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上赤城田。”詩句出處:《寶劍篇》;是唐朝詩人李嶠的作品。
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淬綠水,鑒紅雲, 五彩焰起光氛氳。背上銘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 龜甲參差白虹色,轆轤宛轉黃金飾。駭犀中斷寧方利, 駿馬群騑未擬直。風霜凜凜匣上清,精氣遙遙鬥間明。 避災朝穿晉帝屋,逃亂夜入楚王城。一朝運偶逢大仙, 虎吼龍鳴騰上天。東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上赤城田。 承平久息幹戈事,僥幸得充文武備。除災避患宜君王, 益壽延齡後天地。
|
【註釋】:
皇:
①大;偉大。《詩經·小雅·正月》:“有皇上帝。”②君主;帝王。《詩經·周頌·桓》:“於昭於天,皇以間之。”(間:監察。)《阿房宮賦》:“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③對已故父、祖的尊稱。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④雌鳳。後作“凰”。《楚辭·遠遊》:“鳳皇翼其承旂兮。”⑤美好。《法言·孝至》:“堯舜之道皇兮。”⑥通“遑”。閑暇;空閑。《左傳·昭公七年》:“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皇皇]1.鮮明的樣子。《詩經·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華:同“花”。)2. 同“惶惶”。心神不定的樣子。《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3. 同“遑遑”。匆忙的樣子。劉向《九嘆· 怨思》:“征夫皇皇。”提:
(一)①垂身拿著;拎著。《國語·吳語》:“建旌提鼓,挾經秉枹(fú)。”(挾:用脅夾。經:兵書。枹:鼓槌。)②舉起;引向上。《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③舀液體的長柄量器。《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酒保見說,便將酒缸、酒提、匙箸、盞楪放在面前。”(楪:同“碟”。盛食物的小盤。)④統率;統領。司馬遷《報任安書》:“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⑤提出;舉出。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⑥提拔;晉升。陳善《捫虱新語·歐公收東坡·東坡收秦黃》:“少遊不遇東坡,當能自立,必不在人下也。然提獎大成就,坡力為多。”⑦攜帶。《墨子·兼愛下》:“提挈妻子而寄托之。”⑧鼓名。《周禮·夏官·大司馬》:“師師執提。” (二)dǐ 投擲;擲擊。《戰國策·燕策三》:“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升:
①量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②量詞。容量單位。一鬥的十分之一。蘇軾《上梅直講書》:“方學為對偶聲律之文,求升鬥之祿。”③上升。《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④登;上。《詩經· 小雅· 角弓》:“毋教猱(náo)升木。”(猱:猴類。)⑤谷物登場,即成熟。《論語·陽貨》:“舊谷既沒,新谷既升。”微:
①隱蔽;藏匿。《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yì),其徒微之。”(縊:吊死。徒:部下。)②暗中;秘密地。《史記·張儀列傳》:“使人微隨張儀。”③微小。《呂氏春秋·蕩兵》:“有巨有微而已矣。”④輕微。《莊子·養生主》:“動刀甚微。”⑤精妙;深奧。《晉書·葛洪傳》:“析理入微。”⑥衰敗;衰微。《戰國策·趙策三》:“周貧且微。”《後漢書·逸民傳論》:“漢室中微。”(中:中途。)⑦出身或地位低下;卑賤。《史記· 高祖本紀》:“大王起微細。”⑧不是;沒有。《史記·張丞相列傳》:“(呂後)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⑨副詞。1. 稍微;略微。歐陽修《賣油翁》:“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2.表示否定。相當於“不”。《顏氏傢訓·序致》:“雖讀禮傳,微愛屬(zhǔ)文。”(屬文:作文。)⑩古國名。1.殷代諸侯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省潞城縣東北。2. 殷、周時西南夷諸國之一。在今四川省巴縣。西:
①鳥類止息。《敦煌曲子詞集·西江月》:“棹歌驚起亂西禽,女伴各歸南浦。”②方位名,日落處,與“東”相對。《左傳·僖公四年》:“東至於海,西至於河。”③副詞。向西;往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皇:
①大;偉大。《詩經·小雅·正月》:“有皇上帝。”②君主;帝王。《詩經·周頌·桓》:“於昭於天,皇以間之。”(間:監察。)《阿房宮賦》:“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③對已故父、祖的尊稱。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④雌鳳。後作“凰”。《楚辭·遠遊》:“鳳皇翼其承旂兮。”⑤美好。《法言·孝至》:“堯舜之道皇兮。”⑥通“遑”。閑暇;空閑。《左傳·昭公七年》:“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皇皇]1.鮮明的樣子。《詩經·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華:同“花”。)2. 同“惶惶”。心神不定的樣子。《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3. 同“遑遑”。匆忙的樣子。劉向《九嘆· 怨思》:“征夫皇皇。”佩:
①古代系於衣帶上的飾物。《詩經·鄭風·子矜》:“青青子佩,悠悠我思。”②玉佩。杜甫《更題》:“群公蒼玉佩,天子翠雲裘。”這個意義又寫作“珮”。③佩帶。屈原《離騷》:“謂幽蘭其不可佩。”④銘記在心;欽佩;感念。曹植《文帝誄》:“傢佩惠君,戶蒙慈父。”(惠君:仁愛的君主。)李商隱《上尚書范陽公第三啟》:“感佩私恩,不知所喻。”(喻:比喻。)⑤環繞;圍繞。《水經註·渭水》:“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眾溪,南流註於渭。”⑥承受;擔負。《南史·蕭范傳》:“雖佩恩寵,還羞年鬢。”上:
(一)①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②等級高或質量好的。《天工開物·飴餳》:“色以白者為上。”③次序或時間在前的。《墨子·七患》:“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⑤由低處往高處。《莊子·逍遙遊》:“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裡。”⑥去;往。黃宗羲《柳敬亭傳》:“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⑦向前。《戰國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終。)⑧進呈;進獻;送上。《漢書·東方朔傳》:“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⑨出場。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楔子:“正旦扮鶯鶯上。”⑩加;添加。《論語·顏淵》:“草上之風必偃。”(11)塗染。《天工開物·造竹紙》:“先以白礬水染過,後上紅花汁雲。”(12)通“尚”。崇尚。《呂氏春秋·長見》:“尊賢上功。” (二)shǎng 上聲,漢語四聲之一。鐘嶸《詩品序》:“至平上去人,則餘病未能。”赤:
①紅色。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椒》:“色赤椒好。”②真誠;沒有雜念。韓偓《息兵》:“自有蒼蒼鑒赤誠。”(蒼蒼:天。)③空無所有。《韓非子· 十過》:“晉國大旱,赤地三年。”④裸露;露出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杜甫《早秋苦熱》詩:“安得赤腳踏層冰。”城:
①城郭。一般是兩重,裡面的稱城,外面的稱郭。賈誼《過秦論》:“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②古代都邑為中心的所轄地區稱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èi)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遺:送給。易:交換。)③築城。《漢書·高帝紀》:“令天下縣邑城。”《詩經·小雅·出車》:“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朔方:北方。)④守城。魏源《聖武記》卷一:“我朝縱還臺堡降卒二千,城者拒之。”⑤城墻以內的地方。韓翊(yì)《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禦柳:皇宮栽的柳樹。)⑥城市;都市。《史記·吳起傳》:“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田:
①種植作物的土地。陶淵明《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②耕種田地。《漢書·高帝紀》:“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③通“畋”。打獵。《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④春季打獵和習兵之禮。《周禮 · 春官 · 甸祝》:“甸祝掌四時之田。”⑤古代主管農事的官員,即田峻。《禮記·月令》:“王命佈農事,命田舍東郊。”⑥大鼓。《詩經 · 周頌·有瞽》:“應田縣鼓。”(應: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