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橑為欂櫨,斫楹以為椽。”詩句出處:《雜詩四首》;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朝蠅不須驅,暮蚊不可拍。蠅蚊滿八區,可盡與相格。 得時能幾時,與汝恣啖咋。涼風九月到,掃不見蹤跡。 鵲鳴聲楂楂,烏噪聲護護。爭鬥庭宇間,持身博彈射。 黃鵠能忍饑,兩翅久不擘。蒼蒼雲海路,歲晚將無獲。 截橑為欂櫨,斫楹以為椽。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權。 雖無風雨災,得不覆且顛。解轡棄騏驥,蹇驢鞭使前。 昆侖高萬裡,歲盡道苦邅。停車臥輪下,絕意於神仙。 雀鳴朝營食,鳩鳴暮覓群。獨有知時鶴,雖鳴不緣身。 喑蟬終不鳴,有抱不列陳。蛙黽鳴無謂,閤閤隻亂人。
|
【註釋】:
截:
①割斷。《天工開物·甘嗜·蔗種》:“似竹而大者為果蔗,截斷生啖(dàn),取汁適口,不可以造糖。”(啖:吃。)②整治。《詩經·大雅·常武》:“截彼淮浦。”(浦:水邊。)③整齊。《詩經·商頌·長發》:“海外有截。”④攔阻。孔稚珪《北山移文》:“截來轅於谷口。”魑:
傳說中的山林裡能害人的神怪。泛指鬼怪。王士禎《觀音巖》:“白日忽晝晦,疑逢魍與魑。”[魑魅]古代指能害人的山澤的神怪,泛指鬼怪。《左傳·文公十年》:“投諸四裔,以禦魑魅。”(諸:之於的合音。裔:邊遠的地方。)杜甫《天末懷李白》詩:“魑魅喜人過。”罔:
①同“網”。1. 漁獵用的網。《周易·系辭下》:“(伏羲氏)作結繩而為罔罟(gǔ),以佃以漁。”(罟:網。)《鹽鐵論·形德》:“罔疏則獸失。”2. 張網捕捉。司馬相如《子虛賦》:“罔玳瑁(dài mào)。”(玳瑁:海中爬行動物,形狀像龜。)3. 連結。《楚辭 · 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為帷。”②蒙蔽;欺騙。《商君書·賞刑》:“則不能以非功罔上利。”(上:指君主。)③無;沒有。《詩經·衛風·氓》:“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極:指準則。)④副詞。不。《尚書·盤庚下》:“罔罪爾眾。”⑤副詞。不要;不可。《尚書·大禹謨》:“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淫於樂。”⑥通“惘”。迷惑。《論語· 為政》:“學而不思則罔。”⑦陷害;坑害。《孟子 · 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罔然]精神恍惚,失意的樣子。張衡《東京賦》:“罔然若酲(chéng),朝罷(pí)夕倦。”(酲:醉酒。罷:通“疲”。)介:
①指界線。《詩經·周頌·思文》:“無此疆爾介。”(沒有這個疆域那個界線之分。爾:那。)②阻隔;隔絕。《漢書·翼奉傳》:“前鄉崧高,後介大河。”馬融《長笛賦》:“是以間介無蹊(xī),人跡罕到。”(間:隔。蹊:小路。)③夾在中間。《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齊負東海,楚介江、淮。”(負:背靠著。)④介紹;引見。曹植《陳審舉表》:“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假、因:憑借。近習:近臣。)《後漢書· 符融傳》:“融一見嗟服,因以介於李膺。”《戰國策·趙策三》:“勝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先生。”(勝:平原君名。)《孔叢子·雜訓》:“士無介不見,女無媒不嫁。”⑤相助。《詩經·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稷:谷子。)又指輔助人員、副手。《禮記·檀弓下》:“滕成公之喪,使子叔敬叔吊,進書,子服惠伯為介。”(書:書信。)⑥古代特指在賓主之間傳達話語的人,也是賓方的隨從人員。《儀禮· 鄉飲酒禮》:“介取俎還受弟子。”《左傳·昭公元年》:“楚公子圍聘於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泛指傳遞消息的人,信使。《文心雕龍·書記》:“春秋聘繁,書介彌盛。”《荀子·大略》:“諸侯相見,卿為介。”⑦獨;單獨。顏延之《陶征士誄》:“自爾介居。”(爾:你。)⑧正直;有氣節。白居易《適意二首》之二:“況予方且介。”(方:正直。)⑨鎧甲。《左傳·成公二年》:“不介馬而弛之。”《禮記·曲禮上》:“介者不拜。”⑩指甲殼類動物。陸雲《贈鄭曼季詩四首》之一:“潛介淵躍,飛鳥雲翔。”《禮記·月令》:“介蟲敗谷。”《淮南子·地形》:“凡介者生於庶龜。”(11)個。“一介”連用。《滕王閣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12)通“芥”。小草。比喻微小。《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又比喻嫌隙。《後漢書·孔融傳》:“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介意]懸念;放在心上(多指不如意的事)。《後漢書·度尚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亡:丟失。)閡:
①阻礙;阻隔。《世說新語·規箴》:“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張衡《西京賦》:“右有隴坻(chí)之隘,隔閡華戎。”(隴坻:隴山。戎:古族名。)②界限。陸機《文賦》:“恢萬裡而無閡。”(恢:擴大。)③通“陔”(gāi)。臺階的層次。暈:
①日、月周圍形成光圈。《韓非子·備內》:“日月暈圍於外。”引申為光影模糊的部分。韓愈《宿龍宮灘》詩:“夢覺燈生暈。”②昏眩;眼花。姚合《閑居》詩:“眼暈夜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