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嶰谷蠻湖北,湘川灀水東。”詩句出處:《題鄭常侍廳前竹》;是唐朝詩人賈島的作品。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通。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疏影紗窗外,清音寶瑟中。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憐片片,雨潤愛濛濛。 嶰谷蠻湖北,湘川灀水東。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
|
【註釋】:
谷:
(一)gǔ ①兩山之間的水道或夾道。《墨子·親士》:“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②喻困境。《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③山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二)yù [吐谷渾]見“吐”。蠻:
古代對我國南方民族的稱呼,也泛指所有的少數民族。《詩經·小雅·采芑》:“蠢爾蠻荊,大邦為仇。”(大邦:指周王朝。)代指南方。《詩經·大雅·抑》:“用逷蠻方。”北:
①方位名。北方。《詩經·邶風·北門》:“出自北門,憂心殷殷。”(殷殷:憂傷的樣子。)②軍隊戰敗退卻;敗逃。《孫子兵法·軍爭》:“佯北勿從。”(敵人假裝逃跑,不能追趕。)湘:
①水名。今名湘江,在湖南省。屈原《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②通“鬺”。烹;煮。蘇軾《元修菜》:“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川:
水道;河流。《周禮·考工記·匠人》:“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商君書·弱民》:“濟大川而無舡(xiāng)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