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錦帆沖浪濕,羅袖拂行衣。

    “錦帆沖浪濕,羅袖拂行衣。”詩句出處:《相和歌辭·江南曲八首》;是唐朝詩人劉希夷的作品。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懸滄海闊,水隔洞庭深。
    煙景無留意,風波有異潯。歲遊難極目,春戲易為心。
    朝夕無榮遇,芳菲已滿襟。
    艷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驚翡翠,朱服弄芳菲。
    畫舫煙中淺,青陽日際微。錦帆沖浪濕,羅袖拂行衣。
    含情罷所采,相嘆惜流暉。
    君為隴西客,妾遇江南春。朝遊含靈果,夕采弄風蘋。
    果氣時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贈隴西人。
    空盈萬裡懷,欲贈竟無因。
    皓如楚江月,靄若吳岫雲。波中自皎鏡,山上亦氛氳。
    明月留照妾,輕雲持贈君。山川各離散,光氣乃殊分。
    天涯一為別,江北自相聞。
    艤舟乘潮去,風帆振草涼。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
    洄溯經千裡,煙波接兩鄉。雲明江嶼出,日照海流長。
    此中逢歲晏,浦樹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維揚吳楚城。城臨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雲曲金閣,珠樓碧煙裡。月明芳樹群鳥飛,
    風過長林雜花起。可憐離別誰傢子,於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紅草盛豐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遊暮起金花盡,
    漸覺羅裳珠露濃。自惜妍華三五歲,已嘆關山千萬重。
    人情一去無還日,欲贈懷芳怨不逢。
    憶昔江南年盛時,平生怨在長洲曲。冠蓋星繁湘水上,
    沖風摽落洞庭淥,落花舞袖紅紛紛,朝霞高閣洗晴雲。
    誰言此處嬋娟子,珠玉為心以奉君。

    【註釋】:

    錦:

    ①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饋之錦與馬。”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狐裘不暖錦衾薄。”(衾qīn:被子。)《禮記·玉藻》:“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②鮮艷華美。范仲淹《嶽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遊泳。”

    錦帆:

    錦制的船帆。陳陰鏗《渡青草湖》:“洞庭春溜滿,平湖~~張。”

    帆:

    ①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佈篷。李白《行路難》詩:“直掛雲帆濟滄海。”②借指帆船。溫庭筠《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③張帆行駛。韓愈《除官赴闕》:“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沖:

    ①搖動的樣子。《詩經·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tiáo)革沖沖。”(鞗:連接韁繩和嚼子的銅環。革:皮制的馬絡子。)②直上;飛升。黃巢《不第後賦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③沖洗;沖激。《老殘遊記》第十四回:“那莊子上的人,被水沖的有一大半。”④虛;空虛。《老子》:“大盈若沖,其用不窮。”⑤謙虛。《三國志·魏書·荀彧傳》:“皆謙沖節儉。”⑥幼小。謝朓《齊敬皇後哀策文》:“方年沖藐。”

    浪:

    (一)①波浪。《世說新語·雅量》:“風起浪湧。”范仲淹《嶽陽樓記》:“濁浪排空。”②水波湧起。左思《魏都賦》:“溫泉毖湧而自浪”。(毖:通“泌”,泉水湧流的樣子。)③放蕩;放縱。《詩經·邶風·終風》:“謔浪笑敖,中心是悼。”《明史·唐寅傳》:“寅恥不就,歸傢益放浪。”④隨便;輕率。杜甫《泛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杜牧《罪言》:“最下策為浪戰,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⑤空;白白地。韓愈《秋懷》之一:“胡為浪自苦,得酒且歡喜。”蘇軾《贈月長老》:“功名半幅紙,兒女浪苦辛。” (二)láng ①液體滴落或流動的樣子。柳宗元《與顧十郎書》:“因言感激,浪然出涕。”②流逝。秦觀《寄孫莘老少監》:“天上圖書森似舊,人間歲月浪如馳。”[浪浪]流動的樣子。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

    濕:

    (一)①潮濕。與“幹” 相對。《荀子·勸學》:“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②沾濕。李山甫《早春微雨》:“怪來鶯蝶似凝愁,不覺看花暫濕頭。” (二)tà 古水名。後變寫作“漯”。為古黃河支流,河道屢有變遷,主河道在今山東省茌(chí)平縣。已湮沒

    羅:

    ①捕鳥的網。《淮南子·兵略》:“飛鳥不動,不絓網羅。”②張網捕鳥。《新唐書·王世充傳》:“羅取飛鳥。”③招致;網羅。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羅而致之幕下。”《漢書·王莽傳》:“網羅天下異能之士。”④分佈;排列。陳騤《文則》:“森羅辭翰,備括規摹。”(森:眾多貌。括:包括。規摹:準則。)⑤質地細密而輕薄的絲織品。《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縟繡羅紈。”(縟:花紋繁多。紈:薄綢。)⑥遭遇;遭受。《論衡·辨祟》:“抵觸縣官,羅麗刑罰。”(麗:觸犯。)《漢書·於定國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⑦過濾用的羅篩。《齊民要術》:“以羅漉去皮子。”⑧用羅篩過濾。《齊民要術》:“細羅曲末一鬥。”⑨量詞。十二打為一羅。

    袖:

    ①衣袖。《韓非子·五蠹》:“長袖善舞。”②藏在袖子裡。《史記·魏公子列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chuí)。”(椎:錘。)

    拂:

    (一)①擦拭;除去灰塵。《楚辭·卜居》:“詹尹乃端策拂龜。”(詹尹:鄭詹尹,太卜名。策:蓍草,占卜用。龜:龜殼,占卜用。)②輕輕擦過;掠過。張衡《思玄賦》:“寒風淒而永至兮,拂穹岫之騷騷。”③抖動;揮動。《逸周書·時訓》:“鳴鳩拂其羽。”④違背;違逆。《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忠言拂於耳。”⑤擊。劉向《說苑·雜言》:“幹將莫邪,拂鐘不錚。”⑥彈奏。李端《聽箏》:“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二)bì 通“弼”。輔助。《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傢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行:

    (一)①路。《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又為成行的東西的量詞。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來。”③行輩;輩份。《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軍事編制。二十五人為行。揚雄《羽獵賦》:“各按行伍。”(伍:五人為伍。) (二)xíng ①行走;兩腳交替前進。《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徑:路。)泛指運行;前進。《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②引申為離開;離去。《左傳· 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又指與出門在外有關的事物。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將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④疏通;疏導。《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又指流動的或臨時的。⑤做;實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夫:語氣詞。)《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⑥行為。《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頌》:“行比伯夷。”《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陸遜陳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歐陽修《瀧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特進:官名。)⑨古詩詩體之一。屬樂府詩類。⑩漢字字體之一行書的省稱。字體較楷書簡易,較草書規范,漢代以來即流行。陸遊《作字》:“書成半行草。”(11)副詞。將要。陶潛《歸去來兮辭》:“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衣:

    (一)①上衣。《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裳:裙子;下衣。)②泛指衣服。《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褐:用粗毛做的短衣。卒:終。)③遮蔽身體局部的東西。《晉書·惠帝紀》:“帝墜馬傷足,尚書高光進面衣,帝嘉之。”④器物的外罩。歐陽修《六一居士詩話》:“蘇子瞻學士,蜀人也,嘗於淯井監得西南夷人所賣蠻佈弓衣,其文織成梅聖俞春雪詩。”⑤指果實的皮、膜。齊丘《陪遊鳳皇臺獻詩》:“金桃帶葉摘,綠李和衣嚼。”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東西。白居易《營閑事》:“暖變墻衣色。”⑦鳥羽蟲翅。陸遊《小園獨立》:“新泥添燕戶,細雨濕鶯衣。”張耒《夏日》:“蝶衣曬粉花枝舞。”[衣缽]亦作“衣缽”。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盂,後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術、技能等。楊萬裡《贈王婿時可》:“兩傢不是無傢法,何須外人問衣缽。” (二)yì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必織佈然後衣乎?”(許子:許行。)②給人衣服穿。《左傳·昭公十三年》:“寒者衣之,饑者食之。”③覆蓋。《周易·系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薪:柴草。)④包裹。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裂裳衣瘡,手註善藥。”


    上一篇:会使抟风羽翮轻,九霄云路随先鸣。

    下一篇: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 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诗句出处:《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
    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舣舟乘潮去,风帆振草凉。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月明芳树群鸟飞,
    风过长林杂花起。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红草盛丰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游暮起金花尽,
    渐觉罗裳珠露浓。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忆昔江南年盛时,平生怨在长洲曲。冠盖星繁湘水上,
    冲风摽落洞庭渌,落花舞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
    谁言此处婵娟子,珠玉为心以奉君。

