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官傢不知民餒寒,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

    “官傢不知民餒寒,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詩句出處:《雪車》;是唐朝詩人劉叉的作品。

    臘令凝綈三十日,繽紛密雪一復一。孰雲潤澤在枯荄,
    闤闠餓民凍欲死。死中猶被豺狼食,官車初還城壘未完備。
    人傢千裡無煙火,雞犬何太怨。天下恤吾氓,
    如何連夜瑤花亂。皎潔既同君子節,沾濡多著小人面。
    寒鎖侯門見客稀,色迷塞路行商斷。小小細細如塵間,
    輕輕緩緩成樸簌。官傢不知民餒寒,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
    載載欲何之,秘藏深宮以禦炎酷。徒能自衛九重間,
    豈信車轍血,點點盡是農夫哭。刀兵殘喪後,
    滿野誰為載白骨。遠戍久乏糧,太倉誰為運紅粟。
    戎夫尚逆命,扁箱鹿角誰為敵。士夫困征討,
    買花載酒誰為適。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依違用事佞上方,猶驅餓民運造化防暑厄。
    吾聞躬耕南畝舜之聖,為民吞蝗唐之德。
    未聞孽苦蒼生,相群相黨上下為蝥賊。q
    廟堂食祿不自慚,我為斯民嘆息還嘆息。

    【註釋】:

    官:

    ①官府;官署;辦公的地方。《禮記·玉藻》:“在官不俟(sì)屨(jù),在外不俟車。”(俟:等候。屨:以麻葛制成的鞋。)柳宗元《童區寄傳》:“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願以聞於官。”②政府的;公有的。《漢書·蓋寬饒傳》:“五帝官天下,三王傢天下。”③官職;官位。《管子·立政》:“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④官吏。《周易·系辭下》:“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論語·憲問》:“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⑤為官;做官。《晉書 · 王允之傳》:“臣子尚少,不樂早官。”又使當官。曹操《論吏士行能令》:“君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⑥感覺器官,指耳目口鼻心。《莊子·養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

    官傢:

    ①朝廷,公傢。王建《行宮詞》:“~~乏人作宮戶,不泥宮墻斫宮樹。”②指皇帝。王安石《河北民》:“傢傢養子學耕織,輸與~~事夷狄。”

    傢:

    ①傢;傢庭。《尚書·大禹謨》:“克勤於邦,克儉於傢。”《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傢可以無饑矣。”②傢庭的住所。杜甫《苦雨》:“群木水光下,萬傢雲氣中。”③卿大夫的采邑。《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傢者,不患寡而患不均。”④學術流派。《荀子·解蔽》:“今諸侯異政,百傢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

    不:

    (一)①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特:三歲的獸。)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無;沒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詞。無實義。《逸周書·皇門》:“我不則寅哉寅哉!”[不祿]士死的諱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二)fū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樹。 鄂:同“萼”。 :有光采。)

    知:

    ①知道。《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王充《論衡·知實》:“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沒有這樣的事。)②知覺;感覺。范縝《神滅論》:“手等有痛癢之知。”③見解;知識。《商君書·更法》:“有獨知之慮者。”(慮:思慮。)④知識。《列子· 湯問》:“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孰:誰。為:通“謂”,說。)⑤瞭解。《史記·管晏列傳》:“知我者鮑子也。”(鮑子:鮑叔牙。)⑥交好;相親。司馬遷《報任安書》:“絕賓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鮑照《詠雙燕》:“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銜淚:噙著淚。覓:找尋。)⑧主持。《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產其將知政矣。”

    民:

    ①[名]奴隸。《左傳·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分魯公以殷~六族。”②[名]人民,百姓。《曹劌論戰》:“小惠未遍,~弗從也。”③[名]人。《禮記·王制》:“五方之~,言語不通。”④[名]指別人。《詩經·邶風·谷風》:“凡~有喪,匍匐救之。”

    餒:

    ①饑餓。《論語·衛靈公》:“耕也,餒在其中矣。”②喪失勇氣。③腐爛。《論語·鄉黨》:“魚餒而肉敗。”

    寒:

    ①冷。《禮記·月令》:“寒熱不節,民多虐疾。”《呂氏春秋·察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貧窮;貧寒。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貴人傢。)《晉書·劉毅傳》:“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③害怕;畏懼。《聊齋志異·辛十四娘》:“誤入澗谷,狼奔鴟(chī)叫,豎毛寒心。”(鴟:貓頭鷹。)

