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詩句出處:《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薑花,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故人博羅尉,遺我山薑花。采從碧海上,來自謫仙傢。 雲濤潤孤根,陰火照晨葩。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世人愛芳辛,搴擷忘幽遐。傳名入帝裡,飛驛辭天涯。 王濟本尚味,石崇方鬥奢。雕盤多不識,綺席乃增華。 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顧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
【註釋】:
驛:
①古代供傳遞消息或傳遞公文的馬。《後漢書·西域傳》:“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②驛站。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歇宿、換馬的處所。《宋史·張方平傳》:“臥驛中不起。”③用驛馬傳遞的。《晉書·謝安傳》:“有驛書至。”[驛驛]綿綿不斷貌。《詩經·周頌·載芟》:“驛驛其達。”(達:幼苗出土。)[駱驛]往來不絕。枚乘《七發》:“前後駱驛。”又寫作“絡繹”。損:
①減少。與“益”相對。《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因:因襲。)②損害;傷害。《莊子·駢拇》:“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蹠亦伯夷已。”③喪失。《商君書·慎法》:“以戰必損其將。”筋:
①筋腱,附骨頭上的韌帶。《孟子·告子下》:“勞其筋骨。”《呂氏春秋·為欲》:“或折其骨,或絕其筋。”《周禮·地官· 廛人》:“凡屠者,斂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斂:征收。)②肌肉。《新唐書·回鶻(hú)傳下》:“產良馬,首如橐它(tuó),筋骼壯大。”(橐它:駱駝。骼:骨骼,骨架。)③靜脈管。《素問·五臟生成論》:“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辛:辣。爪:手。)骨:
①人及動物的骨頭、骨骼。《荀子·勸學》:“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②指屍骨。陸遊《醉中出西門偶書》:“青山是處可埋骨,白發向人羞折腰。”③軀體。陸龜蒙《夢遊甘露寺》:“豈伊煩惱骨,合到清涼域?”(伊:這。合:應當。)④指起支撐作用的架子。《朱子語類》第一百二十五:“惟其中空,故受軸而運轉不窮,如傘柄上木管子眾骨所會者。”⑤心思;神志。《新唐書·盧杞傳》:“忠臣寒膺,良士痛骨。”(膺:胸。)⑥(人的)品格;氣質。李賀《送沈亞之》:“吾聞壯夫重心骨。”⑦文學作品的剛健筆力、風格。《文心雕龍 · 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征也。”(統:中心。)貴:
①價錢高。與“賤”相對。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缺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荀子·天論》:“糴貴民饑。”②地位高貴,顯貴。韓愈《師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③可貴;重要。《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④崇尚;重視。《尚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⑤欲;想要。《戰國策·東周策》:“魏王以國與先生,貴合於秦以伐齊。”⑥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事。《國語·周語中》:“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虔:恭敬。)貴人:
顯貴的人。《晉書·劉毅傳》:“[劉毅]好臧否人物,王公~~,望風憚之。”滋:
①增長;增添。《尚書·秦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務:務必。本:根本。)②草木生長;滋生。《呂氏春秋·明理》:“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敗不成。”③培植。屈原《離騷》:“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畹:二畝。)④美味;滋味。何遜《七召·肴饌》:“此蓋滋旨之極珍,豈從餘而並進!”⑤水;汁液。揚雄《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⑥愈;更加。《史記· 吳王濞(bì)列傳》:“吳王恐,為謀滋甚。”(謀:指謀反。)⑦黑;污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齒:
①門牙。後泛指牙齒。《韓非子·存韓》:“唇亡則齒寒。”蘇轍《橄欖》:“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分甜。”(輸:不及,趕不上。)②物體的齒形部分。賈思勰《齊民要術·耕田》:“耕荒畢,以鐵齒楱(lòuzòu)再遍杷(pá)之。”③年歲。《漢書·趙充國傳》:“臣位至上卿……犬馬之齒七十六。”④並列;同列;排列。《莊子·天下》:“百官以此相齒。”⑤說到;提起。⑥錄用;選用。《三國志· 蜀書·諸葛亮傳》:“循名責實,虛偽不齒。”[齒冷]久笑牙齒感到冷。謂貽笑於人而招致譏嘲。《南齊書·樂頤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齒錄]1.收錄;敘用。《魏書·劉文曄傳》:“以臣年小,不及齒錄。”2.科舉時代,凡同年登科者,各具姓名、年齡、籍貫、三代,匯刻成帙,稱作“齒錄”。也稱“同年錄”。牙:
①大牙;臼齒。《呂氏春秋·淫辭》:“問馬齒,圉人曰:‘齒十二,與牙三十。’”②泛指牙齒。《韓非子·八說》:“虎豹必不用其爪而與鼷鼠同威。”③象牙狀的。林景熙《蜃說》:“鐘鼓樓翼其左右,簷牙歷歷,極公輸巧不能過。”④特指象牙。鮑照《代淮南王》:“琉璃作碗牙盤。”⑤咬。《戰國策·秦策三》:“王見大王之狗……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者,何則? 有爭意也。”⑥牙旗的簡稱。《三國志·吳書·胡綜傳》:“又作黃龍大牙,常在中軍。”⑦官署的稱呼。後作“衙”。《北史·宋世良傳》:“每日牙門虛寂,無復訴訟者,謂之神門。”⑧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經紀人。《資治通鑒》卷二一四:“皆為互市牙郎。”⑨通“芽”。發芽;萌芽。《管子·版法》:“禍乃始牙。”梅堯臣《初聞蛙》:“何時科鬥生,草根已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