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善必稱最,持奸當去尤。”詩句出處:《龍門送裴侍禦監五嶺選》;是唐朝詩人李頎的作品。
萬裡番禺地,官人繼帝憂。君為柱下史,將命出東周。 歇馬傍川路,張燈臨石樓。棱棱靜疏木,濞濞響寒流。 榔葉四荒外,梅花五嶺頭。明珠尉佗國,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產,土風資宦遊。心清物不雜,弊革事無留。 舉善必稱最,持奸當去尤。何辭桂江遠,今日用賢秋。
|
【註釋】:
舉:
①用兩手舉起。《新五代史·楊行密傳》:“為人長大有力,能手舉百斤。”《史記·秦本紀》:“(武)王與孟說(yuè)舉鼎。”(孟說:古代力士。)②泛指舉起;抬起。曹操《卻東西門行》:“舉翅萬餘裡。”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③起;升起。陸機《前緩聲歌》:“長風萬裡舉。”孔稚珪《北山移文》:“明月獨舉。”又飛翔。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十五:“方知黃鶴舉,千裡獨徘徊。”④舉動;行動。《韓非子·五蠹》:“舉行如此。”《宋書·吳喜傳》:“喜是何人,乃敢作此舉止。”《三國志·魏書·荀攸傳》:“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桓:齊桓公。文:晉文公。)《隋書·劉炫傳》:“五事同舉,無有遺失。”⑤發起;發動。《論積貯疏》:“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史記·吳王濞列傳》:“因以此發謀,欲舉事。”《漢書·燕靈王劉建傳》:“齊遂舉兵西。”(齊:侯國名。)⑥推薦;選拔。《後漢書·仲長統傳》:“以廉舉而以貪去,非士君子之志也。”(去:罷官。)⑦檢舉;揭發。柳宗元《時令論上》:“恤孤寡,舉阿黨。”《後漢書·百官志三》:“密舉非法。”⑧提出;舉出。舉一反三。《禮記·曲禮下》:“主人不問,客不先舉。”班固《西都賦》:“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舉也。”⑨攻取;攻占。《孟子·梁惠王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戰國策·秦策一》:“舉趙亡韓。”(亡:滅。)⑩養育;生育。陳琳《飲馬長城窟行》:“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fǔ)。”(慎莫舉:千萬莫養育。脯:幹肉。)《史記·孟嘗君列傳》“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11)指科舉考試。《新唐書·選舉志上》:“舉進士久矣,廢之恐失其業。”(12)全;皆。《顏氏傢訓·風操》:“舉座驚駭。”善:
①美好。諸葛亮《出師表》:“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②心地善良。《孟子·告子上》:“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③認為好;贊許。《史記·留侯世傢》:“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④親善;對人友好。《國語·晉語三》:“夫固國者,在親眾而善鄰。”⑤辦妥;處理好。《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六》:“國有具官,然後其政可善。”(具:完備。)⑥副詞。好好地。《左傳·昭公十三年》:“子善視之。”⑦熟悉。王夫之《周易外傳》卷五:“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禮。”⑧擅長;善於。《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⑨容易;易於。陶潛《感士不遇賦》:“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⑩通“繕”。修治;修整。《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11)通“膳”。膳食。《顏氏傢訓·治傢》:“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畜:積貯。塒:在墻上鑿的雞窩。)(12)語氣詞。表示應答或贊賞。《墨子·公輸》:“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必:
①必然;必定。《孟子·公孫醜下》:“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便國:對國傢有利。法古:效法古代。)②必須;一定要。《水滸傳》第五回:“男大須婚,女大必嫁。”《三國演義》第九回:“誓必殺之。”③連詞。表假設。如果。《史記·廉頗藺相如傳》:“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稱:
(一)①稱量;量重。《商君書·算地》:“度而取長,稱而取重。”②舉起。《詩經· 豳風·七月》:“稱彼兕觥。”③指舉薦。《左傳·襄公三年》:“祈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④贊揚;頌揚。《商君書·徠民》:“此四王者,萬世之所稱也,以為聖王,然其道猶不能取用於後。”⑤陳述;聲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通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⑥稱呼;稱為。《史記·李斯列傳》:“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⑦名稱;稱謂。嵇康《養生論》:“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南史·毛喜傳》:“文帝嘗謂宣帝曰:‘我諸子皆以伯為名,汝諸子宜用叔為稱。’”(嘗:曾經。)⑧號稱;聲稱;稱作。《史記·陳涉世傢》:“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⑨名聲;聲譽。《晉書·王洽傳》:“(洽)與荀羨俱有美稱。” (二)chèng 測重量的器具。後作“秤”。《淮南子·時則》:“角鬥稱。” (三)chèn ①適合;相副。《後漢書·來歙傳》:“誠恨奉職不稱,以為朝廷羞。”《南齊書·張融傳》:“(衣)已令裁減,稱卿之體。”(卿:對對方的愛稱。)②衡量。《晉書·刁協傳》:“(劉)裕散其資財,令百姓稱力而取之,彌日不盡。”最:
①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的等級,以上等為“最”,下等為“殿”。《史記·絳侯周勃世傢》:“攻槐裡、好時,最。”(槐裡、好時:地名。)《漢書·宣帝紀》:“課殿最以聞。”②極;最。《莊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為最賢。”(口談:口才。)王維《相思》:“此物最相思。”③聚合。《管子·禁藏》:“冬,收五藏,最萬物。”(收五藏:收藏好五谷。)《史記·殷本紀》:“大最樂戲於沙丘。”④總要;總計。劉歆《與揚雄書》:“欲得其最目。”《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最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青:衛青。凡:共。)持:
①一隻手從下托物。《莊子·漁父》:“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②握;執。《戰國策·趙策四》:“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③掌握;掌管。戴復古《春日懷傢》:“客遊兒廢學,身拙婦持傢。”④執行。《明史·孝宗紀》:“務存心仁恕,持法公平。”⑤保持;維持。《詩經·大雅·鳧鷖序》:“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⑥支持;支撐。《淮南子·主術》:“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⑦扶持;扶助。張衡《東京賦》:“西朝顛覆而莫持。”⑧挾制;控制。《史記·寧成傳》:“持吏長短。”(短:指短處。)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使子厚在臺省時,自持其身,己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子厚:柳宗元字。臺省:指尚書省、禦史臺。)⑨對抗;對峙。《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與袁紹持於官渡。”奸:
(一)①邪惡偽詐的人或事。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②邪惡;狡詐的。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③通“姦(jiān)”。高適《辟陽城》:“奸淫且不戮,茅土孰雲宜?”(茅土:謂封侯。孰:誰。) (二)gān ①幹擾;幹涉;冒犯。《昭公元年》:“奸國之紀。”《左傳·僖公七年》:“子父不奸之謂禮。”《淮南子· 主術訓》:“各守其職,不得相奸。”②求取。《漢書·孔光傳》:“以為章主之過,以奸忠直,人臣之大罪也。”(章:宣揚。)以上二義後通作“幹”。當:
(一)①面對;面向。王充《論衡·變動》:“盛夏之時,當風而立。”②正在某處。《墨子·兼愛下》:“然當今之時。”③相當於;抵得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張儀)乃曰:‘以一(張)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到。)④抵擋;抵抗。《戰國策·齊策一》:“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⑤遮擋;擋住。《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⑥擔當;承受。《宋史·蕭註傳》:“敢當天下大事。”⑦擔任;充當。《晉書·熊遠傳》:“今當官者以理事為俗吏,奉法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傳·襄公二年》:“於是子罕當國。”⑨判決定罪。《史記·蒙恬列傳》:“當高罪死。”⑩適應;符合。《漢書·蓋寬饒傳》:“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挫:屈辱。)(11)應該;應當。《後漢書·馬援傳》:“窮當益堅,老當益壯。”(12)介詞。引進時間或處所。相當於“就在”。《史記·項羽本紀》:“當是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當;得當。《禮記· 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②當做。《戰國策·齊策四》:“安步以當車。”③器物的底部或頂端。《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無當,可以盛水乎?”(卮:酒杯。)去:
(一)①離開。《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②距離。《谷梁傳·莊公三十二年》:“梁丘在曹邾之間,去齊八百裡。”③失去;失掉。孟雲卿《悲哉行》:“孤兒去慈親,遠客喪主人。”周亮工《書影》卷一:“郡縣守巡各至,問所失,吏部曰:‘吾傢無一物,獨去破氈具一床耳。’”④除去;舍棄;丟棄。《左傳·隱公六年》:“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韓愈《與孟尚書書》:“何有去聖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⑤婉稱去世;死亡。古詩《孤兒行》:“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⑥往;到。辛棄疾《摸魚兒》:“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⑦過去的;從前的。《新語·至德》:“斯乃去事之戒,來事之師也。”⑧助詞。用於形容詞後,相當於“啊”、“瞭”。白居易《鹽商婦》:“綠鬟富去金釵多,皓腕肥來銀釧窄。”(綠鬟:比喻女子烏黑的發髻。)⑨去聲。漢語四聲之一。⑩往;到……去。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卿可去成婚。”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傢。”(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員。)(11)通“驅”。驅逐。《左傳·僖公十五年》:“三去之馀,獲其雄狐。” (二)jǔ 收藏。《左傳·昭公十九年》:“紡焉以度而去之。”(紡線搓繩量瞭城墻的高度然後收藏起來。)《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漦lí:涎沫。櫝dú:放在木匣中。)這個意義後來寫作“弆”。尤:
①過錯;罪愆。《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②責怪;責備。《左傳·襄公三十年》:“非相違也,而相從也,四國何尤焉!”③優秀的;突出的。《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④特指女子容貌絕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棄)長而美……公見棄也,而視之,尤。”(棄:人名。公:指宋平公。)⑤親近;愛昵。羅隱《春日湘中題嶽麓寺僧舍》:“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尤。”⑥副詞。尤其;更加。《漢書·辛慶忌傳》:“居處恭儉,食飲被服尤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