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詩句出處:《詠荊軻》;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

    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
    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
    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
    炯然耀電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趑趄。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
    始期憂患弭,卒動災禍樞。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世傳故多謬,太史征無且。

    【註釋】:

    長:

    (一)①長度;兩端的距離。《考工記· 車人》:“車人為車,柯長三尺。”②長度大。與“短”相對。1.指空間。古樂府(木蘭詩》:“北市買長鞭。”2.指時間。《韓非子·難一》:“矜偽不長,蓋虛不久。”③巨大。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會:一定。濟:渡。)④遼闊。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鳥飛不到吳天長。”⑤經常。張籍《猛虎行》:“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傢取黃犢。”⑥長處;專長。韓愈《畫記》:“以為非一工人之所能運思,蓋叢集眾工人之所長。”⑦擅長。《三國志· 吳書·周瑜傳》:“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二)zhǎng ①年齡大;輩分高。杜甫《兵車行》:“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②排行第一。《史記·李斯列傳》:“始皇有二十馀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③首領;首長。《禮記·曲禮下》:“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牧:官名。)④生長;成長。賈誼《論積貯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長。”⑤撫養。《詩經· 小雅·蓼莪》:“長我育我。”⑥滋長。《詩經·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盟:盟誓。用:以。)⑦增進;增強。《禮記·學記》:“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反:反省。)⑧提高。李白《與韓荊州書》:“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青萍:劍名。結綠:玉名。)

    長虹:

    ①虹霓。《梁書·張緬傳》:“界飛流於翠薄,耿~~於青霄。”②喻指橋。蘇軾《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東海獨來看出日,石橋先去踏~~。”

    吐:

    (一)①吐出。《荀子·賦篇》:“食桑而吐絲。”《詩經·大雅·烝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茹:吞。)②說出;發表。《論衡·效力》:“故其吐文萬牒以上,可謂多力矣。”(牒:書札。多力:多才力。)③露出;放出;開放。《抱樸子·守塉》:“陸無含秀之苗,水無吐穗之株。”楊萬裡《蘭花》:“雪徑偷開碧淺花,冰根亂吐小紅芽。”[吐谷(yù)渾]我國古代鮮卑族建立的王朝。鮮卑族本居遼東,後遷陰山,又度隴西,住今青海、新疆間,改稱吐谷渾。初唐時被李靖所破,後被吐蕃消滅。 (二)tù 嘔吐。《呂氏春秋·介立》:“兩手據地而吐之。”

    白:

    ①白色。《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辨:辨別。)②純潔。《韓非子·說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潔;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④彰明;顯赫。《荀子·天論》:“禮義不加於國傢,則功名不白。”⑤表明;陳述。《呂氏春秋·士節》:“吾將以死白之。”⑥稟告;報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詞》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白日:

    ①光明的太陽。王之渙《登鸛鵲樓》:“~~依山盡,黃河入海流。”②白天。《三國志·魏·龐淯傳》:“淯母娥自傷父仇不報,乃幃車袖劍,~~刺壽(李壽)於都亭前。”③時光。《潛夫論·浮侈》:“無有益於世,而坐食嘉谷,消費~~,毀敗成功。”

    倉:

    ①谷倉。《商君書·去強》:“倉庫兩虛,國弱。”②船艙。後作“艙”。楊萬裡《初二日苦熱》:“船倉周圍各五尺。”③通“蒼”。青色。《戰國策·魏策》:“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倉卒:

    急遽,匆忙。《太平廣記》卷三:“何必令其~~舍天下之尊而便入林岫。”

    卒:

    (一)①差役。《漢書·胡建傳》:“貧無車馬,常步與走卒起居。”(起居:作息。)②步兵。《左傳·宣公十二年》:“遂疾進師,車馳卒奔。”(疾:速。師:軍隊。)《韓非子·說林下》:“夫越破吳,豪士死,銳卒盡。”《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二萬於河中。”③古代軍事編制。一百人為卒。《周禮·地官·大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豭jiā:公豬。潁考叔:人名。)④終;盡;最後,終於。《詩經·邶風· 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畜:養。)《呂氏春秋·慎大》:“上天弗恤,夏命其卒。”《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史記·李斯列傳》:“卒成帝業。”⑤死亡。《史記·孔子世傢》:“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醜卒。”(以:於,在。)⑥通“崒”。高峻。《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漸漸之石,維其卒矣。”(漸漸:同“巉巉”,山石高峻的樣子。⑦通“捽zuó”。爭鬥。《荀子·王制》:“偃然案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也。”⑧副詞。終於;終究。《史記·孟嘗君列傳》:“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拔之:指幫助孟嘗君擺脫困境。)(二)cù ①迅疾;敏捷。《呂氏春秋·貴卒》:“力貴突,智貴卒。”(突:突發。)②突然。《呂氏春秋·當務》:“卒然相遇於塗。”(塗:道路。)

