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硯缺猶慵琢,文繁卻要芟。

    “硯缺猶慵琢,文繁卻要芟。”詩句出處:《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作品。

    我志如魚樂,君詞稱鳳銜。暫來從露冕,何事買雲巖。
    水石應容病,松篁未聽讒。罐香松蠹膩,山信藥苗緘。
    愛鷺欹危立,思猿矍鑠獑。謝才偏許脁,阮放最憐咸。
    大樂寧忘缶,奇工肯顧瑊。客愁迷舊隱,鷹健想秋毚。
    硯缺猶慵琢,文繁卻要芟。雨餘幽沼凈,霞散遠峰巉。
    洗筆煙成段,培花土作杴。訪僧還覓伴,醫鶴自須監。
    荒廟猶懷季,清灘幾夢嚴。背風開蠹簡,沖浪試新帆。
    悶憶年支酒,閑裁古樣衫。釣傢隨野舫,仙蘊逐雕函。
    度歲賒羸馬,先春買小螊。共疏泉入竹,同坐月過杉。
    染翰窮高致,懷賢發至諴。不堪潘子鬢,愁促易髟髟。

    【註釋】:

    缺:

    ①殘缺;破損。《詩經·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qiāng)。”(斨:斧類。)②缺口;空隙。《史記·孔子世傢》:“昔吾入也,由彼缺。”③官吏的空額。《世說新語·任誕》:“步兵校尉缺。”④缺陷;缺點。蘇軾《歧亭五首》之五:“吾非固多矣,君豈無一缺!”(非:過失。)⑤缺少;不足。陸遊《入蜀記》:“下又缺數字。”⑥衰敗;廢棄。《史記·漢興以來諸侯五年表》:“厲幽之後,王廢缺,侯伯強國興焉。”⑦廢弛。《漢書·藝文志》:“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

    猶:

    ①獸名。也叫猶猢,形似麂。《水經註·江水一》:“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②如同;好像。《隆中對》:“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沈括《夢溪筆談》卷七:“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詞。1. 還;仍然。《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軔:仞。)2. 尚且。司馬光《資治通鑒·赤壁之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胄:後代。)④通“猷(yóu)”。1.計謀;謀劃。《詩經·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2.道。《詩經·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匪:非。是:復指前置賓語。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傳·昭公十四年》:“殺親益榮,猶義也夫!”2.從。《孟子·公孫醜上》:“紂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猶方百裡起,是以難也。”3.由於。《公羊傳·莊公四年》:“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⑥通“搖”。搖動。《禮記·檀弓下》:“詠斯猶,猶斯舞。”

    慵:

    懶;困倦。杜甫《送李校書》:“晚節慵轉劇。”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起來慵自梳頭。”

    琢:

    ①雕刻玉石。《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②雕刻;刻。《墨子·尚賢下》:“故書之竹帛,琢之槃盂。”(槃:同“盤”。)③修飾、錘煉文辭。貫休《寄匡山紀公》:“寄言無別事,琢句似終身。”趙抃《遊青城山》:“老叟琢新詩。”

    文:

    ①在身體上刺畫花紋。《莊子·逍遙遊》:“越人斷發文身。”②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③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周易·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④禮樂典章制度。張居正《與薊遼總督譚二華》:“如有不效,巡關禦史得論劾(hé)之,固不必襲此故套虛文為也。”(劾:揭發罪狀。襲:沿用。)⑤法令條文。《史記·酷吏列傳》:“與趙禹更定諸律令,務在深文。”⑥字;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書同文。”⑦文辭;文章。劉勰《文心雕龍· 情采》:“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歐陽修《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⑧非軍事的;與“武”相對。《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⑨華美;有文采。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史有文質,辭有詳略。”(質:質樸。)⑩文飾;掩飾。劉知幾《史通·惑經》:“庸儒末學,文過飾非。”(11)柔和;不猛烈。《世說新語·賞譽》:“士龍為人,文弱可愛。”(士龍:陸雲字。)(12)量詞。計算銅幣的單位。《宋書·徐羨之傳》:“可以錢二十八文埋宅四角。”

    繁:

    (一)①多;盛;繁多。《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②雜亂;繁雜。梅堯臣《擬李益〈竹窗聞風〉》:“窗前風動竹,聲碎影仍繁。”③茂盛。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繁花疑自月中生。”④繁殖。《管子·八觀》:“薦草多衍,則六畜繁也。”(薦:茂草。衍:盛多。) (二)pán 馬腹帶。《禮記·禮器》:“大路繁纓一就。”

    卻:

    ①退;使退卻。《呂氏春秋·序意》:“馬卻不肯進。”賈誼《過秦論》:“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蒙恬:秦名將。藩籬:比喻邊疆上的屏障。)②避免。《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勇士不卻死而滅名。”③不前進,停止。《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馬退而卻,策不能進前也。”④拒絕;退還。《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也?”李斯《諫逐客書》:“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⑤回;回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卷:收拾,收起。)⑥去;掉。多用在動詞後表明動作瞭結,完成。聶夷中《詠田傢》:“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⑦副詞。1. 表示強調。相當於“正”。李商隱《有感》:“非關宋玉有微詞,卻是襄王夢覺遲。”2. 表示重復。相當於“再”、“又”。李白《送賀監歸四明應制》:“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3. 表示相反,相當於“倒”、“反”。李白《把酒問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要:

    (一)①要點;關鍵。《史記·太史公自序》:“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②重要的。《宋書 ·顏延之傳》:“平生不喜見要人。”③需要;想要。劉禹錫《觀棋歌送儇師西遊》:“賭取聲名不要錢。”於謙《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④概括之辭。相當於“總”。《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要之以仁義為本。”⑤簡要。《荀子·王霸》:“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詳。” (二)yāo ①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宋)建故有要脊痛。”②系於腰間或物體的中間一段。漢《馮緄碑》:“一要金紫。”(金:金印。紫:紫綬。)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紙)反卷如箸,以紅線要之。”以上意義後來通作“腰”。③結約;約定。《國語·晉語三》:“以要晉國之成。”(成:和約。)《史記·孟嘗君列傳》:“令富給者以要期,貧窮者燔(fán)券書以捐之。”(富給:富有。燔:燒。券書:借據。捐:放棄。)④幹求;求取;設法取得某人的信任和重用。《後漢書·竇融傳》:“仁者不違義以要功。”《莊子·應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有虞氏:指舜。)⑤要挾。《左傳·襄公九年》:“知武子謂獻子曰:‘我實不德,而要人以盟,豈禮也哉?’”⑥半路攔截。《左傳·襄公三年》:“吳人要而擊之。”《後漢書·班超傳》:“遣兵數百於東界要之。”⑦邀請。《南史·阮孝緒傳》:“南平元襄王聞其名,致書要之,不赴。”⑧應和;符合。《呂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⑨下裙的腰。後寫作“䙅”。 《詩經·魏風·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要:用如動詞,縫衣腰。好人:美人。)

    芟:

    ①除草;割草;割。賈思勰《齊民要術·耕田》:“芟艾之草,幹即放火。”②削除;除去。《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③大鐮刀。《國語·齊語》:“耒、耜(sī)、耞(jiā)、芟。”(皆農具名。)


    上一篇:历自尧阶数,书因禹穴探。

    下一篇:声利从来解破除,秋滩唯忆下桐庐。
  • 砚缺犹慵琢,文繁却要芟。

    “砚缺犹慵琢,文繁却要芟。”诗句出处:《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作品。

    我志如鱼乐,君词称凤衔。暂来从露冕,何事买云岩。
    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罐香松蠹腻,山信药苗缄。
    爱鹭欹危立,思猿矍铄獑。谢才偏许脁,阮放最怜咸。
    大乐宁忘缶,奇工肯顾瑊。客愁迷旧隐,鹰健想秋毚。
    砚缺犹慵琢,文繁却要芟。雨余幽沼净,霞散远峰巉。
    洗笔烟成段,培花土作杴。访僧还觅伴,医鹤自须监。
    荒庙犹怀季,清滩几梦严。背风开蠹简,冲浪试新帆。
    闷忆年支酒,闲裁古样衫。钓家随野舫,仙蕴逐雕函。
    度岁赊羸马,先春买小螊。共疏泉入竹,同坐月过杉。
    染翰穷高致,怀贤发至諴。不堪潘子鬓,愁促易髟髟。

    【注释】:

    缺:

    ①残缺;破损。《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qiāng)。”(斨:斧类。)②缺口;空隙。《史记·孔子世家》:“昔吾入也,由彼缺。”③官吏的空额。《世说新语·任诞》:“步兵校尉缺。”④缺陷;缺点。苏轼《歧亭五首》之五:“吾非固多矣,君岂无一缺!”(非:过失。)⑤缺少;不足。陆游《入蜀记》:“下又缺数字。”⑥衰败;废弃。《史记·汉兴以来诸侯五年表》:“厉幽之后,王废缺,侯伯强国兴焉。”⑦废弛。《汉书·艺文志》:“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

    犹:

    ①兽名。也叫犹猢,形似麂。《水经注·江水一》:“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②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七:“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词。1. 还;仍然。《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轫:仞。)2. 尚且。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后代。)④通“猷(yóu)”。1.计谋;谋划。《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2.道。《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是:复指前置宾语。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传·昭公十四年》:“杀亲益荣,犹义也夫!”2.从。《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3.由于。《公羊传·庄公四年》:“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⑥通“摇”。摇动。《礼记·檀弓下》:“咏斯犹,犹斯舞。”

    慵:

    懒;困倦。杜甫《送李校书》:“晚节慵转剧。”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起来慵自梳头。”

    琢:

    ①雕刻玉石。《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②雕刻;刻。《墨子·尚贤下》:“故书之竹帛,琢之槃盂。”(槃:同“盘”。)③修饰、锤炼文辞。贯休《寄匡山纪公》:“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赵抃《游青城山》:“老叟琢新诗。”

    文:

    ①在身体上刺画花纹。《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②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王充《论衡·言毒》:“蝮蛇多文。”③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④礼乐典章制度。张居正《与蓟辽总督谭二华》:“如有不效,巡关御史得论劾(hé)之,固不必袭此故套虚文为也。”(劾:揭发罪状。袭:沿用。)⑤法令条文。《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更定诸律令,务在深文。”⑥字;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书同文。”⑦文辞;文章。刘勰《文心雕龙· 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⑧非军事的;与“武”相对。《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⑨华美;有文采。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质:质朴。)⑩文饰;掩饰。刘知几《史通·惑经》:“庸儒末学,文过饰非。”(11)柔和;不猛烈。《世说新语·赏誉》:“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龙:陆云字。)(12)量词。计算铜币的单位。《宋书·徐羡之传》:“可以钱二十八文埋宅四角。”

    繁:

    (一)①多;盛;繁多。《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②杂乱;繁杂。梅尧臣《拟李益〈竹窗闻风〉》:“窗前风动竹,声碎影仍繁。”③茂盛。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繁花疑自月中生。”④繁殖。《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繁也。”(荐:茂草。衍:盛多。) (二)pán 马腹带。《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

    却:

    ①退;使退却。《吕氏春秋·序意》:“马却不肯进。”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蒙恬:秦名将。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②避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勇士不却死而灭名。”③不前进,停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④拒绝;退还。《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也?”李斯《谏逐客书》:“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⑤回;回转。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卷:收拾,收起。)⑥去;掉。多用在动词后表明动作了结,完成。聂夷中《咏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⑦副词。1. 表示强调。相当于“正”。李商隐《有感》:“非关宋玉有微词,却是襄王梦觉迟。”2. 表示重复。相当于“再”、“又”。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3. 表示相反,相当于“倒”、“反”。李白《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要:

    (一)①要点;关键。《史记·太史公自序》:“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②重要的。《宋书 ·颜延之传》:“平生不喜见要人。”③需要;想要。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赌取声名不要钱。”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④概括之辞。相当于“总”。《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要之以仁义为本。”⑤简要。《荀子·王霸》:“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 (二)yāo ①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宋)建故有要脊痛。”②系于腰间或物体的中间一段。汉《冯绲碑》:“一要金紫。”(金:金印。紫:紫绶。)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纸)反卷如箸,以红线要之。”以上意义后来通作“腰”。③结约;约定。《国语·晋语三》:“以要晋国之成。”(成:和约。)《史记·孟尝君列传》:“令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fán)券书以捐之。”(富给:富有。燔:烧。券书:借据。捐:放弃。)④干求;求取;设法取得某人的信任和重用。《后汉书·窦融传》:“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庄子·应帝王》:“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有虞氏:指舜。)⑤要挟。《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谓献子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⑥半路拦截。《左传·襄公三年》:“吴人要而击之。”《后汉书·班超传》:“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⑦邀请。《南史·阮孝绪传》:“南平元襄王闻其名,致书要之,不赴。”⑧应和;符合。《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⑨下裙的腰。后写作“䙅”。 《诗经·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要:用如动词,缝衣腰。好人:美人。)

    芟:

    ①除草;割草;割。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芟艾之草,干即放火。”②削除;除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③大镰刀。《国语·齐语》:“耒、耜(sī)、耞(jiā)、芟。”(皆农具名。)


    上一篇:历自尧阶数,书因禹穴探。

    下一篇:声利从来解破除,秋滩唯忆下桐庐。

  • 上一篇:历自尧阶数,书因禹穴探。

    下一篇:声利从来解破除,秋滩唯忆下桐庐。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