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樸繩休結,正簡斯若。”詩句出處:《聖政紀頌》;是唐朝詩人來鵠的作品。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有聖有神,風銷日已。何教何師, 生來死止。無典無法,頑肩奡比。三皇實作,五帝實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聖齒。表表如見者, 莫若乎史。是知樸繩休結,正簡斯若。君誥臣箴, 觚編毫絡。前書後經,規善鑒惡。國之大章,如何寢略。 嗚呼!貞觀多籲,永徽多俞。廷日發論,殿日發謨。 牙孽不作,鳥鼠不除。論出不蓋,謨行不紆。楹然史臣, 蛇然史裾。瞠瞠而視,逶逶而窶。翹筆當面,決防納污。 不梏爾智,不息我愚。執言直註,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聖牘既多,堯風不淺。 頌編坦軸,君出臣顯。若儼見旒,若俯見冕。無閑殿曠廷, 無屍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後相圖身,天子專問。我獨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見嫌,倚相在擯。秉筆如今,隨班不進。班退史歸, 惘然疇依。奏問莫睹,嘉謨固稀。取彼誥命,祿為國肥。 炯哉時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奧三皇。如何翌臣, 嚵肉嗜 亡皿。觜距磨抉,楅衡拘長。控截僚位,占護陽光。 垣私藩已,遠史廋唐。俾德音嘉訪,默縮暗亡。咽典噤法, 蓋聖籠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張。後必非笑,將來否臧。 謂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貞觀業,有永徽綱。亦匿匪見,亦寢匪彰。賴有後臣, 斯言不佞。伊尹真心,太甲須聖。事既可書,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陳不敬。曰逐史之喻,請以物並。 且十夫樹楊,一夫欲競。栽既未牢,摒豈能盛!帝業似栽, 逐史似摒。穆宗憮然,若疚若茜。昔何臣斯,隱我祖正。 不傳親問,不寫密諍。孰示來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史題筆來,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側頭,螭虯擺濕。握管絕怡, 當殿而立。君也盡問,臣也倒誠。磊磊其事,鏜鏜其聲。 大何不顯,細何不明。語未絕緒,史已錄成。謂之何書, 以政紀名。伊紀清芳,可昭典墳。古師官鳥,昔聖官雲。 方之我後,錄裡書分。錄有君法,書有君文。君法君文, 在聖政紀雲。殿無閑時,廷無曠日。雲諏波訪,倦編刓筆。 君劬臣勞,上討下述。惟勤惟明,在聖政紀出。至德何比, 至教焉如?孰窺孰測,外夷內儲。謂君有道乎,臣有謨歟? 有道有謨,在聖政紀書。一體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 絕防無礙。國章可披,唐文可愛。善咨不偷,嘉論不蓋。 不偷不蓋,在聖政紀載。諒夫!總斯不朽,可懸魏闕。 愚得是言,非訕非伐。實謂醫臣渾沌,開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發。惟我之有頌兮,奚斯躍而董狐蹶。
|
【註釋】:
是:
①正確。與“非”相對。《論語·陽貨》:“偃之言是也。”②肯定;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③糾正;訂正。《禮記·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察:審察。)④表示判斷,是。《史記·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⑤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此”、“這”。《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⑥連詞。相當於“於是”。《管子·君臣上》:“非茲,是無以理人;非茲,是無以生財。”⑦助詞。用以前置賓語。《左傳·襄公十四年》:“唯餘馬首是瞻。”[是以]因此;所以。《韓非子·喻老》:“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是故]因此。《孟子·梁惠王下》:“唯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國是]國傢大計。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定國是之詔既下。”知:
①知道。《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王充《論衡·知實》:“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沒有這樣的事。)②知覺;感覺。范縝《神滅論》:“手等有痛癢之知。”③見解;知識。《商君書·更法》:“有獨知之慮者。”(慮:思慮。)④知識。《列子· 湯問》:“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孰:誰。為:通“謂”,說。)⑤瞭解。《史記·管晏列傳》:“知我者鮑子也。”(鮑子:鮑叔牙。)⑥交好;相親。司馬遷《報任安書》:“絕賓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鮑照《詠雙燕》:“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銜淚:噙著淚。覓:找尋。)⑧主持。《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產其將知政矣。”樸:
①未經加工的木材。《老子》:“樸散則為器。”②質樸。《漢書·黃霸傳》:“澆淳散樸。”③成本。《商君書·墾令》:“貴酒肉之價,重其租,令十倍其樸。”(租:稅。)④本真;本性。《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繩:
①繩子。《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辛延年《羽林郎》:“絲繩提玉壺。”②木工用來取直的的墨線。《荀子·勸學》:“木直中繩。”③準則;法度。《商君書·開塞》:“王道有繩。”④制裁;懲治。《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相應:相合。)⑤糾正。《尚書·同命》:“繩愆糾謬。”⑥測度;衡量。何紹基《題馮魯川小像冊論詩》:“不可以己意繩人也。”⑦稱譽。《左傳·莊公十四年》:“蔡哀侯為莘故,繩息媯以語楚子。”⑧繼承。《詩經·大雅·下武》:“繩其祖武。”(武:足跡。)休:
①休息。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者休於樹。”②停止;罷休。蒲松齡《促織》:“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③美善;吉祥。《詩經·大雅·江漢》:“對揚王休。”(報答和宣揚周王的美德。)④喜。《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我心則休。”⑤封建時代指丈夫離棄妻子。⑥副詞。不要。杜甫《戲贈友》:“勸君休嘆息。”⑦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瞭”、“罷”。呂勝己《南鄉子》:“笑道漁翁太拙休!”結:
