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臺話嵩洛,賽雨戀煙霞。”詩句出處:《和知己赴任華州》;是唐朝詩人李洞的作品。
東門罷相郡,此拜動京華。 落日開宵印,初燈見早麻。 鶴身紅旆拂,仙掌白雲遮。 塞色侵三縣,河聲聒兩衙。 松根醒客酒,蓮座隱僧傢。 一道帆飛直,中筵嶽影斜。 書名尋雪石,澄鼎露金沙。 鎖合眠關吏,杯寒啄廟鴉。 分臺話嵩洛,賽雨戀煙霞。 樹谷期招隱,吟詩煮柏茶。
|
【註釋】:
分:
(一)①分開;劃分。與“合”相對。《管子·立政》:“分國以為五鄉,鄉為之師;分鄉以為五州,州為之長。”(國:都城。)②從主體分出的部分;分支。《元史·順宗紀五》:“立中書分省於濟寧。”(中書省:中央總管國傢政事的機關。濟寧:在山東省。)③分成;分出。《韓非子·顯學》:“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④離開;分散。《莊子·漁父》:“嗚呼!遠哉,其分於道也。”⑤分配;給與。《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廉,得賞賜輒(zhé)分其麾(huī)下,飲食與士共之。”(輒:總是。麾下:部下。)⑥分擔;分享。揚雄《解嘲》:“分人之祿。”《三國志·吳書·陸瑁傳》:“陳國陳融……等皆單貧有志,就瑁遊處,瑁割少分甘,與同豐約。”(割:分給。約:節儉。)⑦區分;辨別。《莊子·齊物論》:“周與蝴蝶必有分矣。”⑧量詞。《晉書·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二)fèn ①名分;職分。《禮記·禮運》:“故禮達而名定。”②資質;資歷。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性靈關天分,書卷關學歷。”③福分;緣分。劉禹錫《寄樂天》:“幸免如斯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④情分;關系或感情。《北齊書·封孝琬傳》:“晚相逢遇,分好遂深。”⑤料想。《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自分已死久矣。”⑥甘心;服氣。李肩吾《清平樂》:“燕子可憐人去,海棠不分春寒。”臺:
(一)星名,即三臺(六顆星)。古代以“三臺”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 (二)yí ①代詞。我;我的。《尚書·說命上》:“朝夕納誨,以輔臺德。”《尚書·禹貢》:“祗臺德先。”(祗:敬。)②何;什麼。《法言·問道》:“閔氏之孫其如臺?”③通“怡”。愉悅。《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臺。”話:
①話語。《詩經·大雅·板》:“出話不然,為猶不遠。”(不然:不合理。猶:謀。)②告;告喻。《尚書·盤庚中》:“乃話民之弗率。”(率:遵命。)③談說。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嵩:
①山名。即嵩山,五嶽的中嶽。在今河南省登封縣北。沈約《遊沈道士館》詩:“無事適華嵩。”②泛指高山。《梁書·武帝紀上》:“公(武帝)跨躡(niè)嵩溟。”(躡:登上。溟:大海。)③山高峻。陸機《赴洛道中作二首》之二:“頓轡(pèi)倚嵩巖,側聽悲風響。”(轡:韁繩。)洛:
①水名。1. 洛河。在今陜西省。2. 古雒水。發源於今陜西省洛南縣華山東麓,東流今河南省入黃河。②洛陽的簡稱。《晉書·陸機傳》:“至太康末,與弟雲俱入洛。”煙:
(一)①物質燃燒時產生的氣狀物。《國語 · 魯語上》:“既其葬也,焚,煙徹於上。”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墟裡上孤煙。”②泛指雲氣、霧靄等煙狀之物。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山川亂雲日,樓榭入煙霄。”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③煙熏所積的灰。可制墨。簡文帝《與湘東王書》:“煙墨不言,受其驅染。”晁貫之《墨經·松》:“墨取廬山松煙。”代指墨。庾肩吾《謝賚銅硯筆格啟》:“煙磨青石。” (二)yīn [煙煴]1.古人指天地未分時的混沌之氣。班固《東都賦》:“降煙煴,調元氣。”2. 為陰陽二氣和合的樣子。張衡《思玄賦》:“天地煙煴,百卉含葩。”3.雲煙彌漫的樣子。江淹《別賦》:“襲青氣之煙煴。”煙霞:
①雲氣。沈約《桐柏山金庭館碑》:“吐吸~~,變煉丹液。”②指山水勝景。《北史·徐則傳》:“餐松餌術,棲息~~。”霞:
①彩霞。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②色彩艷麗。孟郊《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霞衣相飄飄。”③通“遐”。遙遠。《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營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