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詩句出處:《東都遇春》;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少年氣真狂,有意與春競。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曉服鮮,桃李晨妝靚。荒乘不知疲,醉死豈辭病。
    飲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橫。爾來曾幾時,白發忽滿鏡。
    舊遊喜乖張,新輩足嘲評。心腸一變化,羞見時節盛。
    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深居疑避仇,默臥如當暝。
    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為生鄙計算,鹽米告屢罄。
    坐疲都忘起,冠側懶復正。幸蒙東都官,獲離機與阱。
    乖慵遭傲僻,漸染生弊性。既去焉能追,有來猶莫騁。
    有船魏王池,往往縱孤泳。水容與天色,此處皆綠凈。
    岸樹共紛披,渚牙相緯經。懷歸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並。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賢,上戴天子聖。謀謨收禹績,四面出雄勁。
    轉輸非不勤,稽逋有軍令。在庭百執事,奉職各祗敬。
    我獨胡為哉,坐與億兆慶。譬如籠中鳥,仰給活性命。
    為詩告友生,負愧終究竟。

    【註釋】:

    得:

    ①獲取;得到。《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賢明之士思得明君。”②捉得;找到。《聊齋志異·促織》:“逐而得之。”③得意。《史記·管晏列傳》:“意氣洋洋,甚自得也。”④得到的莊稼;收獲;思想上獲得;心得。漢·晁錯《論貴粟疏》:“亡(wú)農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⑤能;能夠《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⑥表示某種動作能做或可以做。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羅公遠》:“試令羅公取,取不得則羅公輸,取得則僧輸。”⑦需要;應該;必須。《史記·項羽本紀》:“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合適;正確。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於彼計則得。”《漢書·敘傳上》:“歷古今之得失。”⑨完成;完瞭。唐·白居易《琵琶行》:“十三學得琵琶成。”⑩通“德”。感激恩德。《孟子·告子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閑:

    ① 養馬的圈。《周禮· 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有:又。)②一定的范圍。《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③防止。《周易·文言》:“閑邪有其誠。”④清閑;空閑。李紳《惘農》之一:“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⑤安靜。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軒:窗。)⑥通“嫻。”1. 熟練;熟習。李白《豫章行》:“斬虜素不閑。”(虜:指敵人。)2. 文雅;閑靜。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閑。”

    無:

    ①沒有。跟“有”相對。陸遊《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②副詞。表示否定,相當於“不”。《商君書·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弱也?”③連詞。表示條件,相當於“無論”、“不論”。《詩經·魯頌·灃水》:“不小不大,從公於邁。”④通“毋”。不要。《古詩源·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勢》:“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⑥語氣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所:

    ①處所;位置;地方。《墨子·號令》:“夜以火指鼓所。”《詩經·豳風·九罭》:“鴻飛遵渚(zhǔ),公歸無所。”(遵:沿著。渚:水中的沙洲。)②元、明時駐軍的一種建制。《明史·兵志二》:“度(duó)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度:估量。)③不定數詞,附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史記·李將軍列傳》:“未到匈奴陳二裡所,止。”(陳:同“陣”。)④量詞。計算房舍及其他處所。《宋書 ·沈慶之傳》:“居清明門外,有宅四所,室宇甚麗。”《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刺足陽明脈,左右各三所。”⑤助詞。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短語。1. 動詞後不再出現表事物的詞。《荀子·榮辱》:“此小人之所務而君子所不為也。”2. 動詞後用“者”或“的”表示事物。《戰國策·齊策四》:“視吾傢所寡有者。”3. 動詞後仍出現表事物的詞。《史記·項羽本紀》:“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⑥助詞。放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多與“為”配合使用。《漢書·黃霸傳》:“食於道旁,乃為烏所盜肉。”(烏:烏鴉。)[所以]1.表示原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傢之急而後私仇也。”2. 表示使用的東西。《墨子·公輸》:“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距:同“拒”。)3. 表示方法或憑借。《荀子·議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作:

