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寧誤俗,昧者難精討。”詩句出處:《擬古一三首》;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融融白玉輝,映我青蛾眉。 寶鏡似空水,落花如風吹。 出門望帝子,蕩漾不可期。 安得黃鶴羽,一報佳人知。
月色不可掃,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螢飛百草。 日月終銷毀,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見此樹老。 金丹寧誤俗,昧者難精討。 爾非千歲翁,多恨去世早。 飲酒入玉壺,藏身以為寶。
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墮,當窗懸清光。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彈作陌上桑。 弦聲何激烈,風卷繞飛梁。 行人皆躑躅,棲鳥起回翔。 但寫妾意苦,莫辭此曲傷。 願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後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運速天地閉,胡風結飛霜。 百草死冬月,六龍頹西荒。 太白出東方,彗星揚精光。 鴛鴦非越鳥,何為眷南翔。 惟昔鷹將犬,今為侯與王。 得水成蛟龍,爭池奪鳳凰。 北鬥不酌酒,南箕空簸揚。
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托。 萬族皆凋枯,遂無少可樂。 曠野多白骨,幽魂共銷鑠。 榮貴當及時,春華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長璀錯。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長繩難系日,自古共悲辛。 黃金高北鬥,不惜買陽春。 石火無留光,還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夢,後來我誰身。 提壺莫辭貧,取酒會四鄰。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仙人騎彩鳳,昨下閬風岑。 海水三清淺,桃源一見尋。 遺我綠玉杯,兼之紫瓊琴。 杯以傾美酒,琴以閑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論珠與金。 琴彈松裡風,杯勸天上月。 風月長相知,世人何倏忽。
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 漢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難稱意,豈得長為群。 越燕喜海日,燕鴻思朔雲。 別久容華晚,瑯玕不能飯。 日落知天昏,夢長覺道遠。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由見,悵望涼風前。
清都綠玉樹,灼爍瑤臺春。 攀花弄秀色,遠贈天仙人。 香風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取掇世上艷,所貴心之珍。 相思傳一笑,聊欲示情親。
今日風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風笑於人,何乃愁自居。 吹簫舞彩鳳,酌醴鱠神魚。 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馀。 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魚。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 客似秋葉飛,飄颻不言歸。 別後羅帶長,愁寬去時衣。 乘月托宵夢,因之寄金徽。
以上李白作品《擬古》共13首
|
【註釋】:
金:
①金屬的通稱。《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周禮·秋官·職金》:“入其金錫於為兵器之府。”(為:制作。)②金黃色。《嶽陽樓記》:“浮光躍金。”《阿房宮賦》:“金塊珠礫,棄擲迤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③錢財;錢。《史記·陳丞相世傢》:“臣聞(陳)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④金屬制的樂器或兵器。《禮記·樂記》:“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淮南子·說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劍。)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⑥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以一鎰(二十四兩)為一金,或以一斤為一金。《史記·燕召公世傢》:“子之因遺(wèi)蘇代百金。”(子之:人名。遺:贈與。)《五人墓碑記》:“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頸項;頭臚。)《獄中雜記》:“富者賂數百金。”⑦比喻堅固。《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地,金城千裡。”⑧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所建。丹:
①丹砂的省稱。俗稱朱砂。一種紅色礦物,從中可提煉汞(gǒng),即水銀。《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②赤色。杜甫《垂老別》詩:“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③比喻赤誠。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喻史冊。)④古代道傢以丹砂煉藥,所煉秘藥稱“丹”。江淹《別賦》:“守丹灶而不顧。”寧:
(一)①安定;安寧。《尚書·大禹謨》:“萬邦咸寧。”②探望,省視父母。《詩經·周南·葛覃》:“歸寧父母。”③為父母守喪。《漢書·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傢看望父母。(二)nìng ①副詞。相當於“豈”、“難道”。《史記·陳涉世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②連詞。表示選擇。寧可;寧願。《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誤:
①錯誤。《墨子·貴義》:“同歸之物,信有誤者。”②耽誤。無名氏《采桑子》:“誤卻尋花陌上人。”(陌:小路。)③迷惑。《荀子·正論》:“是特奸人之誤於亂說,以欺愚者。”俗:
①風俗。《禮記·王制》:“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制:形狀。)②一般的人;眾人。《史記·李斯列傳》:“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③庸俗。王安石《兼並》:“俗儒不知變。”④世俗。曹植《七啟》:“君子不遁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遺:棄。背:違。滅:埋沒。)⑤佛教特指在傢為俗,與出傢相對。《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張待詔夫妻二人亦然棄俗出傢。”(待詔:稱手藝人。)⑥通“欲”。欲念;希望。《荀子·解蔽》:“由俗謂之,道盡嗛矣。”昧:
①暗;昏暗。《周易·屯》:“天造草昧。”(造:創造。草:草創。)②糊塗;愚昧;迷亂。《左傳·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③隱藏。曾鞏《地動》:“天意昧密寧能詳。”④隱晦;不明顯。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情用賞為美,事昧竟誰辨。”⑤不相識;不瞭解。顏延之《秋胡》:“雖為五載別,相與昧平生。”⑥違背;背叛。⑦貪圖。《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三年》:“南軍得時,勿昧利以取後悔。”(南軍:南朝的軍隊。)《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來。”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難:
(一)nán 困難;艱難。與“易”相對。《老子》第二章:“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李白《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nàn ①災難;禍患。《孫子·謀攻》:“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韓非子·五蠹》:“堅甲厲兵以備難。”(厲兵:磨快兵器。)特指兵難,反抗或叛亂。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七廟:天子的宗廟。隳 :毀壞。)蘇軾《晁錯論》:“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②怨仇。《戰國策·秦策一》:“以與周武為難。”(周武:周武王。)《史記·張儀列傳》:“楚嘗與秦構難,戰於漢中。”③責備;責難。《孟子·離婁下》:“於禽獸又何難焉?”又詰問;反駁。《論衡·問孔》:“造難孔子,何傷於義?”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辟邪說,難壬人。”(壬人:佞人,巧言諂媚的小人。)又辯駁的觀點,論點。《漢書·高帝紀》:“(漢王)以問張良,良發八難。” (三)nuó ①茂盛的樣子。《詩經·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葉有難。”(阿:通“婀”,柔美的樣子。)②驅逐疫鬼。後來寫作“儺”。《周禮·夏官·方相氏》:“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精:
①純凈的好米。《莊子·人間世》:“鼓策播精,可以食十人。”(策cè:小簸箕)。《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kuài)不厭細。”(厭:嫌。膾:細切的肉、魚。)②純凈。《後漢書·鮮卑傳》:“精金良鐵,皆為賊有。”③精華;精粹。《呂氏春秋·察傳》:“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葛洪《抱撲子·外篇·嘉遁》:“漱流霞之澄液,茹(rú)八石之精英。”(茹:吃。)又精銳。《後漢書·銚期傳》:“河北之地,界接邊塞,人習兵戰,號為精勇。”④專誠;專一。《淮南子·修務》:“官禦不厲,心意不精。”《管子·心術下》:“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⑤細致;細密。《後漢書·宦者傳》:“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工:工巧。)⑥精通;嫻熟。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明史·蔣德璟傳》:“凡武弁(biàn)比試,必騎射精嫻,方準襲替。”(武弁:低級武職。)⑦精明;機靈。《漢書·儒林傳》:“其人精悍,處事分明。”⑧妖精;神怪。王嘉《拾遺記·前漢上》:“勿輕萬乘之尊,惑此精魅之物。”⑨明亮。《史記·天官書》:“天精而見景星。”《漢書·李尋傳》:“日月光精,時雨氣應。”⑩精氣;天地間的一種靈氣。《莊子·在宥》:“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養民人。”(11)精神;精力。《戰國策·燕策三》:“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論衡·論死》:“火滅光消而燭在,人死精亡而形存。”(12)兩性賴以繁殖後代的物質。《周易·系辭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13)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甚”、“極”。《呂氏春秋·至忠》:“夫惡聞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精神]1.精氣元神。《潛夫論·卜列》:“夫人之所以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2. 實質;要旨。王安石《讀史》:“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寫:描繪。)討:
①聲討;征伐。《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討賊。” (亡:逃亡。反: 同“返”。)②征討。《左傳·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不庭:不來朝見。)③治理;整頓。《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④探索;研究。《商君書·更法》:“討正法之本。”《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