    【注释】:

    锦:

    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馈之锦与马。”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衾qīn:被子。)《礼记·玉藻》:“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②鲜艳华美。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帆:

    锦制的船帆。陈阴铿《渡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张。”

    帆:

    ①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李白《行路难》诗:“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借指帆船。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③张帆行驶。韩愈《除官赴阙》:“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冲:

    ①摇动的样子。《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tiáo)革冲冲。”(鞗:连接缰绳和嚼子的铜环。革:皮制的马络子。)②直上;飞升。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③冲洗;冲激。《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庄子上的人,被水冲的有一大半。”④虚;空虚。《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⑤谦虚。《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皆谦冲节俭。”⑥幼小。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方年冲藐。”

    浪:

    (一)①波浪。《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范仲淹《岳阳楼记》:“浊浪排空。”②水波涌起。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毖:通“泌”,泉水涌流的样子。)③放荡;放纵。《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明史·唐寅传》:“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④随便;轻率。杜甫《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杜牧《罪言》:“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⑤空;白白地。韩愈《秋怀》之一:“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苏轼《赠月长老》:“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 (二)láng ①液体滴落或流动的样子。柳宗元《与顾十郎书》:“因言感激,浪然出涕。”②流逝。秦观《寄孙莘老少监》:“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浪浪]流动的样子。屈原《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湿:

    (一)①潮湿。与“干” 相对。《荀子·劝学》:“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②沾湿。李山甫《早春微雨》:“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 (二)tà 古水名。后变写作“漯”。为古黄河支流,河道屡有变迁,主河道在今山东省茌(chí)平县。已湮没

    罗:

    ①捕鸟的网。《淮南子·兵略》:“飞鸟不动,不絓网罗。”②张网捕鸟。《新唐书·王世充传》:“罗取飞鸟。”③招致;网罗。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罗而致之幕下。”《汉书·王莽传》:“网罗天下异能之士。”④分布;排列。陈骙《文则》:“森罗辞翰,备括规摹。”(森:众多貌。括:包括。规摹:准则。)⑤质地细密而轻薄的丝织品。《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缛绣罗纨。”(缛:花纹繁多。纨:薄绸。)⑥遭遇;遭受。《论衡·辨祟》:“抵触县官,罗丽刑罚。”(丽:触犯。)《汉书·于定国传》:“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⑦过滤用的罗筛。《齐民要术》:“以罗漉去皮子。”⑧用罗筛过滤。《齐民要术》:“细罗曲末一斗。”⑨量词。十二打为一罗。

    袖:

    ①衣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②藏在袖子里。《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chuí)。”(椎:锤。)

    拂:

    (一)①擦拭;除去灰尘。《楚辞·卜居》:“詹尹乃端策拂龟。”(詹尹:郑詹尹,太卜名。策:蓍草,占卜用。龟:龟壳,占卜用。)②轻轻擦过;掠过。张衡《思玄赋》:“寒风凄而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③抖动;挥动。《逸周书·时训》:“鸣鸠拂其羽。”④违背;违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⑤击。刘向《说苑·杂言》:“干将莫邪,拂钟不铮。”⑥弹奏。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二)bì 通“弼”。辅助。《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衣:

    (一)①上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裳:裙子;下衣。)②泛指衣服。《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用粗毛做的短衣。卒:终。)③遮蔽身体局部的东西。《晋书·惠帝纪》:“帝坠马伤足,尚书高光进面衣,帝嘉之。”④器物的外罩。欧阳修《六一居士诗话》:“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⑤指果实的皮、膜。齐丘《陪游凤皇台献诗》:“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东西。白居易《营闲事》:“暖变墙衣色。”⑦鸟羽虫翅。陆游《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张耒《夏日》:“蝶衣晒粉花枝舞。”[衣钵]亦作“衣缽”。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盂,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杨万里《赠王婿时可》:“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二)yì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许行。)②给人衣服穿。《左传·昭公十三年》:“寒者衣之,饥者食之。”③覆盖。《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薪:柴草。)④包裹。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上一篇:会使抟风羽翮轻,九霄云路随先鸣。

    下一篇: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 上一篇:会使抟风羽翮轻,九霄云路随先鸣。

    下一篇: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