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酒烹黃雞,一餐感素誠。”詩句出處:《淮陰書懷寄王宗成》;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長亭。大舶夾雙櫓,中流鵝鸛鳴。 雲天掃空碧,川嶽涵馀清。飛鳧從西來,適與佳興並。 眷言王喬鳥,婉孌故人情。復此親懿會,而增交道榮。 沿洄且不定,飄忽悵徂征。暝投淮陰宿,欣得漂母迎。 鬥酒烹黃雞,一餐感素誠。予為楚壯士,不是魯諸生。 有德必報之,千金恥為輕。緬書羈孤意,遠寄棹歌聲。
|
【註釋】:
鬥:
①古代酒器名。《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鬥,以祈(qí)黃耈(gǒu)。”(祈:求。耇:老壽。)②量器名。可容一鬥。《莊子·胠篋》:“掊(pǒu)鬥折衡,而民不爭。”(掊:擊打。衡:稱量輕重的器具。)③容量單位。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漢書·律歷志上》:“十升為鬥,十鬥為斛。”④星宿名。1. 二十八宿之一。又稱南鬥,有星六顆。蘇軾《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2. 北鬥星,有星七顆。《淮南子·齊俗》:“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鬥極則寤矣。”⑤鬥形的器具。高適《燕歌行》:“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陣雲:戰雲。三時:指時間長。刁鬥:行軍中煮飯的銅器,有柄,如鬥。)⑥用同“陡”。《徐霞客遊記·遊雁宕山日記》:“望巖下鬥深百丈。”[鬥拱]也作“枓栱”(dǒu gǒng)。我國傳統建築中的支承構件,位於立柱與橫梁的交接處。從柱頂探出的弧形肘木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鬥室]喻狹小的房間。餘集《聊齋志異》序:“把卷坐鬥室中,青燈睒睒(shǎn),已不待展讀,而陰森之氣,逼人毛發。”(睒:同“”。 眨眼。)[鬥筲]喻才識短淺,氣量狹窄。《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六回:“囊瓦乃鬥筲之輩,貪功僥幸。”(囊瓦:春秋時期楚國令尹。)烹:
①煮。《淮南子·說山》:“以火煙為氣,殺豚(tún)烹狗。”(豚:豬。)②古代用鼎鑊煮人的酷刑。《晉書·慕容超載記》:“至如不忠不孝若封嵩之輩,梟斬不足以痛也,宜致烹轘(huàn)之法。”(封嵩:曾任慕容德尚書左仆射,後慕容超立,謀反被誅。轘:車裂之刑。)③指誅殺。《史記·秦始皇本紀》:“烹滅強暴,振救黔首。”(黔首:老百姓。)④冶煉。李白《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大冶鼓鑄,如天降神,既烹且爍,數盈萬億。”⑤殺,消滅。《史記·秦始皇本紀》:“烹滅強暴。”黃:
①黃色。《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cháng)。”(裳:下衣;下裙。)楊臣源《城東早春》:“綠柳才黃半未勻。”②變黃。韋應物《答鄭騎曹青橘絕句》:“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③黃帝的簡稱。陶潛《時運》:“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dài),慨獨在餘。”(黃:黃帝。唐:唐堯。逮:及。)④雌黃,古人用作塗抹文字,點校書籍的顏料。陶翰《贈鄭員外》:“何必守章句,終年事鉛黃。”[黃口]幼兒。《淮南子·汜論》:“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黃耈(gǒu)]老人。《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隻君子,遐不黃耈。”一:
①數詞。《孟子·梁惠王上》:“吾何愛一牛?”(愛:吝惜。)《漢書·律歷志上》:“數者,一、十、百、千、萬也。”又表序數第一。《呂氏春秋·古樂》:“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八闋:指舞樂的八章。載民、玄鳥:樂曲八章之名。)②專一。《荀子·勸學》:“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滿。《史記·淮陰侯列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④統一;使……一致。《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傳·莊公十二年》:“天下之惡一也。”(惡:指惡人。)⑥整體。賈誼《新書·過秦上》:“合從締交,相與為一。”⑦古代哲學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氣”。⑧副詞。1. 一概;都。《史記·孟嘗君列傳》:“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2. 一旦。《莊子·徐無鬼》:“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過:過失。)3. 乃;竟。《戰國策·齊策一》:“靖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於此乎?”⑨語氣詞。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⑩我國民族音樂記音符號之一。[一何]副詞。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餐:
①吃;吃飯。李白《北上行》:“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零露:露水。)②飯食。《韓非子·十過》:“充之以餐。”(充:充滿。)③量詞。用於飯食的頓數。《莊子·逍遙遊》:“三餐而反,腹猶果然。”感:
①感動。《荀子·樂論》:“其感人深。”《漢書·禮樂志》:“音聲足以動耳,詩語足以感心。”②感慨;情感。范仲淹《嶽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曹植《洛神賦序》:“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③感覺。《莊子·刻意》:“感而後應,迫而後動。”④通“憾(hàn)”。遺憾。《漢書·杜鄴傳》:“內無感恨之隙(xì),外無侵侮之羞。”(隙:指人際關系上的隔閡。)⑤通“撼(hàn)”。動;搖。《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舒:徐緩。脫脫:腳步輕緩的樣子。帨:系在腰帶上的佩巾。)素:
①生絹。古詩《上山采蘼蕪》:“織縑(jiān)日一匹,織素五丈餘。”(縑:細絹。)②本色;白色。《呂氏春秋·當染》:“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蒼:青綠色。)③顏色單純;不艷麗。特指兇喪之事所用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④質樸;不加修飾。《呂氏春秋·知度》:“不雕其素。”⑤蔬菜瓜果等食物或不帶葷腥的食品。《漢書·霍光傳》:“居道上,不素食。”⑥真情;誠心。後作“愫”。蘇軾《徐州謝上表》:“惟有樸忠之素,既久而猶堅。”⑦副詞。1.向來;一向。《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項羽亦素聞張耳賢。”2.空;白白地。《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誠:
①真誠;真心;不虛偽。《禮記·樂記》:“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列子·湯問》:“帝感其誠。”②真實。《禮記·樂記》:“著誠去偽。”③副詞。實在;的確。《史記·季佈列傳》:“賢者誠重其死。”④連詞。如果。《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誠聽臣之計,可不攻而降城。”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誠賢能也,然後隨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