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劚竹煙嵐凍,偷湫雨雹腥。”詩句出處:《終南山二十韻》;是唐朝詩人李洞的作品。
關內平田窄,東西截杳冥。 雨侵諸縣黑,雲破九門青。 暫看猶無暇,長棲信有靈。 古苔秋漬鬥,積霧夜昏螢。 怒恐撞天漏,深疑隱地形。 盤根連北嶽,轉影落南溟。 窮穴何山出,遮蠻上國寧。 殘陽高照蜀,敗葉遠浮涇。 劚竹煙嵐凍,偷湫雨雹腥。 閑房僧灌頂,浴澗鶴遺翎。 梯滑危緣索,雲深靜唱經。 放泉驚鹿睡,聞磬得人醒。 踏著神仙宅,敲開洞府扃。 棋殘秦士局,字缺晉公銘。 一谷勢當午,孤峰聳起丁。 遠平丹鳳闕,冷射五侯廳。 萬丈冰聲折,千尋樹影停。 望中仙島動,行處月輪馨。 疊石移臨砌,研膠潑上屏。 明時獻君壽,不假老人星。
|
【註釋】:
敝:
①衣物破舊。《墨子·公輸》:“鄰有敝轝(yú)而欲竊之。”陸遊《初夏幽居》之二:“寒龜不食猶能壽,敝帚何施亦自珍。”②損壞;損害。吳曾《能改齋漫錄·類對》:“不見夫齒乎,雖堅固足以相靡,舌柔順終以不敝。”③疲困。《左傳·襄公十一年》:“諸侯道敝而無成,能無貳乎?”④衰敗。張居正《答中丞谷近滄》:“近來考課不精,吏治日敝,去年曾一疏陳之。”⑤謙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⑥通“蔽”。1.遮擋。《墨子·經說下》:“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景:同“影”。)2. 蒙蔽。《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不敢敝其主。”提:
(一)①垂身拿著;拎著。《國語·吳語》:“建旌提鼓,挾經秉枹(fú)。”(挾:用脅夾。經:兵書。枹:鼓槌。)②舉起;引向上。《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③舀液體的長柄量器。《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酒保見說,便將酒缸、酒提、匙箸、盞楪放在面前。”(楪:同“碟”。盛食物的小盤。)④統率;統領。司馬遷《報任安書》:“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⑤提出;舉出。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⑥提拔;晉升。陳善《捫虱新語·歐公收東坡·東坡收秦黃》:“少遊不遇東坡,當能自立,必不在人下也。然提獎大成就,坡力為多。”⑦攜帶。《墨子·兼愛下》:“提挈妻子而寄托之。”⑧鼓名。《周禮·夏官·大司馬》:“師師執提。” (二)dǐ 投擲;擲擊。《戰國策·燕策三》:“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岸:
①江河湖海等水邊的陸地。王灣《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②指山崖或高地。《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虛車不能登也。”(虛車:空車。)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霸陵:漢文帝陵墓。)③高大雄偉。班固《漢書·江充傳》:“充為人魁岸。”④高傲。《文心雕龍·序志》:“傲岸泉石,咀嚼文義。”⑤端莊嚴肅的樣子。《聊齋志異·成仙》:“黃巾氅(chǎng)服,岸然道貌。”(氅:外套。)⑥把頭飾掀起,露出前額。黃庭堅《玉樓春》:“坐中還有賞音人,能岸烏紗傾大白。”[岸幘(zé)]幘:頭巾。把頭巾往上推露出前額,表示不拘形跡。也稱“岸巾”。《晉書·謝奕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笑詠:談笑詠詩。)常:
①恒久不變的;固定的。《孫子·虛實》:“四時無常位。”(四時:四季。)《韓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準則或制度。《周易·系辭上》:“動靜有常。”《國語·楚語上》:“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常。”③指由習慣而形成的常規、慣例。《管子·幼官》:“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④特指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最高準則。《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記·扁鵲傳》:“扁鵲,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時。《晉書·何曾傳》:“未嘗聞經國遠圖,惟說平生常事。”(經:治理。)⑦副詞。經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⑧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韓非子·揚權》:“上失扶寸,下得尋常。”⑨通“嘗”。曾經。《荀子·天論》:“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tǎng)見(xiàn),是無世而不常有之。”(黨:偶然。)典:
①典籍;具有法則作用的文獻、書籍。《尚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左傳·昭公十五年》:“昔而高祖孫伯黶(yǎn)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司:掌管。)②法則;制度。曹操《敗軍抵罪令》:“但賞功不罰罪,非國典也。”③儀式;禮儀。杜甫《望嶽》:“邦傢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嶽:指南嶽。)④典雅;不粗俗。蕭統《答玄圃園講頌啟令》:“辭典文艷,既溫且雅。”⑤典故;故事。《左傳·昭公十五年》:“言以考典,典以志經,忘經而多言舉典,將焉用之。”(考:成。志:記述。)⑥主管;掌管。《三國志·吳志·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拜騎都尉。”(見:被。拜:授予。)⑦典當;抵押。白居易《杜陵叟》詩:“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如何?”[典禮]1. 典法;禮儀。《後漢書·延篤傳》:“歷公旦之典禮,覽仲尼之《春秋》。”(公旦:周公名旦。仲尼:孔子字。)2. 隆重的儀式。《清史稿·禮志八》:“文華殿成,舉行典禮。”甌:
①一種盛物的小盆。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四:“金瓶銀甕百餘口,甌、檠、盤、盆稱是。”②小碗、杯子之類的飲具。《唐人小說·裴航》:“嫗咄曰:‘雲英,擎一甌漿來,郎君要飲。’”③古地名。在今浙江溫州一帶,後為溫州的別稱。取:
①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取耳朵為記。《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獲則取之,何有如二毛?”(二毛:頭發花白的人。)②斬獲敵人首級。蘇軾《陽關詞·贈張繼願》:“恨君不取契丹首。”③捉拿;捕獲。《谷梁傳·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引而取之也。”(引:開弓。)④攻取;奪取。《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愬遣李進誠攻牙城,毀其外門,得甲庫,取器械。”(牙城:主將所居之城。)⑤拿。《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殺一牛,取一豆肉,馀以食士。”⑥得到;招致。《戰國策·趙策三》:“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償於秦也。”⑦尋求;求得。《淮南子·覽冥》:“是以乞火不及取燧(suǐ),寄汲不若鑿井。”(燧:古取火用具。寄:借。)⑧選擇;采取;采用。《資治通鑒·周安王二十五年》:“夫聖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⑨通“娶(qǔ)”。娶妻。《詩經·齊風·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⑩副詞。表示范圍,相當於“僅”。司馬光《訓儉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