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飲花間數十場。”詩句出處:《思朐陽春遊感舊寄柴司徒五首》;是唐朝詩人李中的作品。
王孫昔日甚相親,共賞西園正媚春。 醉臥如茵芳草上,覺來花月影籠身。 煙鋪芳草正綿綿,藉草傳杯似列仙。 暫輟笙歌且聯句,含毫花下破香箋。 南陌風和舞蝶狂,惜春公子戀斜陽。 高歌飲罷將回轡,衣上花兼百草香。 春郊飲散暮煙收,卻引絲簧上翠樓。 紅袖歌長金斝亂,銀蟾飛出海東頭。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飲花間數十場。 別後或驚如夢覺,音塵難問水茫茫。
|
【註釋】:
昔:
①同“臘”。幹肉。《逸周書·器服》:“焚菜膾五昔。”(膾:細切的肉。)②從前;往日。《鹽鐵論·非鞅》:“昔商君相秦也。”③陳舊;久遠。錢謙益《渡河聞何三季穆之訃》:“清言酌昔酒。”④通“夕”。夜晚。《莊子·天運》:“蚊虻噆(zǎn)膚,則通昔不寐矣。”(噆:叮。)⑤通“錯(cuò)”。交錯。《周禮·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tiǎn)而昔。”(紾:紋理粗糙。)⑥末尾;終瞭。《呂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殺三葉而獲大麥。”[昔昔]夜夜。《列子·周穆王》:“昔昔夢為國君。”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傳·桓公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蘇軾《喜雨亭記》:“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十二個月為一年。《莊子·秋水》:“湯之時,八年七旱。”③年紀;年歲。《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④帝王的年號。改年叫改元。《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改年為延康。”常:
①恒久不變的;固定的。《孫子·虛實》:“四時無常位。”(四時:四季。)《韓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準則或制度。《周易·系辭上》:“動靜有常。”《國語·楚語上》:“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常。”③指由習慣而形成的常規、慣例。《管子·幼官》:“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④特指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最高準則。《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記·扁鵲傳》:“扁鵲,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時。《晉書·何曾傳》:“未嘗聞經國遠圖,惟說平生常事。”(經:治理。)⑦副詞。經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⑧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韓非子·揚權》:“上失扶寸,下得尋常。”⑨通“嘗”。曾經。《荀子·天論》:“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tǎng)見(xiàn),是無世而不常有之。”(黨:偶然。)接:
①接觸;交接。屈原《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儀禮·聘禮》:“公揖入,立於中庭,賓立接西塾。”(塾:正堂兩側的房屋。)②連接;相續。《史記· 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操:曹操。)③托住;承受。《徐霞客遊記·遊黃山日記》:“坐而下脫,至險絕處,澄源並肩手相接。”(下脫:從上向下滑。澄源:同行遊僧名。)④接住;承住。《禮記·曲禮上》:“由客之左,接下承駙。”⑤繼承。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cān)伍相變,因革為功。”(武:步子。參伍:錯雜。因革:因襲變革。)⑥接待。《漢書·韋賢傳》:“故動作接神,必因古聖之經。”⑦結交;交好。《國語·吳語》:“兩君偃兵接好,日中為期。”(偃:收藏;停止。)⑧射中。曹植《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⑨應付。《韓非子·問辯》:“若其無法令而可以接詐、應變、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責其實。”⑩捆綁。柳宗元《童區寄傳》:“反接,佈囊其。”(11)通“捷”,敏捷。《荀子·大略》:“先事慮事謂之接。”五:
①基數,五。《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②表序數第五。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隊伍行列。後來寫作“伍”。《呂氏春秋·必己》:“孟賁過於河,先其五。”④我國民族音樂記音符號之一。陵:
①大土山。《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皋,如岡如陵。”②越過;逾越。《禮記·檀弓上》:“喪事雖遽不陵節。”(遽:匆忙。節:規矩。)《後漢書·馮衍傳》:“不求茍得,常有陵雲之志。”③升;登。郭璞《遊仙詩十四首》之一:“臨源挹(yì)清波,陵岡掇(duō)丹荑。”(挹:舀取。掇:拾取。丹荑:草的紅色嫩芽。)④乘;凌駕。《淮南子·原道》:“乘雲陵霄。”曹植《洛神賦》:“陵波微步。”⑤欺凌;侵犯。《管子·治國》:“民貧則危鄉輕傢,危鄉輕傢則敢陵上犯禁。”(危:危害。)⑥磨礪。《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勁。”(勁:堅強有力。)⑦帝王陵墓。《國語·齊語》:“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為之終。”[陵夷]衰微。《漢書·成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狂:
①瘋狗;狗發瘋。《晉書·五行志中》:“旱歲,犬多狂死。”《漢書·五行志中》:“旱歲犬多狂死及為怪。”②發瘋;精神失常。《呂氏春秋·必己》:“比幹戮,箕子狂。”《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之吳,乃被(pī)發佯狂。”(被:披。)③狂妄;傲慢。《左傳·文公十二年》:“好勇而狂。”④縱情地;無拘束地。《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⑤氣勢猛烈;聲勢大。韓愈《進學解》:“迴狂瀾於既倒。”杜甫《君不見簡蘇徯》:“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洪:
①湍流;激流。《漢書·司馬相如傳》:“夏後氏戚之,乃堙洪塞原,決江疏河,灑沉澹災,東歸之於海。”(灑:分。沉:深。澹:安。)《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②大。陸機《演連珠五十首》之十六:“臣聞赴曲之音,洪細入韻。”張衡《西京賦》:“皇恩溥,洪德施。”③古州名。隋置。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洪飲:
豪飲,狂飲。李中《思朐陽春遊感舊寄柴司徒》:“昔年常接五陵狂,~~花間數十場。”飲:
(一)①喝。《詩經·鄭風·叔於田》:“巷無飲酒。”②飲料。《史記·秦始皇本紀》:“衣服食飲與繚同。”③飲食。《戰國策·秦策一》:“張樂設飲,郊迎三十裡。”④含;忍。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⑤沒入;隱沒。《呂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中石,矢乃飲羽。”(養由基:春秋時楚國大夫,以善射著稱。sì:同“兕”,獨角犀。) (二)yìn 給人或畜喝。《左傳·宣公二年》:“晉侯飲趙盾酒。”花:
①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②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朵。楊萬裡《李花》:“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③形狀像花的東西。庾信《寒園即目》:“雪花深數尺。”④不隻一種顏色,有花紋的。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箋碧間紅”。⑤模糊迷亂。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間:
(一)①空隙;縫隙。《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節:骨節。)《史記·管晏列傳》:“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②隔閡。《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間。”《後漢書·皇後紀上》:“母子慈愛,始終無纖介之間。”(纖介:比喻微小。)③間隔。方苞《獄中雜記》:“骨微傷,病間月。”④私下;暗地。《史記·陳涉世傢》:“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之:到。次所:臨時住所。叢祠:神祠。)⑤離間。《漢書·霍光傳》:“他人一間,女能復自救邪?”(女:汝。邪:耶。)《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讒人間之,可謂窮矣。”⑥參與;介入。《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⑦攙合。杜甫《贈衛八處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⑧抄小路。《史記·項羽本紀》:“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⑨副詞。斷斷續續。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二)jiān ①片刻。《韓非子·內儲說上》:“有間,大魚動。”②當中;中間。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③空間;期間。諸葛亮《前出師表》:“奉命於危難之間。”④量詞。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一:“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數:
(一)①計算。《莊子·庚桑楚》:“簡發而櫛,數米而炊。”(櫛:梳。)②比較起來最突出。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國初以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③責備;列舉(罪行)。《左傳·昭公二年》:“使吏數之。”④稱說;訴說。《後漢書·禰衡傳》:“馀子碌碌,莫足數也。”(馀子:其餘的人。)施鑒《天仙子·秋閨》:“無人處,深深語,天涯往事難重數。” (二)shù ①數目。《莊子·秋水》:“號物之數謂之萬。”②數詞。幾;幾個。陳恭尹《秋日西郊宴集》:“欲灑新亭數行淚,南朝風景已全非。”(新亭:亭名。)③算術。《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禦、書、數。”④天命;氣數。《史記·李將軍列傳》:“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⑤規律;法則。《禮記·月令》:“凡舉大事,毋逆大數,必順其時。”⑥技藝;方術。《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三)shuò ①多次;頻繁。柳宗元《捕蛇者說》:“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②副詞。屢次。《孫子·行軍》:“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 (四)cù 細;密。《孟子·梁惠王上》:“數罟(gǔ)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罟:網。洿池:池塘。)場: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處所。李白《出自薊北門行》:“推轂出猛將,車旗登戰場。”②科舉時代考試之所;亦指科舉考試。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後進》:“欲入舉場,先問蘇張。”《聊齋志異·鐘生》:“場畢而行母子猶及見也……明日即完畢矣,何爭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國語·楚語下》:“屏攝之位,壇場之所。”②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場地。《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③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宋史·孝宗紀》:“淳熙五年,增銓試為五場,呈試為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