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

    “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詩句出處:《感興》;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宛轉入宵夢,無心向楚君。
    錦衾抱秋月,綺席空蘭芬。茫昧竟誰測,虛傳宋玉文。

    洛浦有宓妃,飄颻雪爭飛。輕雲拂素月,瞭可見清輝。
    解珮欲西去,含情詎相違。香塵動羅襪,綠水不沾衣。

    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好色傷大雅,多為世所譏。
    裂素持作書,將寄萬裡懷。眷眷待遠信,竟歲無人來。

    征鴻務隨陽,又不為我棲。委之在深篋,蠹魚壞其題。
    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開。不惜他人開,但恐生是非。

    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吹笙坐松風,泛瑟窺海月。
    西山玉童子,使我煉金骨。欲逐黃鶴飛,相呼向蓬闕。

    西國有美女,結樓青雲端。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
    高節不可奪,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為人所觀。
    安得配君子,共乘雙飛鸞。

    嘉谷隱豐草,草深苗且稀。農夫既不異,孤穗將安歸。
    常恐委疇隴,忽與秋蓬飛。烏得薦宗廟,為君生光輝。

    【註釋】:

    陳:

    ①[動]陳列。《周禮·地官·司市》:“以~肆辨物而平市。”②[動]陳述。屈原《離騷》:“跪敷衽以~辭兮。”③[動]公佈,宣告。《荀子·王霸》:“政令已~,雖睹利敗,不欺其民。”④[形]舊。與“新”相對。《荀子·富國》:“年谷復熟,而~積有餘。”⑤[名]春秋時諸侯國名。故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安徽的一部分地區。《左傳·隱公三年》:“又娶於~,曰厲媯。”⑥ (zhen)[名]交戰時的隊列。《孫子兵法·軍爭》:“勿擊堂堂之~。”⑦[名]佈陣。《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於孔子。”

    王:

    (一)①夏商周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以後改稱皇帝。《尚書·盤庚上》:“王命眾,悉至於庭。”(悉:都;全。)②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戰,請以戰喻。”③漢以後的最高封爵。《漢書·諸侯王表》:“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涉而藩國自析。”(主父:人名。冊:同“策”。析:削弱。)④諸侯或外族來朝見天子。《尚書·大禹謨》:“四夷來王。”⑤首領;同類中最特出或最大者。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⑥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爾雅·釋親》:“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bǐ)為王母。” (二)wàng ①統治同傢。《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欲王關中。”《商君書·更法》:“三代不同禮而王。”②成就王業。《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衣(yì)帛(bó)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徒:

    ①步行。袁宏道《滿井遊記》:“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周易·賁》:“舍車而徒。”②步兵。《書·武成》:“前徒倒戈。”(前:前面。)③服勞役的犯人。《管子·輕重乙》:“今發徒隸而作之。”④服徭役的百姓。《新唐書·閻立德傳》:“領徒四萬治京城。”⑤弟子;門徒。《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⑥同夥;同一類人。韓愈《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⑦泛指某一類人(多指壞人)。白居易《紫藤》:“先柔後為害,有似諛佞徒。”⑧罪刑之一。即徒刑(使服勞役)。《新唐書·刑法志》:“用刑有五……三曰徒。”⑨空;一無所有。《爾雅 · 釋訓》:“暴虎,徒搏也。”⑩副詞。1.徒然;白白地。《清稗類鈔·馮婉貞》:“徒糜彈藥,無益吾事。”陸機《文賦》:“言徒靡而弗華。”(靡:美。華:光彩。)2. 隻;僅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

    作:

    ①起;起立。《論語·先進》:“舍瑟而作。”②興起;產生。《史記·秦始皇本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一:統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職》:“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孫醜上》:“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韓非子·解老》:“大奸作則小盜隨。”③始。《尚書· 禹貢》:“萊夷作牧。”(萊夷:地名。牧:放牧。)④勞作;工作。《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傢作苦。”⑤創作;寫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懼,作《春秋》。”《呂氏春秋·勿躬》:“容成作歷。”(容成:傳說中黃帝臣,歷法的創造者。)王充《論衡·定賢》:“譬猶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詞,指作品。蕭統《文選序》:“則有‘憑虛’、‘亡是’之作。”⑦事務。鮑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蠶作。”(事:從事。)⑧擔當;充任。《論語·子路》:“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而:假如。)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敦槐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⑨當成;算做。羅公升《溪上》:“門前溪一發,我作五湖看。”(一發:一根頭發。)又成為。李賀《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⑩通“詛”。詛咒。《詩經·大雅·蕩》:“侯作侯祝。”(侯:語氣詞。)(11)通“詐”。欺騙。《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作色]臉上變色。指神情嚴肅起來或發怒。《禮記·哀公問》:“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賦:

    ①賦稅。晁錯《論貴粟疏》:“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②指徭役,兵役。《前漢紀·景帝紀》:“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賦。”③授予;給予。《國語·晉語四》:“公屬百官,賦職任功。”④天賦。梅堯臣《乞巧賦》:“愚愚慧慧,自然之經。賦已定矣,今返妄營。”(返:同“反”。)⑤吟誦(詩歌)。蘇軾《前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槊:兵器名。)司馬遷《報任安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⑥一種韻文,盛行於漢魏六朝。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⑦貢士。指向最高統治者薦舉人才。《漢書· 晁錯傳》:“乃以臣錯充賦。”⑧頒佈;陳述。《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⑨鋪展。何晏《景福殿試》:“斑間賦白,疏密有章。”

    神:

    ①天神。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祇。”②鬼神。《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見:現。)③指人死後的魂靈。《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態。《世說新語·簡傲》:“(王恬)神氣傲邁,瞭無相酬對意。”⑦形象;肖像。蔣驥《傳神秘要》:“傳神最大者,令彼隔幾而坐,可遠三四尺許,若小照,可遠五六尺,愈小愈宜遠。”⑧神韻。指文藝作品在境界上所表達出的情趣韻致。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蔑:無;沒有。)

    神女:

    ①神中的女性。宋玉《神女賦》:“夫何~~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②因宋玉《高唐賦》有“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句,故借以指妓女。李商隱《無題》:“~~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女:

    (一)①女性。賈誼《論積貯疏》:“一女不織,或受之寒。”②少女。《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③女兒。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男:兒子。)④小。《詩經·豳風·七月》:“猗(yī)彼女桑。”(猗:采摘。)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特指織女星。唐彥謙《夜泊東溪有懷》:“酒醒推篷坐,淒涼望女牛。”(牛:牽牛星。)(二)rǔ 代詞。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或“你們”。後作“汝”。《荀子·議兵》:“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亂也。” (三)nǜ 將女兒嫁人。《左傳·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於鄭莊公。”

    豈:

    (一)副詞。①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怎麼”。《左傳·僖公五年》:“晉,吾宗也,豈害我哉?”②表示推測或疑問。相當於“是否”。《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二)kǎi 同“愷”。快樂;和樂。《詩經·小雅·魚藻》:“豈樂飲酒。”[豈弟]同“愷悌”。和悅可親。《詩經·齊風·載驅》:“齊子豈弟。”(齊子:齊國國君的女兒。)

    同:

    ①會合;聚集。《詩經·小雅·吉日》:“獸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獸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辭·角調曲》:“涇渭同流,清濁異能。”②古代諸侯按時朝見天子之禮。《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贊禮者。)③相同;與“異”相對。《呂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個。《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皂。”(皂:通“槽”。牛馬槽。)⑤統一;同一。《三國志 · 吳書 ·吳主傳》:“同船濟水。”《禮記·中庸》:“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軌:車子兩輪間的距離。倫:倫常綱紀。)⑥偕同。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⑦參與。《武經總要》前集:“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疑。”(任:責任;職位。)⑧和諧;安定。《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謀閉:停止用計謀。外戶:從外面關的門。)⑨整齊。《詩經 ·小雅·車攻》:“我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積單位,方百裡為同。《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11)古代樂律中的陰律,又稱“呂”。《周禮·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歸:

    (一)①出嫁;嫁。《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②返回。陶潛《歸園田居》:“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興:起來。)③送回;交還。《孟子· 盡心上》:“久假而不歸。”(假:借)④歸依;歸附。范仲淹《嶽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微:如果沒有。)⑤結局;歸宿。《周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殊:不同。途:路。)⑥死。《爾雅·釋訓》:“鬼之為言歸也。” (二)kuì ①通“饋”。贈送。《論語·陽貨》:“(陽貨)歸孔子豚。”《史記·周本紀》:“晉唐叔得嘉谷,獻之成王,成王以歸周公於兵所。”②通“愧”。慚愧。《戰國策·秦策一》:“狀有歸色。”

    歸。:

    “歸。”詩句出處:《歸字謠》;是宋朝詩人袁去華的作品。 歸。隨分傢山有蕨薇。陶元亮,千載是吾師。


    上一篇: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下一篇: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 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

    “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诗句出处:《感兴》;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锦衾抱秋月,绮席空兰芬。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
    解珮欲西去,含情讵相违。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

    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
    裂素持作书,将寄万里怀。眷眷待远信,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又不为我栖。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开。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
    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
    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
    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乌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

    【注释】:

    陈:

    ①[动]陈列。《周礼·地官·司市》:“以~肆辨物而平市。”②[动]陈述。屈原《离骚》:“跪敷衽以~辞兮。”③[动]公布,宣告。《荀子·王霸》:“政令已~,虽睹利败,不欺其民。”④[形]旧。与“新”相对。《荀子·富国》:“年谷复熟,而~积有余。”⑤[名]春秋时诸侯国名。故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安徽的一部分地区。《左传·隐公三年》:“又娶于~,曰厉妫。”⑥ (zhen)[名]交战时的队列。《孙子兵法·军争》:“勿击堂堂之~。”⑦[名]布阵。《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于孔子。”

