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之末狂胡亂,犬豕崩騰恣唐突。”詩句出處:《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是唐朝詩人劉景復的作品。
繁弦已停雜吹歇,勝兒調弄邏娑撥。四弦攏拈三五聲, 喚起邊風駐明月。大聲嘈嘈奔淈淈,浪蹙波翻倒溟渤。 小弦切切怨颸颸,鬼哭神悲秋窸窣。倒腕斜挑掣流電, 春雷直戛騰秋鶻。漢妃徒得端正名,秦女虛誇有仙骨。 我聞天寶十年前,涼州未作西戎窟。麻衣右衽皆漢民, 不省胡法暫蓬勃。太平之末狂胡亂,犬豕崩騰恣唐突。 玄宗未到萬裡橋,東洛西京一時沒。漢土民皆沒為虜, 飲恨吞聲空嗢咽。時看漢月望漢天,怨氣沖星成彗孛。 國門之西八九鎮,高城深壘閉閑卒。河湟咫尺不能收, 挽粟推車徒兀兀。今朝聞奏涼州曲,使我心神暗超忽。 勝兒若向邊塞彈,征人淚血應闌幹。
|
【註釋】:
太:
①極大。《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②極遠。《荀子 · 正論》:“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領,葬田不妨田。”(不妨田:指無墳丘。)③超過一定數量的。《史記·項羽本紀》:“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pí)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罷:同“疲”。)④對年長、位尊或輩分高的人的尊稱。《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來時太夫人已不幸。”《史記·高祖本紀》:“高祖五日一朝太公。”⑤過於;過分。《晉書·夏侯湛傳》:“吾子所以褒飾之太矣。斟酌之喻,非小醜之所堪也。”⑥同“泰”。安泰。《老子》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大象:指事物的本原。)《呂氏春秋·大樂》:“天下太平,萬物安寧。”平:
①平坦;不傾斜。《呂氏春秋·應同》:“平地註水,水流濕。”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水面初平雲腳低。”②整治使平。《列子·湯問》:“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公平;公正。《詩經·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④均平;齊一。《周易·乾》:“雲行雨施,天下平也。”⑤平定;平息。《左傳·莊公十三年》:“會於北杏,以平宋亂。”⑥安靜;安定。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⑦平常;平時。《後漢書·光武帝紀上》:“飲食言笑如平常。”⑧一般;普通。白居易《兩朱閣》:“憶昨平陽宅初置,吞並平人幾傢地!”⑨媾和;講和。《左傳·桓公八年》:“秋,隨及楚平。”(隨:國名。)⑩通“評”。評議。《商君書·更法》:“孝公平畫。”之:
①到……去。《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晉、衛:皆諸侯國名。)《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劉邦。薛:地名。)②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發誓。靡它:沒有他心。)③代詞。1. 指代人和事物。相當於“他(她)”、“它”、“他(它)們”。《左傳·隱公元年》:“(薑氏)愛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時:按時。習:演習。)2.指示代詞。“這”、“這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④助詞。1.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進入。)3.用於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相當於“是”。《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4.用於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左傳·莊公十年》:“公將鼓之。”(鼓:擊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bó)然興之矣。”(浡然:興起的樣子。)末:
①樹梢。《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②指物的端、尾。《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③末尾;最後。白居易《上陽白發人》:“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天寶:唐玄宗年號。)④非根本的;不重要的。《論語· 子張》:“抑末也,本之則無。”⑤舊指工商業,與農業相對。《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令:善。)⑥粉末。陸羽《茶經·四之器·則》:“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⑦微小;淺薄。《呂氏春秋·精諭》:“淺智者之所以爭則末矣。”⑧無。《漢書·外戚傳序》:“人能弘道,末如命何?”⑨傳統戲曲中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洪昇《長生殿·埋玉》:“末扮陳元禮引軍士上。”狂:
①瘋狗;狗發瘋。《晉書·五行志中》:“旱歲,犬多狂死。”《漢書·五行志中》:“旱歲犬多狂死及為怪。”②發瘋;精神失常。《呂氏春秋·必己》:“比幹戮,箕子狂。”《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之吳,乃被(pī)發佯狂。”(被:披。)③狂妄;傲慢。《左傳·文公十二年》:“好勇而狂。”④縱情地;無拘束地。《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⑤氣勢猛烈;聲勢大。韓愈《進學解》:“迴狂瀾於既倒。”杜甫《君不見簡蘇徯》:“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胡:
①獸頷下下垂的肉。《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跋:踩。)②大。《儀禮·少牢饋食禮》:“主人受祭之福,胡壽保健傢室。”③代詞。1.何;什麼。《漢書·蕭何傳》:“相國胡大罪?”2. 為什麼;何故。《呂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④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統稱。司馬遷《報任安書》:“垂餌虎口,橫挑強胡。”賈誼《過秦論》:“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⑤古國名。在今安徽省阜陽市西北。春秋時為楚所滅。《左傳·定公十五年》:“二月,楚滅胡。”[胡考]長壽。《詩經·周頌·絲衣》:“胡考之休。”(休:美。)亂:
