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初缺守,慎簡由宸扆。”詩句出處:《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射策志未就,從事歲雲除。篋留馬卿賦,袖有劉弘書。 忽見夏木深,悵然憶吾廬。復持州民刺,歸謁專城居。 君傢誠易知,勝絕傾裡閭。人言北郭生,門有卿相輿。 鐘陵靄千裡,帶郭西江水。朱檻照河宮,旗亭綠雲裡。 前年初缺守,慎簡由宸扆。臨軒弄郡章,得人方付此。 是時左馮翊,天下第一理。貴臣持牙璋,優詔發青紙。 迎風奸吏免,先令疲人喜。何武劾腐儒,陳蕃禮高士。 昔升君子堂,腰下綬猶黃。汾陰有寶氣,赤堇多奇鋩。 束簡下曲臺,佩鞬來歷陽。綺筵陪一笑,蘭室襲餘芳。 風水忽異勢,江湖遂相忘。因君倘借問,為話老滄浪。
|
【註釋】:
前:
(一)①前進;向前。《左傳·昭公元年》:“二執戈者前矣。”②跟“後”相對。1.表示方位在前。李白《望廬山瀑佈二首》之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佈掛前川。”2.表示次序在前。《聊齋志異·狼三則》:“(屠)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3.表示時間在先。《禮記·檀弓上》:“子夏曰:‘我未之前聞也。’”③引導。《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 (二)jiǎn 同“剪”。消滅。《吳子·論將》:“進道易,退道難,可來而前;進道險,退道易,可薄而擊。”(薄:迫近;逼近。)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傳·桓公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蘇軾《喜雨亭記》:“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十二個月為一年。《莊子·秋水》:“湯之時,八年七旱。”③年紀;年歲。《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④帝王的年號。改年叫改元。《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改年為延康。”初:
①開始。《史記·賈誼傳》:“年少初學。”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②當初;原先。《後漢書·華佗傳》:“初,軍吏李成苦欬(ké),盡夜不寐……”③從前;往日。《三國志·蜀書·黃權傳》:“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④表示序次的第一。《史記·秦本紀》:“二年初伏,以狗禦蠱。”白居易《暮江吟》:“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⑤才;剛剛。《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初無]從來沒有,並沒有。《後漢書·蓋勛傳》:“群臣初無是言也。”缺:
①殘缺;破損。《詩經·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qiāng)。”(斨:斧類。)②缺口;空隙。《史記·孔子世傢》:“昔吾入也,由彼缺。”③官吏的空額。《世說新語·任誕》:“步兵校尉缺。”④缺陷;缺點。蘇軾《歧亭五首》之五:“吾非固多矣,君豈無一缺!”(非:過失。)⑤缺少;不足。陸遊《入蜀記》:“下又缺數字。”⑥衰敗;廢棄。《史記·漢興以來諸侯五年表》:“厲幽之後,王廢缺,侯伯強國興焉。”⑦廢弛。《漢書·藝文志》:“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守:
①官吏的職責。《左傳·隱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②掌管;管理。《左傳·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衡鹿:官名。)③守衛;防守;保衛。《周易 ·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④守候。《韓非子·五蠹》:“守株,冀復得兔。”(冀:希望。)⑤看守;守護。《國語·越語上》:“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⑥遵守;保持。《孟子·滕文公下》:“守先王之道。”⑦操守;節操。《呂氏春秋·論人》:“喜之以驗其守。”⑧官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為西河守。”慎:
①謹慎;慎重;小心。《周易·頤卦》:“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②副詞。與“勿”、“莫”等連用,表示警戒,相當於“千萬”、“務必”。《史記·項羽本紀》:“謹守成皋,若漢挑戰,慎勿與戰!”簡:
①戰國至魏晉時代用於書寫的狹長竹片。《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昭王讀法十餘簡而睡臥矣。”《漢書·藝文志》:“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聞大(tài)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大:同“太”。)②書信。柳宗元《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辱致來簡,受賜無量。”③簡單;簡略。《晉書·樂廣傳》:“王衍自言:‘與人語甚簡至,及見廣,便覺己之煩。’”(簡至:簡約周到。)《莊子·人間世》:“其始作為簡,其將畢也必巨。”張居正《贈荊門守黃君升開封貳守序》:“閑僻之地,事簡而慮優。”(優:富餘。)④簡化。陸機《吊魏武帝文》:“信簡禮而薄葬。”⑤放蕩;怠慢。《韓非子·亡征》:“簡法禁而務謀慮,荒封內而恃交援者,可亡也。”《南史·王球傳》:“球簡貴勢,不交遊,筵席虛靜,門無異客。”⑥檢閱;檢查。《左傳· 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於宗丘,且撫其民。”《三國志·吳書· 呂蒙傳》:“及簡日,陳列赫然。”《漢書·馮奉世傳》:“守戰之備,久廢不簡。”⑦選擇。張居正《賀少宰鎮山朱公重膺殊恩序》:“會少司空缺,簡公寄之。”諸葛亮《出師表》:“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⑧質樸;平易。《後漢書·魏霸傳》:“以簡樸寬恕為政。”由:
①經過。《論語·雍也》:“行不由徑。”(徑:小路。)②順隨;依順。《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原由;原因。雍陶《非酒》:“人人慢說酒消憂,我道翻為引恨由。”④介詞。1. 自;從。《史記·陳涉世傢》:“由陳涉始。”2. 由於;因為。王充《論衡·實知》:“知物由學,學乃知之,不問不識。”3. 憑借;依據。《論語 · 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而由人乎哉:難道憑借他人嗎?)⑤通“猶”。1. 如同;好像。《孟子·公孫醜上》:“由弓人而恥為弓。”2. 還;仍然。羅隱《夏州胡常侍》:“仍聞隴蜀由多事,深喜將軍未白頭。”(事:事故。)3. 尚且。《荀子·富國》:“由將不足以免也。”宸:
①屋簷。何晏《景福殿賦》:“蕓若充庭,槐楓被宸。”②深邃的房屋。③帝王的住所。王勃《九成宮頌》:“宸扉(fēi)既辟。”④帝王。宋之問《松山嶺應制詩》:“芳聲耀今古,四海儆(jǐng)宸威。”(儆: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