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甘泉逶迤亙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

    “甘泉逶迤亙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詩句出處:《春臺望》;是唐朝詩人李隆基的作品。

    暇景屬三春,高臺聊四望。目極千裡際,山川一何壯。
    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
    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初鶯一一鳴紅樹,
    歸雁雙雙去綠洲。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
    聞道漢傢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甘泉逶迤亙明光,
    五柞連延接未央。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回軒左右長。
    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後焉能恤。為想雄豪壯柏梁,
    何如儉陋卑茅室。陽烏黯黯向山沉,夕鳥喧喧入上林。
    薄暮賞餘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

    【註釋】:

    甘:

    ①味美。《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甘肥周於堂,卮酒豆肉集於宮。”(周:遍佈。豆:盛肉器。)②甜味。《荀子·榮辱》:“口辨酸咸甘苦。”③美好;動聽。班固《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④情願;樂意。龔自珍《病梅館記》:“甘受詬厲。”張耒《夜坐》:“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泉:

    ①泉水,一種地下水。《周易·蒙卦》:“山下出泉。”②泉下;墓穴。錢孫貽《虔臺寒食怨詩》:“幾人江上共招魂,瘴海青蠅吊泉戶。”(瘴海:舊指嶺南有瘴霧的海域。戶:門。)③陰間。駱賓王《樂大夫挽辭》:“忽見泉臺路,猶疑水鏡懸。”④古錢幣名。《管子·輕重丁》:“凡稱貸之傢,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千萬鐘。”

    逶:

    [逶迤(yí)]也作“逶蛇”、“委蛇”、“逶迆”、“委移”、“逶遲”等。1. 曲折綿長的樣子。王粲《登樓賦》:“路逶迤而修迥(jiǒng)兮,川既漾(yàng)而濟深。”(修:長。迥:遠。漾:水流久。濟:渡口。)2. 曲折行進。《洛陽伽藍記·法蘭寺》:“逶迤復道。”3. 遊移徘徊。徐凝《浙東故孟尚書種柳》:“孟傢種柳東城去,臨水逶迤思故人。”4. 自得從容的樣子。《後漢書·楊秉傳》:“然逶迤退食,足抑茍進之風。”(退食:減膳。)5. 依順的樣子。李康《運命論》:“俛仰尊貴之顏,逶迆勢利之間。”(俛:同“俯”。)

    迤:

    ①斜延;斜行。《世說新語·言語》:“支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支公:支道林。人名。)②斜倚。張衡《東京賦》:“立戈迤戛(jiá)。”(戛:長矛。)③介詞。往;向。《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二》:“以此中淹留日久,迤西之行不可遲。”[迤邐(lǐ)]1.曲折連綿的樣子。竇泉《述書賦》:“登泰山之崇高,知群阜之迤邐。”2.緩慢行走的樣子。《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3. 漸次;漸漸。白居易《長恨歌》:“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bó)銀屏迤邐開。”(箔:金屬制成的薄片。)庾天錫《定風波·思情》:“迤邐秋來到,正露冷風寒,微雨初收。”

    亙:

    (一)①延續;連續;連接。謝脁《遊敬亭山》:“茲山亙百裡,合沓與雲齊。”(茲:此。合沓:重疊。)②橫貫;貫通。劉禹錫《沓潮歌》:“亙空欲駕黿鼉橋。”(駕:同“架”,搭設。黿:大鱉。鼉:揚子鱷。)(二)xuān 同“宣”。宣佈。傅亮《策加宋公九錫文》:“王略所亙,九服率從。”(九服:泛指全國。率:一律,一概。)

    明:

    ①明亮;光明。《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子興視夜,明星有爛。”②照亮。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火尚足以明也。”③明顯;明白。《戰國策·齊策一》:“則秦不能害齊,亦已明矣。”④公開。《戰國策·趙策四》:“太後明謂左右。”又顯露。柳宗元《小石潭記》:“明滅可見。”⑤說明;表明。張溥《五人墓碑記》:“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賢明;英明。諸葛亮《前出師表》:“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⑦聰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韓愈《師說》:“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遺:放棄。)⑧視力;眼力。又視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張煌言《擬古》之二:“晦明本如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轂:車輪的中心。)⑩舊指陽世間。顏延之《和謝監靈運一首》:“人神幽明絕。”(幽:指陰間。絕:指時亂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勝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於公元1368年,1661年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舉行朝會、祭祀、慶賞等大典的地方。古樂府《木蘭詩》:“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個大人傢出殯,擺設明器,好生齊整。”(大人傢:大戶人傢。)

