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詩句出處:《示兒》;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為華,於我自有餘。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於。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雲風相吹噓。 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 山鳥旦夕鳴,有類澗谷居。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問客之所為,峨冠講唐虞。 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又問誰與頻,莫與張樊如。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粗。 躚躚媚學子,墻屏日有徒。以能問不能,其蔽豈可祛。 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於朝儒。 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
|
【註釋】:
松:
樹名。《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果:
①植物所結的果實。《儀禮·既夕禮》:“不食菜果。”《呂氏春秋·本味》:“投淵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②與原因相應的結果。《南史·范縝傳》:“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③成為事實;實現。《孟子·梁惠王下》:“君是以不果來也。”④充實;飽足。《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小食後,腹果甚。”⑤果敢;有決斷。《後漢書·高彪傳》:“古之君子,即戎忘身,明其果毅。”(即戎:臨戰。)《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⑥副詞。1.表示結果。終於;終究。《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2.表示如先所預料。果然;真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龐涓果夜至斫(zhuó)木下。”(斫:砍。)3. 究竟;到底。李贄《答耿中丞》:“天下果何時而太平乎哉!”⑦連詞。表示假設,相當於“假若”、“如果”。《左傳·宣公十二年》:“果遇,必敗。”⑧通“婐”。女侍。《孟子·盡心下》:“及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婐,若固有之。”(袗衣zhěn:繡有文采的華貴的衣服。)連:
①聯合;集合。《孟子·離婁上》:“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史記· 田單列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wàng)齊。”(王:稱王。)②連接。陳子龍《寓山賦》:“是山也,峻削孤竦,無所連附。”《後漢書·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③連續。何景明《歲晏行》:“長官叫號吏馳突,府帖連催築河卒。”(府帖:府的文書。)④牽連;連累。《史記·商君列傳》:“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⑤同時得到。《列子·湯問》:“一釣而連六鰲。”⑥連同;連帶。葛洪《神仙傳》:“凡傳三人,連子四矣。”⑦姻親關系。《史記·南越列傳》:“(呂嘉)及蒼梧秦王有連。”⑧古代行政區劃名。十國為連。柳宗元《封建論》:“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方伯:一方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十國以為連”。⑨未煉的鉛。後作“鏈”。《史記·貨殖列傳》:“長沙出連錫。”亭:
①設在道旁供人停留食宿的處所。《世說新語·雅量》:“送故吏數人,投錢唐亭住。”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②古代設在邊塞供守望用的崗亭。《墨子·雜守》:“其甚害者,為築三亭。”《漢書·匈奴傳上》:“(單於)見畜佈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③有頂無墻供入休息的亭子,多設在路旁或風景區、園林中。蘇軾《喜雨亭記》:“亭以雨名,志喜也。”(志:記。)④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大率(shuài)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大率:大略。)⑤直;正。《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亭行六百裡。”⑥調和。《淮南子·原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⑦養育。張九齡《奉和聖制喜雨》:“艱我稼穡,載育載亭。”(載:則。)外:
①疏遠。《周易·泰》:“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zhǎng),小人道消也。”(內:親近。長:增長。消:減少。)《韓非子·愛臣》:“此君人者所外也。”(君人者:國君。)②外邊;外部。與“內”相對。《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傢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③外表。《法言·修身》:“其為外也肅括。”④其他的。《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⑤不正規的;非正式的。《論衡·案書》:“《國語》、《左氏》之外傳也。”⑥排除;除去。《淮南子·精神》:“外此,其餘無足利矣。”⑦稱父系之外的親屬。《爾雅·釋親》:“母之考為外王父。”有:
(一)①與“無”相對。1. 表示占有、具有、領有。《論語·公冶長》:“陳文子有馬十乘(shèng)。”(乘:四匹。)諸葛亮《草廬對》:“孫權據有江東。”2.表示存在。曹丕《雜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3. 表示發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②豐收。儲光羲《觀競渡》:“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④助詞。1. 多用於朝代名稱的前面。《詩經·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2. 用於形容詞前面。《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明星有爛。”(爛:燦爛。) (二)yòu 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芋:
①芋頭。《史記·項羽本紀》:“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②居住。《詩經·小雅·斯幹》:“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攸:於是;就。)區:
(一)①分別;劃分。《論語·子張》:“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南齊書·呂安國傳》:“流雜繁廣,宜並加區判,定其隸屬。”(判:判別。)②地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疇。《尚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用:因而。肇:始。區夏:諸夏之地。)《文心雕龍·樂府》:“昔子政品文,詩與歌別,故略具樂篇,以標區界。”③量詞。所,座。《後漢書·宦者列傳·侯覽》:“起立第宅十有六區。”姚興《遺僧朗書》:“經一部,寶臺一區。”④通“勾”。彎曲。《管子·五行》:“草木區萌。”[區區]1.微小的樣子。《左傳·襄公十七年》:“宋國區區,而有詛有祝。”(詛:詛咒。祝:歌頌。)2.自稱的謙詞。《後漢書·竇融傳》:“區區所獻,唯將軍省焉。”(省xǐng:體察。)3.自得的樣子。《呂氏春秋·務大》:“燕爵爭善處於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區區焉相樂也。”(爵:通“雀”。小鳥。)4.拘泥、固執的樣子。《漢書·楊王孫傳》:“何必區區獨守所聞?”5.誠摯的樣子。《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又指誠摯的情意。蘇軾《與陳公密書》之一:“即造宇下,一吐區區。”(造:至。)(二)ōu 古代量器名。又為容量單位。四升為豆,四豆為區。《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鐘。”《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下之私大鬥斛區釜以出貸,小鬥斛區釜以收之。”(下之:對下。大:增大。) (三)kòu [區霿mòu]也作“區瞀”。昏昧。《漢書·五行志下之上》:“貌言視聽,以心為主,四者皆失,則區霿無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