    盡:

    (一)①完畢;沒有瞭。蘇軾《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藉。”《左傳·襄公八年》:“糧食將盡。”②終結;結束。曹丕《典論·論文》:“年壽有時而盡。”李咸用《遣興》:“雨盡晚雲輕。”又終極;達到極點。《禮記·郊特牲》:“仁之至,義之盡也。”成語有“仁至義盡”。李白《遊太山六首》之三:“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八極:極邊遠之地。空閑:空曠。)③竭盡;竭力完成。《宋史·嶽飛傳》:“飛裂裳以背示(何)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④全;所有的。潘嶽《笙賦》:“樂聲發而盡室歡。”⑤副詞。皆;都。《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坐盡傾。”(滿坐的人都很傾慕。) (二)jǐn 盡量。《禮記·曲禮上》:“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空坐著盡量往後,飲食就坐盡量往前,以免油污弄臟座席。)

    驅:

    ①策馬前進。《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車馬,弗馳弗驅。”②奔馳;快跑。《聊齋志異·狼》:“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③驅趕;驅逐。《左傳·桓公十二年》:“驅楚役徒於山中。”④驅使;役使。杜甫《兵車行》:“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⑤迫使。陶潛《乞食》:“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車:

    ①車子。《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②特指兵車。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③指用輪子轉動的工具。《宋史·河渠志五》:“地高則用水車。”④用水車戽(hù)水。范成大《圍田嘆四絕》之二:“六七月間天不雨,若為車水到山邊。”⑤牙床骨。《左傳·僖公五年》:“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輔:面頰。)⑥量詞。白居易《賣炭翁》:“一車炭重千餘斤。”

    盈:

    ①充滿。《韓非子·說疑》:“以譽盈於國。”②豐滿;飽滿。宋玉《神女賦》:“貌豐盈以莊妹兮。”(姝:美麗。)③圓滿。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 以月盈虧可騐也。”④富裕;多餘。《抱樸子·行品》:“志唯務於盈利者,小人也。”⑤增長。《淮南子·俶真》:“盈縮舒卷,與時變化。”⑥滿足;自滿。《荀子·仲尼》:“志驕盈而輕舊怨。”[盈盈]1.儀態美好的樣子。古詩《青青河畔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牖 yǒu:窗戶。)2.水清淺的樣子。《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脈脈:仔細看的樣子。)

    道:

    (一)①道路。《史記·陳涉世傢》:“會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徑。《左傳·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會:約會。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裡。”④方法;途徑。《論語·裡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⑤技藝。《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⑥宇宙萬物的本原。《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⑦規律;道理。《荀子·天論》:“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循:遵照。貳:不專一。)⑧政治主張或思想學說。《論語·裡仁》:“吾道一以貫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義。徐階《送司封仲芳楊子赴留都》:“古道日淪替,群諛紛追隨。”(淪:淪亡。替:衰落。諛:阿諛,奉承。)(11)道傢。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術。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子若學道,即有仙分。”(13)行政區劃名。1.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 清代和民國初年曾在省以下設若幹分守道。(14)說;講述。《鹽鐵論·遵道》:“飾虛言以亂實,道古以害今。”(15)量詞。用於命令、題目等。《新唐書·選舉志》:“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二)dǎo ①同“導”。1.疏通。《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決:河流決口。克:能。)2. 引導。《漢書·張騫傳》:“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政:政令。齊:整頓。免:免於犯罪。)③介詞。從;由。《漢書·淮南王安傳》:“諸使者道長安來,為妄妖言。”

    載:

    (一)①乘坐。《史記·河渠書》:“陸行載車,水行載舟。”②裝載。《史記·酷吏列傳》:“載以牛車。”③交通工具。《尚書·益稷》:“予乘四載,隨山刊木。”(四載:四種交通工具。刊:砍。)④開始。陶潛《停雲》:“東園之樹,枝條載榮。”(榮:茂盛。)⑤充滿。《詩經·大雅·生民》:“厥聲載路。”⑥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起加強語氣的作用。《詩經 · 齊風·載驅》:“載驅薄薄。”(薄薄:馬蹄聲。)⑦副詞。又;且。《詩經 · 鄘風·載馳》:“載馳載驅。”⑧做;施行。《左傳·襄公三十年》:“淑慎爾止,無載爾偽。”⑨通“再”。二;第二。《呂氏春秋·順民》:“文王載拜稽首而辭曰。”(二)zǎi ①年。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旅食:寄食。)②記錄。《左傳·昭公十五年》:“夫有勛而不廢,有績而載。”