    反:

    (一)①翻轉;覆反。《詩經·周南·關雎》:“輾轉反側。”②掉轉頭。《史記·齊太公世傢》:“紂師敗績。紂反走,登鹿臺,遂追斬紂。”(敗績:大敗。)③顛倒;方向相背。跟“正”相對。《呂氏春秋·上農》:“是謂背本反則。”④回還;歸。後作“返”。《楚辭· 九章·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首丘:頭朝向土丘。)⑤歸還;償還。《國語·齊語》:“反其侵地。”⑥回復;回報。《周禮·春官·都宗人》:“既祭,反命於國。”⑦違反;違背。《商君書·更法》:“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也。”(多:推重。)⑧反叛;造反。《晉書·慕容垂記》:“殺吏焚亭,反形已露。”⑨反復;重復。《詩經·齊風·猗嗟》:“四矢反兮,以禦亂兮。”(矢:箭。)⑩反省;反思。《孟子·公孫醜上》:“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11)類推。《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一隅:一方。復:再。)(12)副詞。反而。《韓非子·五蠹》:“故仲尼反為臣而哀公顧為君。”(13)通“販(fàn)”。買貨賣出。《荀子·儒效》:“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二)fān ①平反;翻案。《史記·平準書》:“杜周治之,獄少反者。”②傾到。《漢書·張湯傳附張安世》:“何以知其反水漿耶?”

    受:

    ①接受。《詩經·大雅·假樂》:“受祿於天。”②承受;經過。《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③遭受;遭到。《左傳·昭公十三年》:“不殺棄疾,雖得國,猶受禍。”④授予;付予。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⑤適合。《呂氏春秋·圜道》:“宮商角徵羽,各處其處,音皆調勻,不可以相違,此所以無不受也。”⑥容納;包容。《周易·咸卦》:“君子以虛受人。”

    誅:

    ①責問;譴責。《論語·公冶長》:“於予與何誅?”(予:人名。)②討伐。《史記·秦始皇本紀》:“故興兵誅之,虜其王。”③懲罰。《荀子·富國》:“誅而不賞,則勤勵之民不勸。”(勸:受到鼓勵。)④殺死。晁錯《賢良文學對策》:“害民者誅。”⑤鏟除。屈原《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⑥要求。要別人供給東西。《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誅求無時。”


    上一篇: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下一篇: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诗句出处:《咏荆轲》;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注释】:

    长:

    (一)①长度;两端的距离。《考工记· 车人》:“车人为车,柯长三尺。”②长度大。与“短”相对。1.指空间。古乐府(木兰诗》:“北市买长鞭。”2.指时间。《韩非子·难一》:“矜伪不长,盖虚不久。”③巨大。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一定。济:渡。)④辽阔。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鸟飞不到吴天长。”⑤经常。张籍《猛虎行》:“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⑥长处;专长。韩愈《画记》:“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丛集众工人之所长。”⑦擅长。《三国志· 吴书·周瑜传》:“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二)zhǎng ①年龄大;辈分高。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②排行第一。《史记·李斯列传》:“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③首领;首长。《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牧:官名。)④生长;成长。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⑤抚养。《诗经· 小雅·蓼莪》:“长我育我。”⑥滋长。《诗经·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盟:盟誓。用:以。)⑦增进;增强。《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反:反省。)⑧提高。李白《与韩荆州书》:“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青萍:剑名。结绿:玉名。)

    长虹:

    ①虹霓。《梁书·张缅传》:“界飞流于翠薄,耿~~于青霄。”②喻指桥。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

    吐:

    (一)①吐出。《荀子·赋篇》:“食桑而吐丝。”《诗经·大雅·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茹:吞。)②说出;发表。《论衡·效力》:“故其吐文万牒以上,可谓多力矣。”(牒:书札。多力:多才力。)③露出;放出;开放。《抱朴子·守塉》:“陆无含秀之苗,水无吐穗之株。”杨万里《兰花》:“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吐谷(yù)浑]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本居辽东,后迁阴山,又度陇西,住今青海、新疆间,改称吐谷浑。初唐时被李靖所破,后被吐蕃消灭。 (二)tù 呕吐。《吕氏春秋·介立》:“两手据地而吐之。”

    白:

    ①白色。《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辨:辨别。)②纯洁。《韩非子·说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洁;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彰明;显赫。《荀子·天论》:“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⑤表明;陈述。《吕氏春秋·士节》:“吾将以死白之。”⑥禀告;报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自州以状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词》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白日:

    ①光明的太阳。王之涣《登鹳鹊楼》:“~~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白天。《三国志·魏·庞淯传》:“淯母娥自伤父仇不报,乃帏车袖剑,~~刺寿(李寿)于都亭前。”③时光。《潜夫论·浮侈》:“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毁败成功。”

    仓:

    ①谷仓。《商君书·去强》:“仓库两虚,国弱。”②船舱。后作“舱”。杨万里《初二日苦热》:“船仓周围各五尺。”③通“苍”。青色。《战国策·魏策》:“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卒:

    急遽,匆忙。《太平广记》卷三:“何必令其~~舍天下之尊而便入林岫。”

    卒:

    (一)①差役。《汉书·胡建传》:“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起居:作息。)②步兵。《左传·宣公十二年》:“遂疾进师,车驰卒奔。”(疾:速。师:军队。)《韩非子·说林下》:“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于河中。”③古代军事编制。一百人为卒。《周礼·地官·大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豭jiā:公猪。颍考叔:人名。)④终;尽;最后,终于。《诗经·邶风· 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畜:养。)《吕氏春秋·慎大》:“上天弗恤,夏命其卒。”《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史记·李斯列传》:“卒成帝业。”⑤死亡。《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于,在。)⑥通“崒”。高峻。《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卒矣。”(渐渐:同“巉巉”,山石高峻的样子。⑦通“捽zuó”。争斗。《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⑧副词。终于;终究。《史记·孟尝君列传》:“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拔之:指帮助孟尝君摆脱困境。)(二)cù ①迅疾;敏捷。《吕氏春秋·贵卒》:“力贵突,智贵卒。”(突:突发。)②突然。《吕氏春秋·当务》:“卒然相遇于涂。”(涂:道路。)

    反:

    (一)①翻转;覆反。《诗经·周南·关雎》:“辗转反侧。”②掉转头。《史记·齐太公世家》:“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败绩:大败。)③颠倒;方向相背。跟“正”相对。《吕氏春秋·上农》:“是谓背本反则。”④回还;归。后作“返”。《楚辞· 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首丘:头朝向土丘。)⑤归还;偿还。《国语·齐语》:“反其侵地。”⑥回复;回报。《周礼·春官·都宗人》:“既祭,反命于国。”⑦违反;违背。《商君书·更法》:“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多:推重。)⑧反叛;造反。《晋书·慕容垂记》:“杀吏焚亭,反形已露。”⑨反复;重复。《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矢:箭。)⑩反省;反思。《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11)类推。《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隅:一方。复:再。)(12)副词。反而。《韩非子·五蠹》:“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13)通“贩(fàn)”。买货卖出。《荀子·儒效》:“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二)fān ①平反;翻案。《史记·平准书》:“杜周治之,狱少反者。”②倾到。《汉书·张汤传附张安世》:“何以知其反水浆耶?”

    受:

    ①接受。《诗经·大雅·假乐》:“受禄于天。”②承受;经过。《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遭受;遭到。《左传·昭公十三年》:“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④授予;付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适合。《吕氏春秋·圜道》:“宫商角徵羽,各处其处,音皆调匀,不可以相违,此所以无不受也。”⑥容纳;包容。《周易·咸卦》:“君子以虚受人。”

    诛:

    ①责问;谴责。《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予:人名。)②讨伐。《史记·秦始皇本纪》:“故兴兵诛之,虏其王。”③惩罚。《荀子·富国》:“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劝:受到鼓励。)④杀死。晁错《贤良文学对策》:“害民者诛。”⑤铲除。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⑥要求。要别人供给东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诛求无时。”


    上一篇: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下一篇: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 上一篇: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下一篇: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