元年》:“驟諫而不入。”(驟:屢次。)《新五代史·楚世傢》:“歲入萬計。”⑤上交;交納。《墨子·貴義》:“今農夫入其稅於大人。”⑥參加;加入。《戰國策·魏策一》:“入子之事者,吾為子殺之亡之。”⑦合於;相合;符合。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畫眉深淺入時無?”(時:時髦。)⑧入聲。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梵:
(一)①佛教用語。梵語“梵摩”的省稱。潔;凈行;清凈。《妙法蓮華經》卷三:“常修梵行,皆為法師。”②與佛傢有關的事物。沈約《均聖論》:“雖葉書橫字,華梵不同。” (二)féng [梵梵]谷物茂盛的樣子。《都鄉正衛彈碑》:“梵梵黍稷。”天:
①人的頭部。《呂氏春秋·論人》:“適耳目,節嗜欲,釋智謀,去巧故……若此,則無以害其天矣。”(釋:去除。巧故:偽詐。)②天空。王充《論衡·談天》:“察當今天去地甚高,古天與今無異。”《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廬,籠蓋四野。”(穹廬:氈帳。)③在額上刺字的刑罰。《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罰。)④天氣;氣候。《呂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則天多沉陰。”⑤自然界。《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傳·成公十六年》:“國之存亡,天也。”⑨依憑;依靠者。《儀禮· 喪服》:“夫者,妻之天也。”赤:
①紅色。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椒》:“色赤椒好。”②真誠;沒有雜念。韓偓《息兵》:“自有蒼蒼鑒赤誠。”(蒼蒼:天。)③空無所有。《韓非子· 十過》:“晉國大旱,赤地三年。”④裸露;露出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杜甫《早秋苦熱》詩:“安得赤腳踏層冰。”龍:
(一)①我國傳說中的神異動物,頭有角,身有鱗。有腳可走,無翼能飛。《周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田:指地上。)②帝王的象征。杜甫《哀王孫》:“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高帝:漢高祖。隆準:高鼻梁。)白居易《長恨歌》:“天旋日轉回龍馭。”③八尺以上的馬;駿馬。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雲旗拂霓。”(輅:天子的車。雲旗:很高的旗。霓:副虹,借指空中。)④指傑出的人才。《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⑤二十八宿中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稱。⑥十二生肖之一。[龍鐘]1. 衰老、疲憊的樣子。王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龍鐘一老翁,徐步謁禪宮。”2. 潦倒、不得意的樣子。白居易《別微之於澧上》:“莫問龍鐘惡官職,且聽清脆好文篇。”3. 淚流縱橫的樣子。蔡邕《琴操》下:“空山歔欷,涕龍鐘兮。”(歔欷xū xī:哀嘆抽泣聲。)4.躑躅難行的樣子。 蘇頲《曉發方騫驛》:“傳置遠山蹊,龍鐘蹴澗泥。”(蹴cù:踐踏。)(二)lǒng 同“壟(lǒng)”。①岡壟。《孟子·公孫醜下》:“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賤丈夫:指貪利可鄙的男子。龍斷:斷而高的岡壟。)②獨占利益。《藝林伐山》:“私富貴之龍斷。” (三)chǒng 通“寵”。榮耀。《詩經》:“何天之龍。”遊:
①在水上漂浮。《詩經·邶風·谷風》:“泳之遊之。”(泳:在水中潛行。)泛指遊泳。《韓非子·難勢》:“越人善遊矣。”(越:國名。)②虛浮;不切實際。《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lù陸)。”③遊玩;遊覽。晁錯《言守邊備塞疏》:“幼則同遊。”引申指旅行;出外求學或求官。《史記·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遊江淮。”④交際;交往。《漢書·枚乘傳》:“與英俊並遊。”⑤流動。《漢書·溝洫志》:“水尚有所遊蕩。”⑥縱;放縱。《後漢書·仇覽傳》:“剽輕遊恣。”⑦liú(流)。通“旒”。旌旗上懸垂的飾物。《左傳·桓公二年》:“鞶厲遊纓。”[遊說]為瞭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四處奔走。《史記·張儀列傳》:“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玄:
①幽遠。《莊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遠古君主治理天下,無為而治。)②深奧;玄妙。《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③天;天空。揚雄《甘泉賦》:“惟漢十世,將郊上玄。”④黑紅色。《尚書·湯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上天神後。”⑤泛指黑色。《呂氏春秋·孟冬》:“衣墨衣,服儇玉。”玄都:
神仙居住的地方。杜甫《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配極~~,憑高禁籞長。”都:
(一)du ①[名]大城市。《左傳·隱公元年》:“大~不過三國之一。”②[名]首都,京城。班固《西都賦》:“漢之西~,在於雍州,實曰長安。”③[名][都會]1. 諸侯國的都城。柳宗元《封建論》:“秦有天下,裂~~而之郡邑。”2. 繁華的大城市。《史記·貨殖列傳》:“然邯鄲亦漳、河之間一~~也。”④[形]漂亮。《詩經·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薑,洵美且~。”⑤[嘆]表示贊美。《尚書·皋陶謨》:“皋陶曰:‘~!在知人,在安民。’”⑥[動]居於,處在。《史記·滑稽列傳》:“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卿相之位,澤及後世。”⑦[動]匯總,匯聚。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為一集。”(二) dou [副]全,盡。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於時天月明凈,~無纖翳。” 【辨析】都,京。“京”的本義是“大”。在先秦“京師”連用方指“國都”,“京”指國都是後起義。“都”的本義指“大城市”,漢代以後才可以指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