    屑:

    ①碎末。《世說新語·政事》:“於是悉以木屑覆之。”②細微。張衡《思玄賦》:“屑瑤蕊以為餱(hóu )兮。”(餱:幹糧。)③粉碎。《禮記· 內則》:“屑桂與薑。”④顧惜;介意。《顏氏傢訓·風操》:“北間風俗,不屑此事。”

    玉:

    ①一種質細堅硬而有光澤的美石。《尚書·胤(yìn)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胤:古國名。炎:焚燒。)《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傳·莊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加:增加。指虛報。)③精美珍貴的。葛洪《抱樸子·外篇·詰鮑》:“崇節儉之清風,肅玉食之明禁。”④潔白美好的。鮑照《舞鶴賦》:“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羽:羽翼。)⑤相助;培養。《詩經·大雅·民勞》:“王欲玉女,是用大諫。”(用:以。諫:規勸。)


    上一篇: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下一篇: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
  • 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

    “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诗句出处:《雪车》;是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

    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孰云润泽在枯荄,
    闤闠饿民冻欲死。死中犹被豺狼食,官车初还城垒未完备。
    人家千里无烟火,鸡犬何太怨。天下恤吾氓,
    如何连夜瑶花乱。皎洁既同君子节,沾濡多著小人面。
    寒锁侯门见客稀,色迷塞路行商断。小小细细如尘间,
    轻轻缓缓成朴簌。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
    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徒能自卫九重间,
    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刀兵残丧后,
    满野谁为载白骨。远戍久乏粮,太仓谁为运红粟。
    戎夫尚逆命,扁箱鹿角谁为敌。士夫困征讨,
    买花载酒谁为适。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依违用事佞上方,犹驱饿民运造化防暑厄。
    吾闻躬耕南亩舜之圣,为民吞蝗唐之德。
    未闻孽苦苍生,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q
    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

    【注释】:

    官:

    ①官府;官署;办公的地方。《礼记·玉藻》:“在官不俟(sì)屦(jù),在外不俟车。”(俟:等候。屦:以麻葛制成的鞋。)柳宗元《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②政府的;公有的。《汉书·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③官职;官位。《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④官吏。《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论语·宪问》:“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⑤为官;做官。《晋书 · 王允之传》:“臣子尚少,不乐早官。”又使当官。曹操《论吏士行能令》:“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⑥感觉器官,指耳目口鼻心。《庄子·养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

    官家:

    ①朝廷,公家。王建《行宫词》:“~~乏人作宫户,不泥宫墙斫宫树。”②指皇帝。王安石《河北民》:“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事夷狄。”

    家:

    ①家;家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②家庭的住所。杜甫《苦雨》:“群木水光下,万家云气中。”③卿大夫的采邑。《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④学术流派。《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知:

    ①知道。《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王充《论衡·知实》:“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②知觉;感觉。范缜《神灭论》:“手等有痛痒之知。”③见解;知识。《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虑:思虑。)④知识。《列子· 汤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孰:谁。为:通“谓”,说。)⑤了解。《史记·管晏列传》:“知我者鲍子也。”(鲍子:鲍叔牙。)⑥交好;相亲。司马迁《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鲍照《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衔泪:噙着泪。觅:找寻。)⑧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民:

    ①[名]奴隶。《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分鲁公以殷~六族。”②[名]人民,百姓。《曹刿论战》:“小惠未遍,~弗从也。”③[名]人。《礼记·王制》:“五方之~,言语不通。”④[名]指别人。《诗经·邶风·谷风》:“凡~有丧,匍匐救之。”

    馁:

    ①饥饿。《论语·卫灵公》:“耕也,馁在其中矣。”②丧失勇气。③腐烂。《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

    寒:

    ①冷。《礼记·月令》:“寒热不节,民多虐疾。”《吕氏春秋·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贫穷;贫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贵人家。)《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③害怕;畏惧。《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误入涧谷,狼奔鸱(chī)叫,竖毛寒心。”(鸱:猫头鹰。)

