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側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

    “側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詩句出處:《感事三十四韻》;是唐朝詩人韓偓的作品。

    紫殿承恩歲,金鑾入直年。人歸三島路,日過八花磚。
    鴛鷺皆回席,皋夔亦慕膻。慶霄舒羽翼,塵世有神仙。
    雖遇河清聖,慚非嶽降賢。皇慈容散拙,公議逼陶甄。
    江總參文會,陳暄侍狎筵。腐儒親帝座,太史認星躔。
    側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宮司持玉研,書省擘香箋。
    唯理心無黨,憐才膝屢前。焦勞皆實錄,宵旰豈虛傳。
    始議新堯歷,將期整舜弦。去梯言必盡,仄席意彌堅。
    上相思懲惡,中人詎省愆。鹿窮唯牴觸,兔急且聯猭。
    本是謀賒死,因之致劫遷。氛霾言下合,日月暗中懸。
    恭顯誠甘罪,韋平亦恃權。畏聞巢幕險,寧寤積薪然。
    諒直尋鉗口,奸纖益比肩。晉讒終不解,魯瘠竟難痊。
    隻擬誅黃皓,何曾識霸先。嗾獒翻醜正,養虎欲求全。
    萬乘煙塵裡,千官劍戟邊。鬥魁當北坼,地軸向西偏。
    袁董非徒爾,師昭豈偶然?中原成劫火,東海遂桑田。
    濺血慚嵇紹,遲行笑褚淵。四夷同效順,一命敢虛捐。
    山嶽還青聳,穹蒼舊碧鮮。獨夫長啜泣,多士已忘筌。
    鬱鬱空狂叫,微微幾病癲。丹梯倚寥廓,終去問青天。

    【註釋】:

    側:

    ①旁邊。《商君書·修權》:“君好言,則毀譽之臣在側。”②斜向一邊。《戰國策·秦策一》:“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③用同“仄(zè)”。

    弁:

    ①古代舉行通常禮儀時戴的帽子。祭祀時戴爵弁,用赤黑色佈帛制成,田獵征伐時戴皮弁,用白鹿皮制成。《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不說(tuō)弁而死於崔氏。”(說:脫;脫掉。)②指男子成年加冠之禮。《詩經· 齊風·甫田》:“未幾見兮,突而弁兮。”(未幾:不久。)③古代武官。清代專指都司守備以下武官。《清會典事例·兵部武生童試二》:“如有恃符滋事、不知奮勉者,即令該管將弁詳情開除。”(符:指取得功名的憑證。將:指參將、遊擊以上武官。)④放在最前面。龔自珍《送徐鐵孫序》:“乃書是言,以弁君之詩之端。”⑤驚恐發抖。《漢書·王莽傳下》:“乃壬午餔時,有列風雷雨發屋折木之變,予甚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弁言]前言;序文。馮桂芬《與曾揆帥書》:“將拙議四十首繕成兩帙,郵呈是正。籌筆餘閑,撫覽及之,如不以為巨謬,敢乞賜之弁言。”(繕:抄寫。帙:量詞,用於線裝書。籌筆:運筆籌劃。)

    聆:

    仔細地聽。謝靈運《登池上樓》:“傾耳聆波瀾。”蘇軾《石鐘山記》:“扣而聆之。”

    神:

    ①天神。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祇。”②鬼神。《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見:現。)③指人死後的魂靈。《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態。《世說新語·簡傲》:“(王恬)神氣傲邁,瞭無相酬對意。”⑦形象;肖像。蔣驥《傳神秘要》:“傳神最大者,令彼隔幾而坐,可遠三四尺許,若小照,可遠五六尺,愈小愈宜遠。”⑧神韻。指文藝作品在境界上所表達出的情趣韻致。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蔑:無;沒有。)

    算:

    ①計算;數。《漢書·律歷志》:“數者,一、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事物,順性命之理也。”②數目。《聊齋志異·八大王》:“生視其中有藏鏹(qiǎng)無算,遂以重金購居之。”(鏹:銀子。)③謀劃;計劃。《孫子 ·計》:“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④壽命。《晉書·王徽之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代:頂替。)⑤漢代賦稅名。《漢書·貢禹傳》:“宜令兒七歲去齒,乃出口錢,年二十乃算。”⑥通“筭”。古代計數用的籌碼。《儀禮·鄉射禮》:“一人執算以從之。”