    ①起;起立。《論語·先進》:“舍瑟而作。”②興起;產生。《史記·秦始皇本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一:統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職》:“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孫醜上》:“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韓非子·解老》:“大奸作則小盜隨。”③始。《尚書· 禹貢》:“萊夷作牧。”(萊夷:地名。牧:放牧。)④勞作;工作。《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傢作苦。”⑤創作;寫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懼,作《春秋》。”《呂氏春秋·勿躬》:“容成作歷。”(容成:傳說中黃帝臣,歷法的創造者。)王充《論衡·定賢》:“譬猶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詞,指作品。蕭統《文選序》:“則有‘憑虛’、‘亡是’之作。”⑦事務。鮑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蠶作。”(事:從事。)⑧擔當;充任。《論語·子路》:“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而:假如。)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敦槐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⑨當成;算做。羅公升《溪上》:“門前溪一發,我作五湖看。”(一發:一根頭發。)又成為。李賀《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⑩通“詛”。詛咒。《詩經·大雅·蕩》:“侯作侯祝。”(侯:語氣詞。)(11)通“詐”。欺騙。《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作色]臉上變色。指神情嚴肅起來或發怒。《禮記·哀公問》:“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貴:

    ①價錢高。與“賤”相對。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缺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荀子·天論》:“糴貴民饑。”②地位高貴,顯貴。韓愈《師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③可貴;重要。《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④崇尚;重視。《尚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⑤欲;想要。《戰國策·東周策》:“魏王以國與先生,貴合於秦以伐齊。”⑥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事。《國語·周語中》:“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虔:恭敬。)

    欲:

    ①欲望;願望。又作“慾”。《孟子·離婁下》:“從(縱)耳目之欲。”《孫子兵法·謀攻》:“上下同欲者勝。”②想要。《左傳·隱公元年》:“愛共叔段,欲立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③需要。《齊民要術·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④副詞。將要;快要。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⑤情欲;貪欲。劉伶《酒德頌》:“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辭:

    ①口供。《周禮·秋官· 鄉士》:“聽其獄訟,察其辭。”(察:審察。)柳宗元《斷刑論下》:“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②言詞;文詞。《莊子·盜蹠》:“多辭繆說。”陸機《文賦》:“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③告訴。《禮記·檀弓上》:“使人辭於狐突。”④推辭;不接受。《論語·雍也》:“與之粟九百,辭。”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固辭不受。”⑤告別;離開。陶潛《桃花源記》:“停數日,辭去。”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⑥辭退;解除。《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便脫去那領朝衫,辭官不作。”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

    視:

    ①看。《左傳·莊公十年》:“下視其轍。”②觀察;審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③對待;看待。黃宗羲《原君》:“視下天為莫大之產業。”④探望。《三國志·魏書 · 張遼傳》:“遼還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劉曄將(jiàng)太醫視疾。”(將:帶領。)⑤比照;比較。張溥《五人墓碑記》:“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⑥通“示”。向……表示;顯示。《漢書·高帝紀》:“亦視項羽無東意。”[視事]1.辦公;理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稱疾,不視事。”2.任職。《後漢書·張衡傳》:“[張衡]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上書乞骸骨:猶言向上打報告申請退休養老。)

    聽:

    ①聽。《荀子·勸學》:“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②聽取;接受。《論語·憲問》:“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丞相入奏事,坐語移日,所言皆聽。”③考察。《戰國策·秦策一》:“且(陳)軫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聽乎?”(去:離開。之:往。)④偵察;耳目;間諜。《荀子·議兵》:“且仁人之用十裡之國,則將有百裡之聽。”(用:治理。)⑤治理;審理。《論語·顏淵》:“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⑥廳堂。後作“廳(廳)”。《世說新語·黜免》:“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大司馬:官名。掌管國傢軍事。扶疏:枝葉茂盛。)⑦聽憑;任憑。《漢書·薛宣傳》:“賣買聽任富吏。”《莊子·徐無鬼》:“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


    上一篇: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下一篇: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
  •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诗句出处:《东都遇春》;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坐疲都忘起,冠侧懒复正。幸蒙东都官,获离机与阱。
    乖慵遭傲僻,渐染生弊性。既去焉能追,有来犹莫骋。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谋谟收禹绩,四面出雄劲。
    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我独胡为哉,坐与亿兆庆。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注释】:

    得:

    ①获取;得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贤明之士思得明君。”②捉得;找到。《聊斋志异·促织》:“逐而得之。”③得意。《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洋洋,甚自得也。”④得到的庄稼;收获;思想上获得;心得。汉·晁错《论贵粟疏》:“亡(wú)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⑤能;能够《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⑥表示某种动作能做或可以做。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罗公远》:“试令罗公取,取不得则罗公输,取得则僧输。”⑦需要;应该;必须。《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合适;正确。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于彼计则得。”《汉书·叙传上》:“历古今之得失。”⑨完成;完了。唐·白居易《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⑩通“德”。感激恩德。《孟子·告子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闲:

    ① 养马的圈。《周礼· 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有:又。)②一定的范围。《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③防止。《周易·文言》:“闲邪有其诚。”④清闲;空闲。李绅《惘农》之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⑤安静。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⑥通“娴。”1. 熟练;熟习。李白《豫章行》:“斩虏素不闲。”(虏:指敌人。)2. 文雅;闲静。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所:

    ①处所;位置;地方。《墨子·号令》:“夜以火指鼓所。”《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zhǔ),公归无所。”(遵:沿着。渚:水中的沙洲。)②元、明时驻军的一种建制。《明史·兵志二》:“度(duó)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度:估量。)③不定数词,附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史记·李将军列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陈:同“阵”。)④量词。计算房舍及其他处所。《宋书 ·沈庆之传》:“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室宇甚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⑤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1. 动词后不再出现表事物的词。《荀子·荣辱》:“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所不为也。”2. 动词后用“者”或“的”表示事物。《战国策·齐策四》:“视吾家所寡有者。”3. 动词后仍出现表事物的词。《史记·项羽本纪》:“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⑥助词。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多与“为”配合使用。《汉书·黄霸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乌:乌鸦。)[所以]1.表示原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 表示使用的东西。《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距:同“拒”。)3. 表示方法或凭借。《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作:

    ①起;起立。《论语·先进》:“舍瑟而作。”②兴起;产生。《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一:统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职》:“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孙丑上》:“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③始。《尚书· 禹贡》:“莱夷作牧。”(莱夷:地名。牧:放牧。)④劳作;工作。《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⑤创作;写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惧,作《春秋》。”《吕氏春秋·勿躬》:“容成作历。”(容成:传说中黄帝臣,历法的创造者。)王充《论衡·定贤》:“譬犹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词,指作品。萧统《文选序》:“则有‘凭虚’、‘亡是’之作。”⑦事务。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事:从事。)⑧担当;充任。《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而:假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槐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⑨当成;算做。罗公升《溪上》:“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一发:一根头发。)又成为。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⑩通“诅”。诅咒。《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侯:语气词。)(11)通“诈”。欺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作色]脸上变色。指神情严肃起来或发怒。《礼记·哀公问》:“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贵:

    ①价钱高。与“贱”相对。杜甫《岁晏行》:“去年米贵缺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荀子·天论》:“籴贵民饥。”②地位高贵,显贵。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可贵;重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崇尚;重视。《尚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⑤欲;想要。《战国策·东周策》:“魏王以国与先生,贵合于秦以伐齐。”⑥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事。《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虔:恭敬。)

    欲:

    ①欲望;愿望。又作“慾”。《孟子·离娄下》:“从(纵)耳目之欲。”《孙子兵法·谋攻》:“上下同欲者胜。”②想要。《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需要。《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④副词。将要;快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⑤情欲;贪欲。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辞:

    ①口供。《周礼·秋官· 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察:审察。)柳宗元《断刑论下》:“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②言词;文词。《庄子·盗跖》:“多辞缪说。”陆机《文赋》:“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③告诉。《礼记·檀弓上》:“使人辞于狐突。”④推辞;不接受。《论语·雍也》:“与之粟九百,辞。”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固辞不受。”⑤告别;离开。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⑥辞退;解除。《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便脱去那领朝衫,辞官不作。”⑦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视:

    ①看。《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②观察;审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③对待;看待。黄宗羲《原君》:“视下天为莫大之产业。”④探望。《三国志·魏书 · 张辽传》:“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jiàng)太医视疾。”(将:带领。)⑤比照;比较。张溥《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⑥通“示”。向……表示;显示。《汉书·高帝纪》:“亦视项羽无东意。”[视事]1.办公;理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称疾,不视事。”2.任职。《后汉书·张衡传》:“[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上书乞骸骨:犹言向上打报告申请退休养老。)

    听:

    ①听。《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②听取;接受。《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③考察。《战国策·秦策一》:“且(陈)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去:离开。之:往。)④侦察;耳目;间谍。《荀子·议兵》:“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治理。)⑤治理;审理。《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⑥厅堂。后作“廳(厅)”。《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大司马:官名。掌管国家军事。扶疏:枝叶茂盛。)⑦听凭;任凭。《汉书·薛宣传》:“卖买听任富吏。”《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上一篇: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下一篇: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

  • 上一篇: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下一篇: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