    尽:

    (一)①完毕;没有了。苏轼《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左传·襄公八年》:“粮食将尽。”②终结;结束。曹丕《典论·论文》:“年寿有时而尽。”李咸用《遣兴》:“雨尽晚云轻。”又终极;达到极点。《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成语有“仁至义尽”。李白《游太山六首》之三:“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八极:极边远之地。空闲:空旷。)③竭尽;竭力完成。《宋史·岳飞传》:“飞裂裳以背示(何)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④全;所有的。潘岳《笙赋》:“乐声发而尽室欢。”⑤副词。皆;都。《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坐尽倾。”(满坐的人都很倾慕。) (二)jǐn 尽量。《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空坐着尽量往后,饮食就坐尽量往前,以免油污弄脏座席。)

    驱:

    ①策马前进。《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弗驰弗驱。”②奔驰;快跑。《聊斋志异·狼》:“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驱赶;驱逐。《左传·桓公十二年》:“驱楚役徒于山中。”④驱使;役使。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⑤迫使。陶潜《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车:

    ①车子。《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②特指兵车。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③指用轮子转动的工具。《宋史·河渠志五》:“地高则用水车。”④用水车戽(hù)水。范成大《围田叹四绝》之二:“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⑤牙床骨。《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辅:面颊。)⑥量词。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重千余斤。”

    盈:

    ①充满。《韩非子·说疑》:“以誉盈于国。”②丰满;饱满。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妹兮。”(姝:美丽。)③圆满。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 以月盈亏可騐也。”④富裕;多余。《抱朴子·行品》:“志唯务于盈利者,小人也。”⑤增长。《淮南子·俶真》:“盈缩舒卷,与时变化。”⑥满足;自满。《荀子·仲尼》:“志骄盈而轻旧怨。”[盈盈]1.仪态美好的样子。古诗《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牖 yǒu:窗户。)2.水清浅的样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脉脉:仔细看的样子。)

    道:

    (一)①道路。《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径。《左传·昭公十三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会:约会。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④方法;途径。《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⑤技艺。《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⑥宇宙万物的本原。《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⑦规律;道理。《荀子·天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循:遵照。贰:不专一。)⑧政治主张或思想学说。《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义。徐阶《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沦:沦亡。替:衰落。谀:阿谀,奉承。)(11)道家。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术。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子若学道,即有仙分。”(13)行政区划名。1.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 清代和民国初年曾在省以下设若干分守道。(14)说;讲述。《盐铁论·遵道》:“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15)量词。用于命令、题目等。《新唐书·选举志》:“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二)dǎo ①同“導”。1.疏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决:河流决口。克:能。)2. 引导。《汉书·张骞传》:“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政:政令。齐:整顿。免:免于犯罪。)③介词。从;由。《汉书·淮南王安传》:“诸使者道长安来,为妄妖言。”

    载:

    (一)①乘坐。《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②装载。《史记·酷吏列传》:“载以牛车。”③交通工具。《尚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四载:四种交通工具。刊:砍。)④开始。陶潜《停云》:“东园之树,枝条载荣。”(荣:茂盛。)⑤充满。《诗经·大雅·生民》:“厥声载路。”⑥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诗经 · 齐风·载驱》:“载驱薄薄。”(薄薄:马蹄声。)⑦副词。又;且。《诗经 · 鄘风·载驰》:“载驰载驱。”⑧做;施行。《左传·襄公三十年》:“淑慎尔止,无载尔伪。”⑨通“再”。二;第二。《吕氏春秋·顺民》:“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二)zǎi ①年。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旅食:寄食。)②记录。《左传·昭公十五年》:“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

    屑:

    ①碎末。《世说新语·政事》:“于是悉以木屑覆之。”②细微。张衡《思玄赋》:“屑瑶蕊以为糇(hóu )兮。”(糇:干粮。)③粉碎。《礼记· 内则》:“屑桂与姜。”④顾惜;介意。《颜氏家训·风操》:“北间风俗,不屑此事。”

    玉:

    ①一种质细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尚书·胤(yìn)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胤:古国名。炎:焚烧。)《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加:增加。指虚报。)③精美珍贵的。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④洁白美好的。鲍照《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羽:羽翼。)⑤相助;培养。《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用:以。谏:规劝。)


    上一篇: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下一篇: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

  • 上一篇: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下一篇: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