    濡:

    (一)①古水名。在今河北省。②浸漬;沾濕。《周易·未濟》:“小狐汔濟,濡其尾。”(汔濟:剛要過河。)《莊子·大宗師》:“入水不濡,入火不熱。”③濕潤;濕。《韓非子 · 內儲說上》:“人塗其體,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④沉溺;淹沒。汪中《哀鹽船文》:“知蹈水之必濡,猶入險而思濟。”⑤遲緩;滯留。《孟子·公孫醜下》:“三宿而後出晝,是何濡滯也!” (二)ruǎn ①柔軟;柔弱。《孔子傢語·正論》:“水濡弱,民狎而玩之,則民多死焉。”②柔順。《莊子·天下》:“以濡弱謙下為表。”

    毫:

    ①細長而尖的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②毛筆。杜甫《飲中八仙歌》:“揮毫落紙如雲煙。”陸機《文賦》:“或含毫而邈然。”③極細微;一點點。《論衡· 案書》:“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芥之惡。”(纖芥:細小。)④量詞。1. 長度單位。寸的千分之一。《孫子算經》卷上:“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十分為一寸。”2. 重量單位。一錢的千分之一。⑤絲毫;一丁點兒。宋應星《天工開物序》:“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俟:

    (一)等待。《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二)qí [萬(mò)俟]復姓。

    密:

    ①細密;周密。《周易·系辭上》:“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②精致。《北史·崔光傳》:“極宇崇麗,壇築工密。”(極宇:本指房屋的脊和簷,此代稱房屋。)③緊密;稠密。《鹽鐵論·刑德》:“而網密於凝脂。”李中《寄左偃》:“閒留好鳥庭柯密。”(柯:樹枝。)④秘密。《北史·韓鳳傳》:“軍國要密,無不經手。”⑤親密;貼近。《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劉備)於是與亮情好日密。”⑥寂靜;靜默。《莊子·達生》:“公密而不應。”

    宣:

    ①周遍;普通。《詩經·大雅·公劉》:“既順乃宣,而無永嘆。”②宣揚;顯明。《漢書·元帝紀》:“宣明教化,以親百姓。”③通;疏通。《左傳·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澤。”(汾、洮:二水名。障:阻擋。)④發泄;發散。嵇康《聲無哀樂論》:“歌以敘志,舞以宣情。”⑤公開。仲長統《昌言·理亂》:“君臣宣淫。”⑥君主的詔諭。《三圖志·吳書·吳主傳》:“特下燕國,奉宣詔恩。”


    上一篇: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籍籍时贤口。

    下一篇:商吹移砧调,春华改镜容。
  • 侧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

    “侧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诗句出处:《感事三十四韵》;是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虽遇河清圣,惭非岳降贤。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
    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筵。腐儒亲帝座,太史认星躔。
    侧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宫司持玉研,书省擘香笺。
    唯理心无党,怜才膝屡前。焦劳皆实录,宵旰岂虚传。
    始议新尧历,将期整舜弦。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上相思惩恶,中人讵省愆。鹿穷唯牴触,兔急且联猭。
    本是谋赊死,因之致劫迁。氛霾言下合,日月暗中悬。
    恭显诚甘罪,韦平亦恃权。畏闻巢幕险,宁寤积薪然。
    谅直寻钳口,奸纤益比肩。晋谗终不解,鲁瘠竟难痊。
    只拟诛黄皓,何曾识霸先。嗾獒翻丑正,养虎欲求全。
    万乘烟尘里,千官剑戟边。斗魁当北坼,地轴向西偏。
    袁董非徒尔,师昭岂偶然?中原成劫火,东海遂桑田。
    溅血惭嵇绍,迟行笑褚渊。四夷同效顺,一命敢虚捐。
    山岳还青耸,穹苍旧碧鲜。独夫长啜泣,多士已忘筌。
    郁郁空狂叫,微微几病癫。丹梯倚寥廓,终去问青天。

    【注释】:

    侧:

    ①旁边。《商君书·修权》:“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②斜向一边。《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③用同“仄(zè)”。

    弁:

    ①古代举行通常礼仪时戴的帽子。祭祀时戴爵弁,用赤黑色布帛制成,田猎征伐时戴皮弁,用白鹿皮制成。《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不说(tuō)弁而死于崔氏。”(说:脱;脱掉。)②指男子成年加冠之礼。《诗经· 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未几:不久。)③古代武官。清代专指都司守备以下武官。《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生童试二》:“如有恃符滋事、不知奋勉者,即令该管将弁详情开除。”(符:指取得功名的凭证。将:指参将、游击以上武官。)④放在最前面。龚自珍《送徐铁孙序》:“乃书是言,以弁君之诗之端。”⑤惊恐发抖。《汉书·王莽传下》:“乃壬午餔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予甚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弁言]前言;序文。冯桂芬《与曾揆帅书》:“将拙议四十首缮成两帙,邮呈是正。筹笔余闲,抚览及之,如不以为巨谬,敢乞赐之弁言。”(缮:抄写。帙:量词,用于线装书。筹笔:运笔筹划。)

    聆:

    仔细地听。谢灵运《登池上楼》:“倾耳聆波澜。”苏轼《石钟山记》:“扣而聆之。”

    神:

    ①天神。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②鬼神。《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见:现。)③指人死后的魂灵。《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谓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态。《世说新语·简傲》:“(王恬)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⑦形象;肖像。蒋骥《传神秘要》:“传神最大者,令彼隔几而坐,可远三四尺许,若小照,可远五六尺,愈小愈宜远。”⑧神韵。指文艺作品在境界上所表达出的情趣韵致。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蔑:无;没有。)

    算:

    ①计算;数。《汉书·律历志》:“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②数目。《聊斋志异·八大王》:“生视其中有藏镪(qiǎng)无算,遂以重金购居之。”(镪:银子。)③谋划;计划。《孙子 ·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④寿命。《晋书·王徽之传》:“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代:顶替。)⑤汉代赋税名。《汉书·贡禹传》:“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⑥通“筭”。古代计数用的筹码。《仪礼·乡射礼》:“一人执算以从之。”

    濡:

    (一)①古水名。在今河北省。②浸渍;沾湿。《周易·未济》:“小狐汔济,濡其尾。”(汔济:刚要过河。)《庄子·大宗师》:“入水不濡,入火不热。”③湿润;湿。《韩非子 · 内储说上》:“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④沉溺;淹没。汪中《哀盐船文》:“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⑤迟缓;滞留。《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 (二)ruǎn ①柔软;柔弱。《孔子家语·正论》:“水濡弱,民狎而玩之,则民多死焉。”②柔顺。《庄子·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

    毫:

    ①细长而尖的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②毛笔。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陆机《文赋》:“或含毫而邈然。”③极细微;一点点。《论衡· 案书》:“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纤芥之恶。”(纤芥:细小。)④量词。1. 长度单位。寸的千分之一。《孙子算经》卷上:“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2. 重量单位。一钱的千分之一。⑤丝毫;一丁点儿。宋应星《天工开物序》:“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俟:

    (一)等待。《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二)qí [万(mò)俟]复姓。

    密:

    ①细密;周密。《周易·系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②精致。《北史·崔光传》:“极宇崇丽,坛筑工密。”(极宇:本指房屋的脊和檐,此代称房屋。)③紧密;稠密。《盐铁论·刑德》:“而网密于凝脂。”李中《寄左偃》:“閒留好鸟庭柯密。”(柯:树枝。)④秘密。《北史·韩凤传》:“军国要密,无不经手。”⑤亲密;贴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于是与亮情好日密。”⑥寂静;静默。《庄子·达生》:“公密而不应。”

    宣:

    ①周遍;普通。《诗经·大雅·公刘》:“既顺乃宣,而无永叹。”②宣扬;显明。《汉书·元帝纪》:“宣明教化,以亲百姓。”③通;疏通。《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汾、洮:二水名。障:阻挡。)④发泄;发散。嵇康《声无哀乐论》:“歌以叙志,舞以宣情。”⑤公开。仲长统《昌言·理乱》:“君臣宣淫。”⑥君主的诏谕。《三图志·吴书·吴主传》:“特下燕国,奉宣诏恩。”


    上一篇: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籍籍时贤口。

    下一篇:商吹移砧调,春华改镜容。

  • 上一篇: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籍籍时贤口。

    下一篇:商吹移砧调,春华改镜容。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