①打結。班固《漢書·董仲舒傳》:“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左傳·哀公十五年》:“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纓:帽帶。)②繩、帶子等打成的疙瘩。《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論衡·知實》:“天下事有不可知,猶結有不可解也。”③比喻疑難問題所在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盡見五藏癥結。”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斯言洞見癥結。”④情思鬱積。周邦彥《風流子》:“何況怨懷長結,重見無期。”⑤凝結。《孔雀東南飛》:“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⑥締結;交結。《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乃結為親友。”《左傳· 成公元年》:“齊楚結好。”⑦構建。陶潛《飲酒二十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⑧結束;瞭結。⑨關閉。曹植《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⑩結果實。杜甫《北征》:“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濡rú:沾濕。)正:
(一)①不偏斜。《尚書·說命上》:“惟木從繩則正。”(繩:指木工取直的墨線。)《荀子·君道》:“儀正而景(yǐng影)正。”(儀:用來測定時刻的日規。景:影子。)②人的行為正派;正直;公正。《新書·道術》:“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鹽鐵論·論儒》:“子瑕,佞(nìng濘)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③合規范;合標準。《論語·鄉黨》:“割不正不食。”(割:切肉。)④純正不雜。《荀子·樂論》:“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⑤作為主體,與“副”相對。《隋書·經籍志》:“補續殘缺正副二本,藏於宮中。”⑥正面,與“反”相對。《天工開物·造皮紙》:“紙以逼簾者為正面。”(逼:靠近。簾:竹簾。)⑦大於零的,與“負”相對。《九章算術·方程》:“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負術入之。”⑧長官。《左傳·哀公元年》:“(少康)為仍牧正,……逃奔有虞,為之庖正。”⑨正當;合適。《管子·立政》:“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⑩糾正;使……正。《左傳·隱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使端正。《論語·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1)副詞。表示動作在進行中;狀態的持續。《漢書·燕刺王旦傳》:“正讙不可止。” (二)zhēng ①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月。《漢書·武帝紀》:“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宮。”(幸:指帝王到某處。)②箭靶中心。《詩經·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簡:
①戰國至魏晉時代用於書寫的狹長竹片。《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昭王讀法十餘簡而睡臥矣。”《漢書·藝文志》:“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聞大(tài)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大:同“太”。)②書信。柳宗元《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辱致來簡,受賜無量。”③簡單;簡略。《晉書·樂廣傳》:“王衍自言:‘與人語甚簡至,及見廣,便覺己之煩。’”(簡至:簡約周到。)《莊子·人間世》:“其始作為簡,其將畢也必巨。”張居正《贈荊門守黃君升開封貳守序》:“閑僻之地,事簡而慮優。”(優:富餘。)④簡化。陸機《吊魏武帝文》:“信簡禮而薄葬。”⑤放蕩;怠慢。《韓非子·亡征》:“簡法禁而務謀慮,荒封內而恃交援者,可亡也。”《南史·王球傳》:“球簡貴勢,不交遊,筵席虛靜,門無異客。”⑥檢閱;檢查。《左傳· 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於宗丘,且撫其民。”《三國志·吳書· 呂蒙傳》:“及簡日,陳列赫然。”《漢書·馮奉世傳》:“守戰之備,久廢不簡。”⑦選擇。張居正《賀少宰鎮山朱公重膺殊恩序》:“會少司空缺,簡公寄之。”諸葛亮《出師表》:“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⑧質樸;平易。《後漢書·魏霸傳》:“以簡樸寬恕為政。”斯:
①劈;分開。《詩經·陳風·墓門》:“墓門有棘,斧以斯之。”(棘:酸棗樹。)②指示代詞。《楚辭·漁父》:“何故至於斯。”《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③副詞。表示承接上文,相當於“乃”、“就”。柳宗元《非國語下》:“受賞者恥,則立功者怠,國斯弱矣。”④助詞。相當於“之”、“的”。《詩經·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⑤語氣詞。表疑問或感嘆。《詩經·豳風·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將。”(將:大。)⑥盡;全都。《呂氏春秋·報更》:“斯食之,吾更與女。”[斯須]片刻,一會兒。《禮記·祭義》:“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若:
①從;順從。《詩經·大雅·烝民》:“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②選擇。《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是:指仲山甫。)③好像;如同。《莊子·逍遙遊》:“其翼若垂天之雲。”④代詞。1. 人稱代詞。相當於“你”、“你的”。《史記·項羽本紀》:“虞兮虞兮奈若何?”2.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論語·憲問》:“君子哉若人!”⑤連詞。1.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其不才,君可自取。”2. 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或者”。《漢書·惠帝紀》:“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滿十歲有罪當刑者,皆免之。”⑥詞尾。用在形容詞後,表示“……的樣子”。《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愀qiǎo然:容色變動的樣子。超若:悵惘的樣子。)[若夫]至於。范仲淹《嶽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