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蕓閣英,養鱗湘水潯。”詩句出處:《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沈正字昆弟三》;是唐朝詩人李群玉的作品。
春月三改兔,花枝成綠陰。年光東流水,浩嘆傷羈心。 酌桂煙嶼晚,鴂鳴江草深。良圖一超忽,萬恨空相尋。 上國刈翹楚,才微甘陸沉。無燈假貧女,有淚沾牛衾。 衡嶽三麒麟,各振黃鐘音。卿雲被文彩,芳價搖詞林。 夫子蕓閣英,養鱗湘水潯。晴沙踏蘭菊,隱幾當青岑。 明月洞庭上,悠揚掛離襟。停觴一搖筆,聊寄生芻吟。
|
【註釋】:
夫:
(一)①成年男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②舊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詩經·周頌·噫嘻》:“率時農夫,播厥百谷。”③舊指服勞役的人。《北史·東魏靜帝紀》:“發夫五萬人築漳濱堰。”④丈夫,婦女的配偶。古樂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使君:稱刺史。)⑤古代土地面積單位,等於一百畝。《管子·乘馬》:“四聚為一離,五離為一制,五制為一田,二田為一夫,三夫為一傢,事制也。”[夫人]1. 古稱諸侯的妻和帝王的妾為夫人。《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後,有夫人。”“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2.唐以後稱高級官員的妻為夫人。張祜《集靈臺》:“虢(guó)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平明:天剛亮。)3.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夫子]1. 古代對男子的尊稱。李朝威《柳毅傳》:“夫子不遠千裡,將有為乎?”(有為:有所作為。)2. 孔門尊稱孔子為夫子,後沿稱老師為夫子。《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後言。”(時:當其時。)(二)fú ①代詞。1. 表示第三人稱。相當於“彼”。《漢書·賈誼傳》:“夫將為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2. 表示近指。相當於“這”、“此”。《論語 ·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3. 表示遠指。相當於“那”、“彼”。《淮南子·齊俗》:“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隅曲:片面。)②句首語氣詞。表示發端。《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③語氣詞。1.用於句尾,表示感嘆或發議論。柳宗元《三戒·黔之驢》:“今若是焉,悲夫!”(是:此。)2.表疑問或反詰。《史記·孔子世傢》:“吾歌,可夫?”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蕓:
①香草名。即蕓香。氣味濃烈,可用以驅蟲蠹。《呂氏春秋·仲冬》:“蕓始生。”②菜名。即蕓蒿。《呂氏春秋·本味》:“陽華之蕓,雲夢之芹。”③深黃色。《詩經·小雅·苕之華》:“苕(tiáo)之華,蕓其黃矣。”(華:同“花”。)④通“耘”。除草。《說苑·建本》:“曾子蕓瓜而誤斷其根。”閣:
①貯藏食物的櫥櫃。《禮記·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②一種類似樓房的建築物,通常為兩層,四方形,六角形或八方形。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丹:指彩繪。無地:指水中。)③女子臥室。古樂府《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④閣道,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架木而成的道路。也指樓與樓之間架空的復道。《洛陽伽藍記·法雲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扇:門扇。)⑤小門。古詩《上山采蘼蕪》:“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⑥中央官署。《後漢書·仲長統傳》:“雖署三公,事歸臺閣。”⑦擱置;放下。《齊民要術·養羊》:“於風涼處閣置。”《新唐書·劉知幾傳》:“閣筆相視。”英:
①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②美好。《三國志·魏書·程昱傳》:“劉備有英名。”③精華;文采;辭藻。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④傑出的;超眾的。《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⑤傑出的人物。《史記·淮陰侯列傳》:“異姓並起,英俊烏集。”⑥通“瑛”。玉的光澤。張衡《四愁詩》之一:“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⑦古國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⑧皮衣上的裝飾物。《詩經·鄭風·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晏:鮮艷華美。)養:
①養活;使能生活下去。《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為之能養。”②飼養。《史記·項羽本紀》:“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釋:釋放;放開。)張俞《蠶婦》:“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③培養;培植。《晉書·武帝紀》:“方今陽春養物,東作始興。”④保養。《莊子·養生主》:“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⑤修養;涵養。《淮南子·俶真》:“和愉虛無,所以養德也。”《孟子·公孫醜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⑥教育;熏陶。《禮記·文王世子》:“立大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少傅:官名。大:同“太”。)⑦給養;生活資料。《荀子·天論》:“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強本:增強農桑業。備:齊全。動時:按時運動。)⑧養護。《左傳·成公十三年》:“敬在養神,篤在守業。”⑨廚師。《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廝役扈養死者數百人。”(扈:養馬的人。)⑩通“癢”。發癢。《荀子· 正名》:“疾、養、、熱。”(chuàng:寒涼。)湘:
①水名。今名湘江,在湖南省。屈原《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②通“鬺”。烹;煮。蘇軾《元修菜》:“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潯:
①水邊。《淮南子·原道》:“故雖遊於江潯海裔。”②邊際。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散靈魄於天潯。”③江西省九江市的別稱。也稱“潯陽”。因長江流經九江市北的一段稱潯陽江而得名。④水名。潯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