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濯萬木鮮,霞照千山濃。”詩句出處:《寄趙七侍禦》;是唐朝詩人李華的作品。
搖槳曙江流,江清山復重。心愜賞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灘出極浦,曠若天池通。君陽青嵯峨,開拆混元中。 九潭魚龍窟,仙成羽人宮。陰奧潛鬼物,精光動煙空。 玄猿啼深蘢,白鳥戲蔥蒙。飛湍鳴金石,激溜鼓雷風。 雨濯萬木鮮,霞照千山濃。草閑長馀綠,花靜落幽紅。 渚煙見晨釣,山月聞夜舂。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沖。白日破昏靄,靈山出其東。 勢排昊蒼上,氣壓吳越雄。回頭望雲卿,此恨發吾衷。 昔日蕭邵遊,四人才成童。屬詞慕孔門,入仕希上公。 緯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鋒。茂挺獨先覺,拔身渡京虹。 斯人謝明代,百代墜鵷鴻。世故墜橫流,與君哀路窮。 相顧無死節,蒙恩逐殊封。天波洗其瑕,朱衣備朝容。 一別凡十年,豈期復相從。馀生得攜手,遺此兩孱翁。 群遷失鶯羽,後凋惜長松。衰旅難重別,淒淒滿心胸。 遇勝悲獨遊,貪奇悵孤逢。禽尚彼何人,胡為束樊籠。 吾師度門教,投弁躡遐蹤。
|
【註釋】:
濯:
(一)①洗。《詩經·大雅·洞酌》:“泂酌彼行潦(lǎo),挹彼註茲,可以濯溉。”(泂:遠。行潦:溝中積水。茲:此,指容器。溉:洗滌。)②清除;凈化。《南史·袁昂傳》:“濯疵蕩穢,入楚遊陳。”(疵:毛病。)③洗滌後的臟水。《禮記·喪大記》:“濡濯棄於坎。”(坎:坑。)④大。《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王公伊濯,維豐之垣。”《清史稿·樂志四》:“頌聲靈,赫以濯。”(聲靈:聲勢威靈。)(二)zhào 船槳。《漢書·佞幸傳·鄧通》:“(鄧通)以濯船為黃頭郎。”[濯濯]1. 有光澤的樣子。《詩經·大雅·崧高》:“四牡蹻(jué)蹻,鉤膺濯濯。”(蹻蹻:勇武的樣子。鉤膺:馬腹帶飾,帶上有鉤,下飾垂纓。)2. 豐滿潤澤的樣子。周志蕙《柳》:“絲絲愁緒隨風亂,濯濯豐姿著雨妍。”萬:
[萬俟(qí)]復姓。木:
①樹木。《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②樹葉。韓駒《念奴嬌·月》:“木落山高真個是,一雨秋容新沐。”③木材;木料。《孟子·梁惠王下》:“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④用木料制成的。《三國志 · 蜀書·諸葛亮傳》:“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⑤特指棺材。《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⑥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⑦五行之一。⑧質樸;樸實。《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鮮:
(一)①活魚;鮮魚。《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禮記·內則》:“冬宜鮮、羽。”②新宰殺的鳥獸。《尚書·益稷》:“奏庶鮮食。”③新鮮;鮮明。《周易·說卦傳》:“震……為蕃鮮。”《漢書·廣川惠王越傳》:“與我無禮,衣服常鮮於我。”④嘉善;美好。《詩經·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燕婉:溫順的樣子。籧篨qúchú:比喻有殘疾不能俯身之人。)⑤夭折。《左傳·昭公五年》:“葬鮮者自西門。”⑥通“獻”。進獻。《禮記· 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 (二)xiǎn 少。《詩經·鄭風·揚之水》:“終鮮兄弟,維予與女。”《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弟tì:順從兄長。)今成語有“寡廉鮮恥”。 (三)yǎn 同“巘”。不與山相連的小山。《詩經·大雅·皇矣》:“度其鮮原,居岐之陽。”霞:
①彩霞。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②色彩艷麗。孟郊《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霞衣相飄飄。”③通“遐”。遙遠。《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營魄:魂魄。)照:
①[動]照耀。《周易·恒》:“日月得天而能久~。”②[名]日光。杜甫《秋野》之四:“遠崖秋沙白,連山晚~紅。”③[動]看鏡中的影子。《晉書·王戎傳附王衍》:“在車中攬鏡自~。”④[動]察看。《後漢書·馮勤傳》:“忠臣孝子,覽~前世,以為鏡誡。”⑤[動]按照,依照(後起意義)。《天朝田畝制度》:“凡分田,~人口,不論男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