    明光:

    ①明亮的光輝。鮑照《學劉公幹體》:“白日正中時,天下共~~。”②本指漢代宮殿名,泛指宮殿。張籍《節婦吟》:“妾傢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裡。”

    光:

    ①光亮;光輝。《墨子·尚賢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辭·九章·涉江》:“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③光采;風采。《莊子·盜蹠》:“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華美。《詩經·大雅·韓奕》:“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④光榮;榮耀。《漢書·禮樂志》:“下民之樂,子孫保光。”司馬遷《報任安書》:“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⑤時光;光陰。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軒:官員坐的有青綢障蔽的車。)⑥景物;景色。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⑦發揚光大。諸葛亮《前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⑧光滑。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禮樂文物。《周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五:

    ①基數,五。《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②表序數第五。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隊伍行列。後來寫作“伍”。《呂氏春秋·必己》:“孟賁過於河,先其五。”④我國民族音樂記音符號之一。

    柞:

    (一)①木名。木質堅韌,可作鑿柄及傢具。樹皮及葉可入藥。《詩經·小雅·車舝(xiá)》:“析其柞薪。”(舝:同“轄”,車軸上的鍵。析:劈柴。薪:柴。)②木名。麻櫟。《齊民要術·櫟》:“吳越之間名柞為櫟。” (二)zé 砍除樹木。張衡《西京賦》:“焚萊平場,柞木剪棘。”(萊:草。)

    連:

    ①聯合;集合。《孟子·離婁上》:“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史記· 田單列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wàng)齊。”(王:稱王。)②連接。陳子龍《寓山賦》:“是山也,峻削孤竦,無所連附。”《後漢書·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③連續。何景明《歲晏行》:“長官叫號吏馳突,府帖連催築河卒。”(府帖:府的文書。)④牽連;連累。《史記·商君列傳》:“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⑤同時得到。《列子·湯問》:“一釣而連六鰲。”⑥連同;連帶。葛洪《神仙傳》:“凡傳三人,連子四矣。”⑦姻親關系。《史記·南越列傳》:“(呂嘉)及蒼梧秦王有連。”⑧古代行政區劃名。十國為連。柳宗元《封建論》:“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方伯:一方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十國以為連”。⑨未煉的鉛。後作“鏈”。《史記·貨殖列傳》:“長沙出連錫。”

    連延:

    連綿不斷的樣子。何晏《景福殿賦》:“階除~~,蕭曼雲征。”

    延:

    ①長。曹植《洛神賦》:“延頸秀項,皓質呈露。”②延長;伸長。《韓非子· 十過》:“延頸而鳴,舒翼而舞。”③推遲;拖延。晏殊《睿恩新》:“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④引進;迎接。《戰國策·齊策四》:“宣王使謁者延入。”⑤邀請。陶潛《桃花源記》:“餘人各復延至其傢,皆出酒食。”⑥聘請。《聊齋志異·成仙》:“周子漸長,不能延師,因自教讀。”

    接:

    ①接觸;交接。屈原《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儀禮·聘禮》:“公揖入,立於中庭,賓立接西塾。”(塾:正堂兩側的房屋。)②連接;相續。《史記· 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操:曹操。)③托住;承受。《徐霞客遊記·遊黃山日記》:“坐而下脫,至險絕處,澄源並肩手相接。”(下脫:從上向下滑。澄源:同行遊僧名。)④接住;承住。《禮記·曲禮上》:“由客之左,接下承駙。”⑤繼承。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cān)伍相變,因革為功。”(武:步子。參伍:錯雜。因革:因襲變革。)⑥接待。《漢書·韋賢傳》:“故動作接神,必因古聖之經。”⑦結交;交好。《國語·吳語》:“兩君偃兵接好,日中為期。”(偃:收藏;停止。)⑧射中。曹植《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⑨應付。《韓非子·問辯》:“若其無法令而可以接詐、應變、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責其實。”⑩捆綁。柳宗元《童區寄傳》:“反接,佈囊其。”(11)通“捷”,敏捷。《荀子·大略》:“先事慮事謂之接。”

