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叟有叟,鼓腹歌於道邊。”詩句出處:《甘雨應祈》;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春雨偶愆期,草木亦未覺。君侯不遑處,退食或閉閣。 東海浪滔滔,西江波漠漠。得不願身為大虯,金其角, 玉其甲。一吸再喢,雲平霧匝。華暢九有,清傾六合。 使不蘇者蘇,不足者足。情通上玄,如膏綿綿。有叟有叟, 鼓腹歌於道邊。歌曰:“麥苗芃芃兮鶬鹒飛, 日出而作兮日入歸,如彼草木兮雨露肥。古人三樂兮, 我樂多之。天之成兮,地之平兮。柘系黃兮,瓠葉青兮。 乳女啼兮,蒸黍馨兮。炙背捫虱兮,復何經營兮。
|
【註釋】:
有:
(一)①與“無”相對。1. 表示占有、具有、領有。《論語·公冶長》:“陳文子有馬十乘(shèng)。”(乘:四匹。)諸葛亮《草廬對》:“孫權據有江東。”2.表示存在。曹丕《雜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3. 表示發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②豐收。儲光羲《觀競渡》:“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④助詞。1. 多用於朝代名稱的前面。《詩經·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2. 用於形容詞前面。《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明星有爛。”(爛:燦爛。) (二)yòu 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叟:
(一)老年男子的通稱。《孟子·梁惠王上》:“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莫:沒有誰。)《列子·湯問》:“河曲智叟亡以應。” (二)sōu [叟叟]淘米聲。《詩經·大雅·生民》:“釋之叟叟,蒸之浮浮。”(釋:淘米。)有:
(一)①與“無”相對。1. 表示占有、具有、領有。《論語·公冶長》:“陳文子有馬十乘(shèng)。”(乘:四匹。)諸葛亮《草廬對》:“孫權據有江東。”2.表示存在。曹丕《雜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3. 表示發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②豐收。儲光羲《觀競渡》:“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④助詞。1. 多用於朝代名稱的前面。《詩經·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2. 用於形容詞前面。《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明星有爛。”(爛:燦爛。) (二)yòu 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叟:
(一)老年男子的通稱。《孟子·梁惠王上》:“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莫:沒有誰。)《列子·湯問》:“河曲智叟亡以應。” (二)sōu [叟叟]淘米聲。《詩經·大雅·生民》:“釋之叟叟,蒸之浮浮。”(釋:淘米。)鼓:
①打擊樂器之一。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中間空,兩端蒙著皮革。《荀子·禮論》:“鐘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養耳也。”也指鼓聲。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②擊鼓。《詩經》:“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又擊鼓進軍。《左傳·莊公十年》:“戰於長勺,公將鼓之。”③形狀、功能類似鼓的東西。譚嗣同《仁學》上:“耳有鼓焉,聲入而肖其響,由鼓傳腦而覺為聞。”(肖:相像;類似。)④隆起;凸出。馬中錫《中山狼傳》:“遂鼓吻奮爪以向先生。”⑤敲擊或彈奏(樂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⑥震動;激發。《楚辭·漁父》:“漁父莞(wǎn)爾而笑,鼓枻(yì)而去。”(莞爾:微笑。枻:槳。)⑦用風箱等扇(風)。《三國志·魏書·王粲傳附陳琳》:“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xiāng)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無異於鼓洪爐以燎毛發。”(驤:馬昂首快跑。)⑧古代夜間計時單位。《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四鼓,愬至城下,無一人知者。”(愬:李愬)。腹:
①肚子。《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②內心。《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③比喻中央部位。《鹽鐵論·刺復》:“方今為天下之腹,郡諸侯並臻。”④前面。與“背”相對。秦觀《邊防》下:“吾軍糧盡引還,則腹背受敵。”⑤抱在懷中。《詩經·小雅·蓼莪》:“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復:庇護。)⑥包括;包羅;容納。孟郊《大隱詠·趙記室俶在職無事》:“大道母群物,達人腹眾才。”⑦指懷孕。《大戴禮記·保傅》:“《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王後腹之七月,而後宴室。’”歌:
①唱歌;歌唱。《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②歌曲;歌謠以及能唱的詩。許渾《夜泊永樂有懷》:“吳娃齊唱采蓮歌。”③贊頌;歌詠。班固《兩都賦·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頌魯。”於:
(一)①介詞。相當於“在”。表動作的時間、處所。《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左,越於車下。”(越:墜。)②介詞。相當於“對”、“對於”。表動作對象。《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③相當於“向”。表示趨向。《戰國策·東周策》:“秦假道於周以伐韓。”④相當於“至”、“到”。表示方向和目標。《尚書· 盤庚上》:“盤庚遷於殷。”(遷:遷都。)⑤相當於“過”。表示比較。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⑥相當於“自”、“從”、“由”。表示起始。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青蘋:水草名。末:頂端。)⑦相當於“給”。《漢書·揚雄傳下》:“東方朔割炙(zhì)於細君。”(炙:烤肉。細君:妻。)⑧相當於“被”。表被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二)wū(烏)。嘆詞。表呼聲或贊嘆。《尚書·大禹謨》:“禹曰:‘於,帝念哉!’”(念:常常想。)道:
(一)①道路。《史記·陳涉世傢》:“會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徑。《左傳·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會:約會。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裡。”④方法;途徑。《論語·裡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⑤技藝。《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⑥宇宙萬物的本原。《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⑦規律;道理。《荀子·天論》:“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循:遵照。貳:不專一。)⑧政治主張或思想學說。《論語·裡仁》:“吾道一以貫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義。徐階《送司封仲芳楊子赴留都》:“古道日淪替,群諛紛追隨。”(淪:淪亡。替:衰落。諛:阿諛,奉承。)(11)道傢。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術。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子若學道,即有仙分。”(13)行政區劃名。1.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 清代和民國初年曾在省以下設若幹分守道。(14)說;講述。《鹽鐵論·遵道》:“飾虛言以亂實,道古以害今。”(15)量詞。用於命令、題目等。《新唐書·選舉志》:“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二)dǎo ①同“導”。1.疏通。《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決:河流決口。克:能。)2. 引導。《漢書·張騫傳》:“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政:政令。齊:整頓。免:免於犯罪。)③介詞。從;由。《漢書·淮南王安傳》:“諸使者道長安來,為妄妖言。”邊:
①側畔;旁邊。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②邊緣。蘇渙《毒蜂成一窠》詩:“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傢兒?”③邊境。《鹽鐵論·利議》:“思念北邊之未安。”④指邊防。《宋書·裴松之傳》:“裴松之廊廟之才,不宜久屍邊務。”(廊廟:指朝廷。屍:主管。)⑤靠近;接壤。《史記·高祖本紀》:“齊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