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庭中蔭喬木,愛此清陰欲棲宿。”詩句出處:《小鳥篇,上裴尹》;是唐朝詩人劉長卿的作品。
藩籬小鳥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飛。隻緣六翮不自致, 長似孤雲無所依。西城黯黯斜暉落,眾鳥紛紛皆有托。 獨立雖輕燕雀群,孤飛還懼鷹鸇搏。自憐天上青雲路, 吊影徘徊獨愁暮。銜花縱有報恩時,擇木誰容托身處。 歲月蹉跎飛不進,羽毛憔悴何人問。繞樹空隨烏鵲驚, 巢林隻有鷦鷯分。主人庭中蔭喬木,愛此清陰欲棲宿。 少年挾彈遙相猜,遂使驚飛往復回。不辭奮翼向君去, 唯怕金丸隨後來。
|
【註釋】:
主:
①君;國君。《荀子·王霸》:“主能治近,則遠者理;主能治明,則幽者化;主能當一,則百事正。”(理:治理。幽:暗處。化:感化。當:主管。)《商君書·君臣》:“故國治而地廣,兵強而主尊。”②皇帝的女兒。《後漢書·宋弘傳》:“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後。”③春秋戰國時稱大夫為主。《左傳·昭公元年》:“趙孟曰:‘誰當良臣?’對曰:‘主是謂矣。’”(趙孟:晉國卿大夫。當:相當於。)④主人。杜甫《秋興八首》之四:“王侯第宅皆新主。”(第:貴族的大宅子。)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掃施設,在聽事坐相待。”(子猷:王徽之字。)⑤死者的牌位。《春秋·文公二年》:“作僖公主。”⑥根本;首要的。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⑦掌管;主持。《墨子·備高臨》:“十人主此車。”⑧預兆。范仲淹《奏乞宣諭大臣定河東捍禦》:“河東地震數年,占書亦主城陷。”庭:
①正屋;廳堂。《論語·季氏》:“鯉趨而過庭。”《列子 · 楊朱》:“賓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廚之下,不絕煙火。”(住:停留。庖:廚房。)②廳堂階前的院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huān)兮?”(狩:打獵。胡:為何。瞻:看到。縣:同“懸”,掛著。貆:同“獾”,獸名。)③帝王議事之處;朝廷。《尚書·盤庚上》:“王命眾悉至於庭。”(眾:百官。悉:全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拜送書於庭。”中:
(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二)zhòng 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蔭:
(一)①樹蔭。《荀子·勸學》:“樹成蔭而眾鳥息焉。”②日影。《左傳·昭公元年》:“趙孟視蔭。”(二) yìn ①遮蓋。陶潛《歸園田居》詩:“榆柳蔭後簷。”②庇護。《管子·君臣上》:“夫為人君者,蔭德於人者也。”③庇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代功勞而得到封賞。《新唐書·選舉志下》:“三品以上蔭曾孫,五品以上蔭孫。”④地窖。後寫作“窨”。《潛夫論·德化》:“故善者之養天民也。猶良工之為曲豉也。起居以其時,寒溫得其適,則一蔭之曲豉,盡美而多量。”喬:
①高。《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②矛柄靠近矛頭處。《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③通“驕”。傲慢。《禮記·表記》:“喬而野。”木:
①樹木。《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②樹葉。韓駒《念奴嬌·月》:“木落山高真個是,一雨秋容新沐。”③木材;木料。《孟子·梁惠王下》:“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④用木料制成的。《三國志 · 蜀書·諸葛亮傳》:“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⑤特指棺材。《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⑥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⑦五行之一。⑧質樸;樸實。《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愛:
①親愛;喜歡;喜愛。《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②心愛之物。《聊齋志異·石清虛》:“叟乃曰:‘石果君傢者耶,仆傢者耶?’答曰:‘誠屬君傢,但求割愛耳。’”③男女間有情有愛。蘇武《留別妻》:“結發為夫婦,恩愛兩不移。”④愛惜;憐惜;愛護。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傢》:“吳廣素愛人。”⑤吝嗇;貪戀。《老子》:“甚愛必大費。”⑥對別人女兒的尊稱。裴同良《清和郡夫人張氏墓志》:“夫人張氏,府君賈秀曾孫,遊擊休利之愛。”(府君:古稱太守或對一般人的尊稱。遊擊:武官名。)⑦通“薆”。隱蔽。《禮記·禮運》:“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此:
①代詞。這;這個。《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禮記·禮運》:“此之謂大同。”②這樣;這般。庾信《哀江南賦》:“天何為而此醉。”③副詞。乃;則。《後漢書·黃瓊傳》:“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清:
①水純凈透明,與“濁”相對。屈原《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②潔凈。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③使潔凈;使幹凈。陸雲《盛德賦》:“泛時雨以清天,灑狂塵以肅地。”④清晰;清楚。張祜《酬凌秀才惠虎枕》:“八寸黃楊惠不輕,虎頭光照簟文清。”⑤聲音清亮;清脆。蘇軾《石鐘山記》:“南聲函胡,北聲清越。”(函胡:含糊,模糊。越:高揚。)⑥清爽;清涼;寒涼。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別:另一。)⑦冷清;淒清。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⑧寂靜;清靜。《莊子·天下》:“寂乎若清。”⑨清平;安定;太平。唐太宗《詠風》:“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大風曲:漢高祖即位後曾回故鄉,作《大風歌》。加:施。)⑩公正;廉潔;清白;清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是以:因此。)(11)單純;素雅。杜牧《沈下賢》:“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徑苔蕪不可尋。”(12)肅清;使幹凈。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13)用完;用盡。《越絕書·荊平王內傳》:“(伍子胥)乃發其簞飯,清其壺漿而食。”(荊:楚國的別稱。)(14)中國封建朝代名稱,公元1616~1911年。(15)廁所。後作“圊”。《風俗通·怪神》:“二三日乃於清中糞下啼。”(16)古代哲學用語。指沖和之氣。《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禮,養之以清。”陰:
(一)①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孟子·萬章上》:“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韓非子·說林上》:“夏居山之陰。”②陽光、月亮、星星被遮擋的天氣。李東陽《蜀葵》:“縱教雨黑天陰夜,不是南枝不放花。”③背面。吳曾《能改齋漫錄·樂府一》:“政和中,一中貴人使越州回,得詞於古碑陰,無名無譜,不知何人作也。”④陰影;樹陰。辛棄疾《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對桐陰滿庭清晝。”⑤陰森;陰冷。龔鼎孳《遊七星巖》:“花月炎蒸偏五嶺,乍來陰洞逼秋看。”⑥暗中;暗地裡。《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備之未東也,陰與董承等謀反。”⑦詭詐。《新唐書·李林甫傳》:“性陰密,忍誅殺,不見喜怒。”⑧男女生殖器的通稱。《史記· 呂不韋列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為舍人。”⑨古代哲學概念。 與“陽”相對。用以概括諸事物兩大對立面的一個方面。柳宗元《天說》:“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⑩時光。《晉書·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11)通“蔭yìn”。庇蔭;庇護。《詩經·大雅·桑柔》:“既之陰女,反予來赫。”(予:我。赫:拒絕。) (二)ān [亮陰]指帝王居喪。《尚書·說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祀:年。)又《無逸》:“乃或亮陰,三年不言。”欲:
①欲望;願望。又作“慾”。《孟子·離婁下》:“從(縱)耳目之欲。”《孫子兵法·謀攻》:“上下同欲者勝。”②想要。《左傳·隱公元年》:“愛共叔段,欲立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③需要。《齊民要術·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④副詞。將要;快要。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⑤情欲;貪欲。劉伶《酒德頌》:“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棲:
(一)①鳥類停留、歇宿。張衡《西京賦》:“南翔衡陽,北棲雁門。”②停留;居處。《國語·吳語》:“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 (二)xī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論語·憲問》:“丘何為是棲棲者與?”棲宿:
棲留,止息。《漢書·朱博傳》:“常有野鳥數千~~其上。”宿:
(一)①住宿;過夜。《詩經·邶風·泉水》:“出宿於泲。”《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止:留。)②住宿的地方;住所。《周禮·地官·遺人》:“三十裡有宿,宿有路室。”③夜。《戰國策·趙策三》:“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④隔年的。屈原《離騷》:“夕攬洲之宿莽。”《漢書·武帝紀》:“勸有水災郡種宿麥。”⑤素來;一向。《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權:孫權。備:劉備。)⑥年老的;久於其事的。《戰國策·魏第二》:“田朌,宿將也。”⑦有名望的人。《後漢書·朱浮傳》:“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屬。”(辟bì:征召。) (二)xiù星宿,特指二十八宿。《論衡·祀義》:“天有列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