    王:

    (一)①夏商周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以后改称皇帝。《尚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悉:都;全。)②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③汉以后的最高封爵。《汉书·诸侯王表》:“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涉而藩国自析。”(主父:人名。册:同“策”。析:削弱。)④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尚书·大禹谟》:“四夷来王。”⑤首领;同类中最特出或最大者。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⑥古代对祖父母辈的尊称。《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bǐ)为王母。” (二)wàng ①统治同家。《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欲王关中。”《商君书·更法》:“三代不同礼而王。”②成就王业。《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衣(yì)帛(bó)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徒:

    ①步行。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周易·贲》:“舍车而徒。”②步兵。《书·武成》:“前徒倒戈。”(前:前面。)③服劳役的犯人。《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④服徭役的百姓。《新唐书·阎立德传》:“领徒四万治京城。”⑤弟子;门徒。《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⑥同伙;同一类人。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⑦泛指某一类人(多指坏人)。白居易《紫藤》:“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⑧罪刑之一。即徒刑(使服劳役)。《新唐书·刑法志》:“用刑有五……三曰徒。”⑨空;一无所有。《尔雅 · 释训》:“暴虎,徒搏也。”⑩副词。1.徒然;白白地。《清稗类钞·冯婉贞》:“徒糜弹药,无益吾事。”陆机《文赋》:“言徒靡而弗华。”(靡:美。华:光彩。)2. 只;仅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作:

    ①起;起立。《论语·先进》:“舍瑟而作。”②兴起;产生。《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一:统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职》:“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孙丑上》:“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③始。《尚书· 禹贡》:“莱夷作牧。”(莱夷:地名。牧:放牧。)④劳作;工作。《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⑤创作;写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惧,作《春秋》。”《吕氏春秋·勿躬》:“容成作历。”(容成:传说中黄帝臣,历法的创造者。)王充《论衡·定贤》:“譬犹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词,指作品。萧统《文选序》:“则有‘凭虚’、‘亡是’之作。”⑦事务。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事:从事。)⑧担当;充任。《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而:假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槐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⑨当成;算做。罗公升《溪上》:“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一发:一根头发。)又成为。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⑩通“诅”。诅咒。《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侯:语气词。)(11)通“诈”。欺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作色]脸上变色。指神情严肃起来或发怒。《礼记·哀公问》:“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赋:

    ①赋税。晁错《论贵粟疏》:“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②指徭役,兵役。《前汉纪·景帝纪》:“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③授予;给予。《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④天赋。梅尧臣《乞巧赋》:“愚愚慧慧,自然之经。赋已定矣,今返妄营。”(返:同“反”。)⑤吟诵(诗歌)。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兵器名。)司马迁《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⑥一种韵文,盛行于汉魏六朝。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⑦贡士。指向最高统治者荐举人才。《汉书· 晁错传》:“乃以臣错充赋。”⑧颁布;陈述。《诗经·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赋。”⑨铺展。何晏《景福殿试》:“斑间赋白,疏密有章。”

    神:

    ①天神。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②鬼神。《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见:现。)③指人死后的魂灵。《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谓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态。《世说新语·简傲》:“(王恬)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⑦形象;肖像。蒋骥《传神秘要》:“传神最大者,令彼隔几而坐,可远三四尺许,若小照,可远五六尺,愈小愈宜远。”⑧神韵。指文艺作品在境界上所表达出的情趣韵致。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蔑:无;没有。)

    神女:

    ①神中的女性。宋玉《神女赋》:“夫何~~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②因宋玉《高唐赋》有“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句,故借以指妓女。李商隐《无题》:“~~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女:

    (一)①女性。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②少女。《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③女儿。白居易《长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男:儿子。)④小。《诗经·豳风·七月》:“猗(yī)彼女桑。”(猗:采摘。)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特指织女星。唐彦谦《夜泊东溪有怀》:“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牛:牵牛星。)(二)rǔ 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或“你们”。后作“汝”。《荀子·议兵》:“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三)nǜ 将女儿嫁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

    岂:

    (一)副词。①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②表示推测或疑问。相当于“是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二)kǎi 同“愷”。快乐;和乐。《诗经·小雅·鱼藻》:“岂乐饮酒。”[岂弟]同“愷悌”。和悦可亲。《诗经·齐风·载驱》:“齐子岂弟。”(齐子:齐国国君的女儿。)

    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归:

    (一)①出嫁;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②返回。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兴:起来。)③送回;交还。《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假:借)④归依;归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⑤结局;归宿。《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殊:不同。途:路。)⑥死。《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二)kuì ①通“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归孔子豚。”《史记·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②通“愧”。惭愧。《战国策·秦策一》:“状有归色。”

    归。:

    “归。”诗句出处:《归字谣》;是宋朝诗人袁去华的作品。 归。随分家山有蕨薇。陶元亮,千载是吾师。


    上一篇: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下一篇: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 上一篇: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下一篇: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