    未:

    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時辰之一,即午後一時至三時。③十二生肖屬羊。④副詞。1.表示否定。a.相當於“不”。《詩經·周頌·小毖》:“未堪傢多難。”b.相當於“沒有”、“不曾”。《詩經 · 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我心傷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否”。《後漢書·劉表傳》:“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央:

    ①正中;中心。常“中央”連用。《詩經·秦風·蒹葭》:“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②盡;完瞭。常“未央”、“無央”連用。《南史·扶南國傳》:“扶南有山,出金,金露生石上,無央限也。”曹丕《燕歌行》:“星漢西流夜未央。”(星漢西流:天上的星鬥和銀河都在向西運轉。)③懇求。曹唐《小遊仙》詩:“無央公子停鸞轡。”(無:不;不用。鸞轡:指車馬。)


    上一篇: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下一篇: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
  •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诗句出处:《春台望》;是唐朝诗人李隆基的作品。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
    归雁双双去绿洲。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
    五柞连延接未央。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为想雄豪壮柏梁,
    何如俭陋卑茅室。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注释】:

    甘:

    ①味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甘肥周于堂,卮酒豆肉集于宫。”(周:遍布。豆:盛肉器。)②甜味。《荀子·荣辱》:“口辨酸咸甘苦。”③美好;动听。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④情愿;乐意。龚自珍《病梅馆记》:“甘受诟厉。”张耒《夜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泉:

    ①泉水,一种地下水。《周易·蒙卦》:“山下出泉。”②泉下;墓穴。钱孙贻《虔台寒食怨诗》:“几人江上共招魂,瘴海青蝇吊泉户。”(瘴海:旧指岭南有瘴雾的海域。户:门。)③阴间。骆宾王《乐大夫挽辞》:“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④古钱币名。《管子·轻重丁》:“凡称贷之家,出泉参千万,出粟参数千万钟。”

    逶:

    [逶迤(yí)]也作“逶蛇”、“委蛇”、“逶迆”、“委移”、“逶迟”等。1. 曲折绵长的样子。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修迥(jiǒng)兮,川既漾(yàng)而济深。”(修:长。迥:远。漾:水流久。济:渡口。)2. 曲折行进。《洛阳伽蓝记·法兰寺》:“逶迤复道。”3. 游移徘徊。徐凝《浙东故孟尚书种柳》:“孟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4. 自得从容的样子。《后汉书·杨秉传》:“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退食:减膳。)5. 依顺的样子。李康《运命论》:“俛仰尊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俛:同“俯”。)

    迤:

    ①斜延;斜行。《世说新语·言语》:“支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支公:支道林。人名。)②斜倚。张衡《东京赋》:“立戈迤戛(jiá)。”(戛:长矛。)③介词。往;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以此中淹留日久,迤西之行不可迟。”[迤逦(lǐ)]1.曲折连绵的样子。窦泉《述书赋》:“登泰山之崇高,知群阜之迤逦。”2.缓慢行走的样子。《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扮作游学秀士,迤逦上路。”3. 渐次;渐渐。白居易《长恨歌》:“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bó)银屏迤逦开。”(箔:金属制成的薄片。)庾天锡《定风波·思情》:“迤逦秋来到,正露冷风寒,微雨初收。”

    亘:

    (一)①延续;连续;连接。谢脁《游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兹:此。合沓:重叠。)②横贯;贯通。刘禹锡《沓潮歌》:“亘空欲驾鼋鼍桥。”(驾:同“架”,搭设。鼋:大鳖。鼍:扬子鳄。)(二)xuān 同“宣”。宣布。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王略所亘,九服率从。”(九服:泛指全国。率:一律,一概。)

    明:

    ①明亮;光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②照亮。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尚足以明也。”③明显;明白。《战国策·齐策一》:“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④公开。《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明谓左右。”又显露。柳宗元《小石潭记》:“明灭可见。”⑤说明;表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贤明;英明。诸葛亮《前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⑦聪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放弃。)⑧视力;眼力。又视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张煌言《拟古》之二:“晦明本如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毂:车轮的中心。)⑩旧指阳世间。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一首》:“人神幽明绝。”(幽:指阴间。绝:指时乱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胜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于公元1368年,1661年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古乐府《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摆设明器,好生齐整。”(大人家:大户人家。)

