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籠罩浮世,遐思空飛越。”詩句出處:《別尹煉師》;是唐朝詩人李群玉的作品。
吾傢五千言,至道懸日月。若非函谷令,誰註流沙說。 多君飛升志,機悟獨超拔。學道玉笥山,燒丹白雲穴。 南窮衡疑秀,采藥歷幽絕。夜臥瀑佈風,朝行碧巖雪。 洞宮四百日,玉籍恣探閱。徒以菌蟪姿,緬攀修真訣。 塵籠罩浮世,遐思空飛越。一罷棋酒歡,離情滿寥泬。 願騎紫蓋鶴,早向黃金闕。城市不可留,塵埃穢仙骨。
|
【註釋】:
塵:
①灰塵;塵土。晁錯《論貴粟疏》:“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②污染。蘇軾《笏記》:“既塵美職,復玷名藩。”(藩:藩鎮。)③蹤跡;業績。《宋史·南唐李氏世傢》:“思追巢、許之餘塵。”④世俗。宗教稱俗世,隱者稱仕途皆曰塵。《紅樓夢》第一回:“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⑤比喻戰爭;禍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先洪武爺掃蕩胡塵。”(洪武爺: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又“煙塵”連用,義同。高適《燕歌行》:“漢傢煙塵在東北。”⑥重量單位。一分的萬萬分之一。《清史稿·時憲志一》:“微、塵、秒、忽,雖屬無幾,而總計之,便集少成多。”籠:
(一)①畜養鳥類、獸類或蟲類的編竹器。《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②用木竹做成的籠器或籃子。宋子侯《董嬌嬈》:“不知誰傢子,提籠行采桑。” (二)lǒng ①遮掩罩住。《齊民要術·脯臘》:“紙袋籠而懸之。”張居正《安肅道中雪》:“二月燕山雪尚飛,薄雲籠日轉霏微。”②包羅;控制。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鹽鐵論》:“籠天下鹽鐵諸利。”③竹箱。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官職是國傢的,非臥房籠篋中物,婿安得有之?”罩:
①捕魚鳥的竹籠。《淮南子·說林》:“罩者抑之。”②罩形的器物。《孔子傢語·五言解》:“田獵罩弋非以盈宮室也。”③用竹籠捕取。左思《吳都賦》:“罩兩魪(jiè),罺(cháo)鰝(hào)蝦。”(兩魪:比目魚。罺:捕魚小網。鰝:大海蝦。)④掩蓋。《吳越春秋·夫差內傳》:“死必連繴組以罩吾目。”浮:
①漂在水面。與“沉”相對。《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楊舟,載沉載浮。”(載:則。)②行船。宋玉《高唐賦》:“若浮海而望碣石。”(碣石:山名。)③表面上的;空虛不實。《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七回:“乃於要道,深掘陷坑,將草蓐掩蓋,上用浮土。”④虛浮;浮華。魏征《十漸不克終疏》:“必先淳樸而抑浮華。”⑤浮躁。《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⑥超過;多餘。曾鞏《故朝散大夫孫公行狀》:“天下所以大困者,在浮費。”⑦罰人飲酒。《說苑·善說》:“飲不釂者,浮以大百。”[浮生]舊稱短促虛空的人生。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浮圖][浮屠]梵語譯音。1.佛;佛陀。《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後桓帝好神,數祀浮圖、老子。”2.和尚。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夫文暢,浮屠也。”3.佛塔。蘇軾《薦誠禪院五百羅漢記》:“且造鐵浮屠十有三級,高百二十尺。”浮世:
人間,人世。阮籍《大人先生傳》:“逍遙~~,與道俱成。”世:
①古代稱三十年為一世。《論語 · 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仁:仁政成功。)②世代;父子相繼為一世。《戰國策·趙策四》:“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③繼承。《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大夫之義不得世。”④一代又一代;世代相承的。《漢書·樓護傳》:“父世醫也,護少隨父為醫長安。”⑤傢世;世系。《呂氏春秋·知化》:“殘其國,絕其世。”⑥人的一生;一輩子。王羲之《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相與:交往。俯仰:生活。)⑦時代;朝代。陶潛《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⑧人世;世界。《荀子·議兵》:“此世之所以亂也。”⑨當時的。《鹽鐵論·論儒》:“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遐:
①遠,兼指空間和時間。《尚書·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馬中錫《中山狼傳》:“奔走遐方,自迷正途。”②疏遠。張居正《答中丞洪芳洲》:“將(qiāng)伯助予,幸毋遐棄。”(將:請。予:我。)③長久;久遠。慧皎《高僧傳》:“復何羨於遐齡?”④疑問代詞,相當於“何”。《詩經·大雅·棫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思:
①思考;想。《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②思念;懷念。《詩經·邶風·泉水》:“靡(mǐ)日不思。”(靡:無。)李白《靜夜思》:“低頭思故鄉。”③愁思。張華《勵志詩》:“吉士思秋。”(吉士:對男子的美稱。)④心情;情緒。李煜《虞美人》:“清霜殘雪思難任。”(清霜殘雪:指鬢發已白。)柳宗元《登柳州城樓》:“海天愁思正茫茫。”⑤助詞。可用於句首或句中,調整音節。《詩經·大雅 ·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齊:通“齋”。莊敬。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⑥語氣詞,啊。《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喬:高大。休:休息。)空:
(一)①空虛;什麼也沒有。《韓非子·初見秦》:“囷倉空虛。”宋玉《風賦》:“空穴來風。”王維《鹿砦》:“空山不見人。”②不實;空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③白白地。《漢書·匈奴傳》:“兵不空出。”④天空;空中。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⑤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的現象並無實體,都是空的。《般若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物質現象。) (二)kǒng 孔;洞穴。《周禮· 考工記·函人》:“眡(shì)其鉆空。”(眡:視。)《史記·五帝本紀》:“舜穿井為匿空旁出。”(三)kòng ①窮困。《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宜空我師。”(空:用如使動,使……窮困。師:眾;眾人。)《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回:顏回。庶:庶幾;差不多。)②缺少。《法言·問神》:“昔之說《書》者序以百,而《酒誥》之篇俄空焉。”(《酒誥》:《尚書》中的篇名。)白居易《春憶二林寺舊遊》:“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③間隙;空子。《三國志·吳書·周魴傳》:“看伺空隙,欲復為亂。”④閑著;未被利用的。《史記·蕭相國世傢》:“上林中多空地。”(上林:苑囿名。)《論衡·命義》:“伯牛空居,而遭惡疾。”(伯牛:冉耕,字伯牛。空居:閑居在傢。)飛:
①鳥類和某些昆蟲鼓動翅膀在空中 飛行。屈原《天問》:“蒼鳥群飛。”杜甫《曲江二首》之二:“點水蜻蜓款款飛。”(款款:緩緩。)②物體憑借外力或機械作用在空中行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yuān)飛。”(木鳶:古代飛行器。鳶:鳥名。)③飛動;飄落。杜甫《閿鄉薑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張志和《漁父》:“八月九月蘆花飛。”④高。何晏《景福殿賦》:“飛宇承霓。”⑤無根據的;無緣無故的;意外的。《後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⑥形容極快。《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而飛書召蒙。”越:
(一)①度過;經過。《韓非子·定法》:“穰侯越韓魏而東攻齊。”范仲淹《嶽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明年:第二年。)②超過;超越。《漢書·宣帝紀》:“越職逾法,以取名譽。”③遠;遠離。《左傳·襄公十四年》:“聞君不撫社稷而越在他竟。”(撫:撫治。社稷:指國傢。竟:同“境”。)④迂闊;不切實際。《國語·魯語上》:“越哉,臧孫之為政也!”⑤昂揚。蘇軾《石鐘山記》:“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模糊。)⑥宣揚。《國語·晉語八》:“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憲:法。)⑦離散。《淮南子·主術》:“精神勞則越。”⑧墜落。《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左,越於車下。”⑨搶奪;劫奪。魏源《聖武記》卷七:“而內地敚攘越貨、亡命鬥狠之事,無一不出於花門。”(敚:同“奪”,劫奪。花門:指妓院。)⑩周代諸侯國。《墨子·非攻下》:“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11)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名。《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南撫夷越。”因其部落眾多,也稱“百越”(或“百粵”)。《史記·李斯列傳》:“南定百越。” (二)huó 瑟底的小孔。《呂氏春秋·適音》:“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