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看一鳥,曠然煙霞收。”詩句出處:《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是唐朝詩人劉長卿的作品。
吏道豈易愜,如君誰與儔。逢時將騁驥,臨事無全牛。 鮑叔幸相知,田蘇頗同遊。英資挺孤秀,清論含古流。 出塞佐持簡,辭傢擁鳴騶。憲臺貴公舉,幕府資良籌。 武士佇明試,皇華難久留。陽關望天盡,洮水令人愁。 萬裡看一鳥,曠然煙霞收。晚花對古戍,春雪含邊州。 道路難暫隔,音塵那可求。他時相望處,明月西南樓。
|
【註釋】:
萬:
[萬俟(qí)]復姓。裡:
①古時鄉村居民聚居的地方;村落。《孟子·盡心上》:“制其田裡,教之樹畜。”②故鄉;傢鄉。江 淹《別賦》:“割慈忍愛,離邦去裡。”③古代的居民組織。其編制以二十五傢或五十傢或百傢為一裡。《詩經·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裡。”④裡巷;裡弄。《周禮·地官·載師》:“以廛裡任國中之地。”⑤長度單位。市制五百米為一裡。李白《早發白帝城》:“千裡江陵一日還。”看:
①向遠處看;望。《世說新語·文學》:“庾闡始作《揚州賦》……庾公聞賦成,求看,兼贈貺(kuàng)之。”(庾公:指庾亮。貺:贈,賜。)②觀察。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西林:廬山寺名。)又表示估量。高適《送田少府貶蒼梧》:“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貧賤。”(蒼梧:縣名。合:應該。)③觀賞。李白《清平調》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傾國:指佳人,美女。)④看望;探訪。《世說新語·德行》:“(陳仲舉)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梁車為鄴令,其姊往看之。”⑤聽;聞。杜甫《西閣口號呈元二十一》:“看君話王室,感動幾銷憂。”⑥助詞。用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後,表示試一試。白居易《眼病》:“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爭得:怎能。金篦:即金戉,一種金屬小刀,為醫生刮治眼病的工具。)[看護]照料;護理。張之翰《金縷曲·乙未清明》:“先塋(yíng)松柏誰看護?”(先塋:祖先墳地。)一:
①數詞。《孟子·梁惠王上》:“吾何愛一牛?”(愛:吝惜。)《漢書·律歷志上》:“數者,一、十、百、千、萬也。”又表序數第一。《呂氏春秋·古樂》:“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八闋:指舞樂的八章。載民、玄鳥:樂曲八章之名。)②專一。《荀子·勸學》:“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滿。《史記·淮陰侯列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④統一;使……一致。《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傳·莊公十二年》:“天下之惡一也。”(惡:指惡人。)⑥整體。賈誼《新書·過秦上》:“合從締交,相與為一。”⑦古代哲學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氣”。⑧副詞。1. 一概;都。《史記·孟嘗君列傳》:“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2. 一旦。《莊子·徐無鬼》:“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過:過失。)3. 乃;竟。《戰國策·齊策一》:“靖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於此乎?”⑨語氣詞。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⑩我國民族音樂記音符號之一。[一何]副詞。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曠:
①明朗;光明。《易林·明夷之恒》:“曠然大通,復更生活。”②空闊。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袁枚《祭妹文》:“羊山曠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陶潛《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特指寬闊之處。張說《嶽州山城》:“東曠迎朝邑,西樓引夕陰。”③開朗;曠達。《後漢書· 竇融傳》:“曠若發矇。”(發矇:使瞎子睜開眼。)范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偕:一並。)④間隔。孟浩然《傢園臥疾畢太祝曜見尋》:“伏枕舊遊曠,笙簧勞夢思。”⑤荒廢。《呂氏春秋·無義》:“以義動,則無壙事矣。”《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川陜長吏、監押、巡檢有曠弛者代之。”(長吏:縣吏中的位尊者。)又耽擱。昭梿《嘯亭雜錄·佟襄毅伯》:“自公故後,日漸廢弛,至有侍衛曠班,累日不至。”⑥空缺。黃宗羲《原君》:“許由、務光所以曠後世而不聞也。”⑦無配偶的成年男女。《三國志· 魏書·杜畿傳附杜恕》:“今者,外有伺隙之寇,內有貧曠之民。”⑧久遠;遙遠。《後漢書·朱雋傳》:“皆曠年歷載,乃能克敵。”薛福成《合肥蘇氏族譜·序》:“攀追先民於曠遠之世,於實無征,於義無取。”然:
①燃燒。後來寫作“燃”。《孟子·公孫醜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代詞。如此;這樣。《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③對;贊同。《論語·雍也》:“子曰:‘雍之言然。’”④副詞。1.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漢書·丙吉傳》:“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yì)。”(艾:治。)2. 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便”、“就”。《莊子·外物》:“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⑤連詞。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2.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雖然”。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然憔悴,尚天真,纖腰細褪羅裙。”⑥助詞。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的樣子”。《詩經· 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2. 用於句末,表示比擬。《孟子·盡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3. 用於句末,表示斷定,相當於“焉”、“也”。《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煙:
(一)①物質燃燒時產生的氣狀物。《國語 · 魯語上》:“既其葬也,焚,煙徹於上。”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墟裡上孤煙。”②泛指雲氣、霧靄等煙狀之物。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山川亂雲日,樓榭入煙霄。”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③煙熏所積的灰。可制墨。簡文帝《與湘東王書》:“煙墨不言,受其驅染。”晁貫之《墨經·松》:“墨取廬山松煙。”代指墨。庾肩吾《謝賚銅硯筆格啟》:“煙磨青石。” (二)yīn [煙煴]1.古人指天地未分時的混沌之氣。班固《東都賦》:“降煙煴,調元氣。”2. 為陰陽二氣和合的樣子。張衡《思玄賦》:“天地煙煴,百卉含葩。”3.雲煙彌漫的樣子。江淹《別賦》:“襲青氣之煙煴。”煙霞:
①雲氣。沈約《桐柏山金庭館碑》:“吐吸~~,變煉丹液。”②指山水勝景。《北史·徐則傳》:“餐松餌術,棲息~~。”霞:
①彩霞。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②色彩艷麗。孟郊《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霞衣相飄飄。”③通“遐”。遙遠。《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營魄:魂魄。)收:
①拘捕;拘禁。《詩經·大雅·瞻印(仰)》:“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女:同“汝”。)②收攏;聚集。《左傳·隱公元年》:“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③收獲;收割。李紳《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④收獲物或收成。《呂氏春秋·季秋》:“藏帝藉之收於神倉。”⑤獲得;獲取。《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大王舉梁、楚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河北也。”張居正《答楚按院陳燕野》:“不費兵力,收此奇功。”⑥取回。《漢書·昭帝紀》:“今年蠶麥傷,所振貸種、食勿收責。”(責:同“債”。)⑦征收。《鹽鐵論·非鞅》:“收山澤之稅。”⑧收容;容納;接受。《荀子·王制》:“收孤寡,補貧窮。”⑨收拾;收殮。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⑩約束;控制。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要取魚,須結筌(quán);何不收心煉取鉛?”(筌:捕魚器。)(11)停止;結束。《禮記·月令》:“雷始收聲。”謝榛《搗衣曲》:“見說平安收涕淚,梧桐樹下搗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