    明光:

    ①明亮的光辉。鲍照《学刘公幹体》:“白日正中时,天下共~~。”②本指汉代宫殿名,泛指宫殿。张籍《节妇吟》:“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里。”

    光:

    ①光亮;光辉。《墨子·尚贤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辞·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③光采;风采。《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华美。《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④光荣;荣耀。《汉书·礼乐志》:“下民之乐,子孙保光。”司马迁《报任安书》:“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⑤时光;光阴。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轩:官员坐的有青绸障蔽的车。)⑥景物;景色。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⑦发扬光大。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⑧光滑。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礼乐文物。《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五:

    ①基数,五。《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②表序数第五。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队伍行列。后来写作“伍”。《吕氏春秋·必己》:“孟贲过于河,先其五。”④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

    柞:

    (一)①木名。木质坚韧,可作凿柄及家具。树皮及叶可入药。《诗经·小雅·车舝(xiá)》:“析其柞薪。”(舝:同“辖”,车轴上的键。析:劈柴。薪:柴。)②木名。麻栎。《齐民要术·栎》:“吴越之间名柞为栎。” (二)zé 砍除树木。张衡《西京赋》:“焚莱平场,柞木剪棘。”(莱:草。)

    连:

    ①联合;集合。《孟子·离娄上》:“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史记· 田单列传》:“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wàng)齐。”(王:称王。)②连接。陈子龙《寓山赋》:“是山也,峻削孤竦,无所连附。”《后汉书·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③连续。何景明《岁晏行》:“长官叫号吏驰突,府帖连催筑河卒。”(府帖:府的文书。)④牵连;连累。《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⑤同时得到。《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⑥连同;连带。葛洪《神仙传》:“凡传三人,连子四矣。”⑦姻亲关系。《史记·南越列传》:“(吕嘉)及苍梧秦王有连。”⑧古代行政区划名。十国为连。柳宗元《封建论》:“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方伯:一方诸侯之长。)《礼记·王制》:“十国以为连”。⑨未炼的铅。后作“链”。《史记·货殖列传》:“长沙出连锡。”

    连延:

    连绵不断的样子。何晏《景福殿赋》:“阶除~~,萧曼云征。”

    延:

    ①长。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②延长;伸长。《韩非子· 十过》:“延颈而鸣,舒翼而舞。”③推迟;拖延。晏殊《睿恩新》:“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④引进;迎接。《战国策·齐策四》:“宣王使谒者延入。”⑤邀请。陶潜《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⑥聘请。《聊斋志异·成仙》:“周子渐长,不能延师,因自教读。”

    接:

    ①接触;交接。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仪礼·聘礼》:“公揖入,立于中庭,宾立接西塾。”(塾:正堂两侧的房屋。)②连接;相续。《史记· 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操:曹操。)③托住;承受。《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下脱:从上向下滑。澄源:同行游僧名。)④接住;承住。《礼记·曲礼上》:“由客之左,接下承驸。”⑤继承。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cān)伍相变,因革为功。”(武:步子。参伍:错杂。因革:因袭变革。)⑥接待。《汉书·韦贤传》:“故动作接神,必因古圣之经。”⑦结交;交好。《国语·吴语》:“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偃:收藏;停止。)⑧射中。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⑨应付。《韩非子·问辩》:“若其无法令而可以接诈、应变、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责其实。”⑩捆绑。柳宗元《童区寄传》:“反接,布囊其。”(11)通“捷”,敏捷。《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

    未:

    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时辰之一,即午后一时至三时。③十二生肖属羊。④副词。1.表示否定。a.相当于“不”。《诗经·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b.相当于“没有”、“不曾”。《诗经 · 召南·草虫》:“未见君子,我心伤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否”。《后汉书·刘表传》:“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央:

    ①正中;中心。常“中央”连用。《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②尽;完了。常“未央”、“无央”连用。《南史·扶南国传》:“扶南有山,出金,金露生石上,无央限也。”曹丕《燕歌行》:“星汉西流夜未央。”(星汉西流:天上的星斗和银河都在向西运转。)③恳求。曹唐《小游仙》诗:“无央公子停鸾辔。”(无:不;不用。鸾辔:指车马。)


    上一篇: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下一篇: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

  • 上一篇: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下一篇: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