①治理。《尚書·泰誓》:“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②混亂;動蕩不安。與“治”相對。《荀子·天論》:“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③無秩序;沒條理。《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zhé)亂。”(轍:車轍。)蘇舜欽《暑中閑詠》:“床頭書冊亂紛紛。”④作亂;叛亂。《三國志·吳書·諸葛瑾傳》:“漢末避亂江東。”《安祿山事跡》卷下:“安、史二兇羯(jié),相繼亂於范陽。”(羯:種族名。)⑤擾亂;混淆。《論語· 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史記·秦始皇本紀》:“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飾:粉飾。)又危害;禍害。《呂氏春秋·處方》:“故凡亂也者,必始乎近而後及遠。”《漢書·霍光傳》:“當斷不斷,反受其亂。”⑥神志昏亂不清。《漢書·於定國傳》:“定國食酒至數石(dàn),不亂。”(石:十鬥。)《周易·萃》:“其志亂也。”⑦特指心緒不寧。《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袁紹回冀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⑧橫暴無道。《漢書·高帝紀下》:“大王起於細微,滅亂秦,威動海內。”⑨紛繁。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⑩隨便;任意。潘嶽《西征賦》:“渾雞犬而亂放,各識傢而競入。”(渾:雜。)(11)通奸。《史記·匈奴列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後亂,有二子。”(12)古指樂曲的末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jū)》之亂。”(師摯先演奏樂曲的開篇,末章奏《關雎》之曲。)(13)古代辭賦篇末總結一篇要旨的文辭,稱為亂辭。《楚辭·離騷》:“亂曰: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已矣哉:算瞭吧。莫我知:沒有人理解我。何:何必。懷:留戀。)(14)逆流而渡。《詩經· 大雅·公劉》:“涉渭為亂。”犬:
①狗。古特指大狗。後犬、狗通名。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傢畜。《韓非子·內儲說下》:“狡兔盡則良犬烹。”②謙稱或蔑稱。陳琳《為袁紹檄豫州》:“犬羊殘醜,消淪山谷。”[犬馬]謙稱。古時臣下對君主自稱。《春秋繁露·郊事對》:“臣犬馬齒衰。”豕:
豬。《詩經·大雅·公劉》:“執豕於牢。”[豕牢]1. 豬圈。《晉語·愍懷太子傳》:“嘗從帝觀豕牢,言於帝曰:‘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2. 古代稱廁所為“豕牢”。《國語·晉語四》:“昔者大(tài)妊娠文王不變,少溲於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大妊:周文王母。娠:懷孕。少溲:小解。)崩:
①山倒塌;塌陷。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列缺霹靂,丘巒崩摧。”鮑照《蕪城賦》:“崩榛(zhēn)塞路。”(榛:樹木名。)②分裂;破裂。《呂氏春秋·慎大》:“國人大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③毀壞;垮掉。《論語·季氏篇》:“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④古代稱天子死為“崩”。《史記·高祖本紀》:“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騰:
①傳遞。《淮南子·繆稱》:“子產騰辭,獄祭而無邪。”屈原《離騷》:“騰眾車使徑待。”②奔馳。《後漢書·光武帝紀》:“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③跳躍。《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④騎;乘。《楚辭 · 九嘆·愍命》:“騰驢騾以馳逐。”⑤上升;上漲。《禮記·月令》:“天氣下降,地氣上騰。”⑥挪移;使空。王建《貧居》:“蠹生騰藥篋。”⑦超過。屈原《離騷》:“騰眾車使徑待。”恣:
①放縱;無拘束。《荀子·成相》:“吏敬法莫敢恣。”②任憑。《戰國策·趙策四》:“恣君之所使之。”唐:
①虛誇不實。《莊子·天下》:“荒唐之言。”②大;廣大。枚乘《七發》:“浩唐之心。”③空;徒然。《法華經·普門品》:“福不唐捐。”(捐:棄。)《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④庭院內或宗廟內的道路。《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pì)。”(甓:磚。)⑤周代諸侯國名。1. 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國。在今山西省翼城縣南。2. 周代侯國,春秋時為楚所滅。在今湖北省隨州市西北。⑥朝代名。1. 傳說為上古時帝堯所建,稱陶唐氏。2.隋亡後李淵所建(公元618—907年),建都長安。唐突:
沖撞,冒犯。《世說新語·輕詆》:“何乃刻畫無鹽,以~~西子也!”也作“搪突”。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我能泛中流,~~鼉獺嗔。”突:
①向前或向外猛沖。《左傳·哀公二十五年》:“鄭子展、子產帥車七百乘伐陳,宵突陳城。”(子展、子產:皆人名。)②撞;碰。《三國志· 吳書·吳主傳》:“知有科禁,公敢幹突。”(幹:犯。)③忽然。白居易《琵琶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④高出;突出。《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東北一峰東突。”張嵩《雲中古城賦》:“既雲和而星繁,亦丘連而嶽突。”⑤煙囪。劉禹錫《武陵觀火詩》:“是時直突煙,發自晨炊徒。”《韓非子 · 喻老》:“百丈之室,以突隙之煙焚。”⑥通“塗”。塗抹。《後漢書·黨錮傳·夏馥》:“親突煙炭,形貌毀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