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藝披沙細,酬恩戴嶽輕。”詩句出處:《投獻吏部張侍郎十韻》;是唐朝詩人李洞的作品。
苔染馬蹄青,何曾似在城。 不於僧院宿,多傍禦溝行。 隱岫侵巴疊,租田帶渭平。 肩囊尋省寺,袖軸遍公卿。 夢入連濤郡,書來積雪營。 淚隨邊雁墮,魂逐夜蟬驚。 發憤巡江塔,無眠數縣更。 玄都一病客,興善幾回鶯。 貢藝披沙細,酬恩戴嶽輕。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
【註釋】:
貢:
①向君主或朝廷進獻東西。《左傳·桓公十五年》:“諸侯不貢服。”②進獻的貢品。《史記·齊太公世傢》:“楚貢包茅不入(納),王祭不具,是以來責。”③賦稅名。傳說為夏代的稅制。《孟子·滕文公上》:“夏後氏五十而貢。”④推舉。《禮記·射義》:“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藝:
①種植。這個意義本寫作“埶”,後寫作“蓺”。《詩經·唐風·鴇羽》:“不能藝黍稷。”(黍稷:泛指糧食。)②才能;技藝;本領。班固《與弟超書》:“藝由己立,名自人成。”③指古代統治階級教育子弟的六種科目——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或儒傢的六種經典——六經(《易》、《書》、《春秋》、《詩》、《禮》、《樂》)。《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史記·孔子世傢》:“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④文學;藝術。姚瑩《復楊君論詩文書》:“詩文者,藝也。”⑤準則;限度。《左傳·文公六年》:“陳之藝極,引之表儀。”《國語·越語下》:“用人無藝。”⑥區分。《孔子傢語·正論》:“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披:
①古代用在柩車兩旁使人牽挽的帛。《周禮·夏官·司士》:“大喪,作士掌事,作六軍之事執披。”(事:指喪事。六軍:指從六軍中派人。)②分割,劈開。《左傳·昭公五年》:“殺適立庶,又披其邑。”柳宗元《籠鷹詞》:“雲披霧裂虹蜺斷,霹靂掣電捎平岡。”③打開;翻閱。蘇垞《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駸駸羽騎歷城池,帝女樓臺向晚披。”④披露;表露。《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⑤披或穿在身上。《新序·雜事五》:“披裘帶索,往見孟嘗君。”[披靡]本指草木倒伏,後比喻軍隊潰敗。《明史·朱能傳》:“軍數萬人皆披靡,蹂籍死者甚眾,降三千餘人。”(蹂籍:踐踏。)細:
①小。1. 與“大”相對。《呂氏春秋·達鬱》:“得其細,失其大,不知類耳。”2.與“粗”相對。《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細要。”②詳細;仔細;周密。杜甫《春日憶李白》:“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③年齡小。袁文《甕牖閑評》卷一:“世有娘惜細兒之語。”[細人]小人。《資治通鑒·漢紀一·高帝元年》:“而聽細人之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酬:
①向客人敬酒。《世說新語·賞譽下》:“溫元甫、劉王喬、裴叔則俱至,酬酢終日。”陶潛《遊斜川》:“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引滿:斟滿酒。)②報答。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壯心剖出酬知己。”③應答;交際往來。劉知幾《史通·惑經》:“其間切磋酬對。”④報酬;償付;償還。《北史· 陽休之傳》:“監臨之官出行,不得過百姓飲食,有者,即數(shǔ)錢酬之。”《新唐書·李朝隱傳》:“成安公主奪民園,不酬直。”⑤實現。李頻《春日思歸》詩:“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酬酢]1. 主客互相敬酒。主敬客稱酬,客回敬稱酢。《淮南子·主術》:“觴酌俎豆酬酢之禮,所以效善也。”2. 應酬;交際往來。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溫元甫、劉王喬、裴叔則俱至,酬酢終日。”恩:
①恩惠;德惠。諸葛亮《出師表》:“臣不勝受恩感激。”②有情義。蘇武《詩四首》之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韓非子·六反》:“不養恩愛之心而增威嚴之勢。”戴:
①加在頭上的。《禮記·曲禮上》:“父之讎(chóu),弗與共戴天。”(讎:仇人。)《荀子·正名》:“乘軒戴絻。”②擁護;尊敬。《三國志· 吳書·朱桓傳》:“士民感戴之。”嶽:
①高大的山。《說文》作“嶽”,古文隸變作“嶽”。②對妻子的父母或伯、叔父的稱呼。《儒林外史》第三回:“范進道:‘嶽父見教的是。’”輕:
①重量小。與“重”相對。《孟子· 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權:衡量。)②輕微;微薄;淺薄。諸葛亮《與參軍掾屬教》:“任重才輕。”③輕率;不穩重。劉炎《邇言》:“輕躁寡謀,不必皆年少。”④輕便。《漢書·食貨志上》:“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⑤輕視;看不起。《老子》:“禍莫大於輕敵。”⑥輕易;隨便。《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⑦使……變輕;減輕。王維《送元中丞傳運江淮》:“薄稅歸天府,輕徭賴使臣。”(天府:朝廷的倉庫。徭:勞役。)⑧用力小。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niǎn)抹復挑。”⑨輕快。王維《觀獵》:“雪盡馬蹄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