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江面昆明洗刷牽,四蹄踏浪頭枿天。

    “江面昆明洗刷牽,四蹄踏浪頭枿天。”詩句出處:《露青竹杖歌》;是唐朝詩人顧況的作品。

    鮮於仲通正當年,章仇兼瓊在蜀川。約束蜀兒采馬鞭,
    蜀兒采鞭不敢眠。橫截斜飛飛鳥邊,繩橋夜上層崖顛。
    頭插白雲跨飛泉,采得馬鞭長且堅。浮漚丁子珠聯聯,
    灰煮蠟楷光爛然。章仇兼瓊持上天,上天雨露何其偏。
    飛龍閑廄馬數千,朝飲吳江夕秣燕。紅塵撲轡汗濕韉,
    師子麒麟聊比肩。江面昆明洗刷牽,四蹄踏浪頭枿天。
    蛟龍稽顙河伯虔,拓羯胡雛腳手鮮。陳閎韓幹丹青妍,
    欲貌未貌眼欲穿。金鞍玉勒錦連乾,騎入桃花楊柳煙。
    十二樓中奏管弦,樓中美人奪神仙。爭愛大傢把此鞭,
    祿山入關關破年。忽見揚州北邙前,隻有人還千一錢。
    亭亭筆直無皴節,磨捋形相一條鐵。市頭格是無人別,
    江海賤臣不拘紲。垂窗掛影西窗缺,稚子覓衣挑仰穴。
    傢童拾薪幾拗折,玉潤猶沾玉壘雪。碧鮮似染萇弘血,
    蜀帝城邊子規咽。相如橋上文君絕,往年策馬降至尊,
    七盤九折橫劍門。穆王八駿超昆侖,安用冉冉孤生根。
    聖人不貴難得貨,金玉珊瑚誰買恩。

    【註釋】:

    江:

    ①長江的專稱。《尚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論衡·書虛》:“且投於江中,何江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臨浙江,水波惡。”②江河的通稱。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③指隱士的居處。陶潛《與殷晉安別》:“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王安石《和王勝之雪霽借馬人省》:“超然遂有江湖意。”

    面:

    ①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戰國策 · 趙策四》:“老婦必唾其面。”②面向;面對著。《列子·湯問》:“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且:將近。)③當面。方苞《獄中雜記》:“富者就其戚屬,貧則面語之。”《戰國策·齊策一》:“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刺:指責。)④物體的表面或上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水面初平雲腳低。”⑤方面;某一部分。《史記·留侯世傢》:“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屬:同“囑”。托付。)⑥量詞。蘇軾《惜花》:“腰鼓百面如春雷。”《舊唐書·穆宗記》:“賜印一面。”

    昆:

    (一)①同;共同。揚雄《羽獵賦》:“群娛乎其中,噍(jiū)噍昆鳴。”(噍噍:鳥鳴聲。)②眾。文瑩《玉壺清話》卷七:“昆蟲草木,亦無所傷。”《禮記·禮運》:“無水旱昆蟲之災。”③兄。《詩經·王風·葛藟(lěi)》:“終遠兄弟,謂他人昆。”④後裔。《國語·晉語二》:“延及寡君之紹續昆裔。”蔡邕《汝南周巨勝碑》:“名振華夏,光耀昆苗。”(苗:後裔。)⑤通“焜”。明亮。揚雄《甘泉賦》:“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樵:焚燒。配藜:同“披離”,分散。施:佈。) (二)hùn 同“混”。混同。《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有物昆成,先天地生。”今本《老子》作“混成”。[昆吾]1. 山名。《山海經·中山經》:“(陽山)又西二百裡曰昆吾之山。”2.美石名。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十六:“(流洲)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昆明]1.漢代池名。在長安。《漢書·元後傳》:“秋歷東館,望昆明。”2. 古代西南部族名。《漢書·西南夷傳》:“四歲餘,皆閉昆明,莫能通。”

    明:

    ①明亮;光明。《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子興視夜,明星有爛。”②照亮。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火尚足以明也。”③明顯;明白。《戰國策·齊策一》:“則秦不能害齊,亦已明矣。”④公開。《戰國策·趙策四》:“太後明謂左右。”又顯露。柳宗元《小石潭記》:“明滅可見。”⑤說明;表明。張溥《五人墓碑記》:“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賢明;英明。諸葛亮《前出師表》:“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⑦聰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韓愈《師說》:“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遺:放棄。)⑧視力;眼力。又視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張煌言《擬古》之二:“晦明本如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轂:車輪的中心。)⑩舊指陽世間。顏延之《和謝監靈運一首》:“人神幽明絕。”(幽:指陰間。絕:指時亂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勝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於公元1368年,1661年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舉行朝會、祭祀、慶賞等大典的地方。古樂府《木蘭詩》:“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個大人傢出殯,擺設明器,好生齊整。”(大人傢:大戶人傢。)

    牽:

    ①拉;挽。《韓非子·十過》:“荀息牽馬操璧而報獻公。”②可牽的牲口。《周禮·天官·宰夫》:“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飲食賓賜之飧(sūn)牽。”(牢禮:祭祀用牲之禮。委積:儲備。飧:便宴;飯食。)③牽連;牽涉。《後漢書·梁商傳》:“辭語多所牽及。”④拘束;約束。宋玉《招魂》:“牽於俗而蕪穢。”[牽強]勉強;生扯硬拉。吳曾《能改齋漫錄·文貴自然》:“文之所以貴對偶者,為出於自然,非假於牽強也。”

    四:

    ①基數,四。《左傳·隱公三年》:“驕奢淫泆(yì),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淫:嗜欲過度。泆:放縱。)②序數,第四。《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臣之位在四。”《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四鼓,愬至城下,無一人知者。”(愬:李愬,鄧州節度使,此次襲破蔡州,擒叛軍首領吳元濟。)③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宋史·樂志十七》:“大呂、太簇用四字。”④通“駟”。四匹馬駕一輛車。《韓非子·愛臣》:“是故不得四從,不載奇兵。”

    蹄:

    ①馬、牛、羊、豬等的趾端角質物。《莊子 · 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②這類牲畜的腿。《史記·滑稽列傳》:“見道旁有禳(ráng)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禳:祭祀求福去災。操:持。)③用蹄子踢。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不勝怒,蹄之。”④捕兔的工具。《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⑤量詞。計牛馬的單位。每四蹄為一頭。《史記·貨殖列傳》:“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蹄角:馬牛一頭四蹄二角。千:此為概數。)

    踏:

    (一)①踐踏;踩。《晉書·王湛傳附王述》:“雞子圓轉不止,便下床以屐齒踏之。”②勘查;察看。李石《論荊鄂兩軍戰守勝勢疏》:“同往新野一帶,踏勘勝勢。”③觀看。諸重光《上元前夕寶幢·鑒南過飲》:“客為踏燈成不速,門非覓句亦常關。” (二)tā [踏實]切實;不浮躁。朱熹《答包詳道書》:“然觀古人為學,隻是升高目下,步步踏實。”

    浪:

    (一)①波浪。《世說新語·雅量》:“風起浪湧。”范仲淹《嶽陽樓記》:“濁浪排空。”②水波湧起。左思《魏都賦》:“溫泉毖湧而自浪”。(毖:通“泌”,泉水湧流的樣子。)③放蕩;放縱。《詩經·邶風·終風》:“謔浪笑敖,中心是悼。”《明史·唐寅傳》:“寅恥不就,歸傢益放浪。”④隨便;輕率。杜甫《泛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杜牧《罪言》:“最下策為浪戰,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⑤空;白白地。韓愈《秋懷》之一:“胡為浪自苦,得酒且歡喜。”蘇軾《贈月長老》:“功名半幅紙,兒女浪苦辛。” (二)láng ①液體滴落或流動的樣子。柳宗元《與顧十郎書》:“因言感激,浪然出涕。”②流逝。秦觀《寄孫莘老少監》:“天上圖書森似舊,人間歲月浪如馳。”[浪浪]流動的樣子。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


    上一篇: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

    下一篇: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 江面昆明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

    “江面昆明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诗句出处:《露青竹杖歌》;是唐朝诗人顾况的作品。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约束蜀儿采马鞭,
    蜀儿采鞭不敢眠。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夜上层崖颠。
    头插白云跨飞泉,采得马鞭长且坚。浮沤丁子珠联联,
    灰煮蜡楷光烂然。章仇兼琼持上天,上天雨露何其偏。
    飞龙闲厩马数千,朝饮吴江夕秣燕。红尘扑辔汗湿鞯,
    师子麒麟聊比肩。江面昆明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
    蛟龙稽颡河伯虔,拓羯胡雏脚手鲜。陈闳韩干丹青妍,
    欲貌未貌眼欲穿。金鞍玉勒锦连乾,骑入桃花杨柳烟。
    十二楼中奏管弦,楼中美人夺神仙。争爱大家把此鞭,
    禄山入关关破年。忽见扬州北邙前,只有人还千一钱。
    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市头格是无人别,
    江海贱臣不拘绁。垂窗挂影西窗缺,稚子觅衣挑仰穴。
    家童拾薪几拗折,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
    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桥上文君绝,往年策马降至尊,
    七盘九折横剑门。穆王八骏超昆仑,安用冉冉孤生根。
    圣人不贵难得货,金玉珊瑚谁买恩。

    【注释】:

    江:

    ①长江的专称。《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论衡·书虚》:“且投于江中,何江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临浙江,水波恶。”②江河的通称。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③指隐士的居处。陶潜《与殷晋安别》:“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人省》:“超然遂有江湖意。”

    面:

    ①脸。《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战国策 · 赵策四》:“老妇必唾其面。”②面向;面对着。《列子·汤问》:“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且:将近。)③当面。方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战国策·齐策一》:“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刺:指责。)④物体的表面或上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⑤方面;某一部分。《史记·留侯世家》:“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属:同“嘱”。托付。)⑥量词。苏轼《惜花》:“腰鼓百面如春雷。”《旧唐书·穆宗记》:“赐印一面。”

    昆:

    (一)①同;共同。扬雄《羽猎赋》:“群娱乎其中,噍(jiū)噍昆鸣。”(噍噍:鸟鸣声。)②众。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昆虫草木,亦无所伤。”《礼记·礼运》:“无水旱昆虫之灾。”③兄。《诗经·王风·葛藟(lěi)》:“终远兄弟,谓他人昆。”④后裔。《国语·晋语二》:“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蔡邕《汝南周巨胜碑》:“名振华夏,光耀昆苗。”(苗:后裔。)⑤通“焜”。明亮。扬雄《甘泉赋》:“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樵:焚烧。配藜:同“披离”,分散。施:布。) (二)hùn 同“混”。混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道经》:“有物昆成,先天地生。”今本《老子》作“混成”。[昆吾]1. 山名。《山海经·中山经》:“(阳山)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2.美石名。张君房《云笈七籤》卷二十六:“(流洲)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昆明]1.汉代池名。在长安。《汉书·元后传》:“秋历东馆,望昆明。”2. 古代西南部族名。《汉书·西南夷传》:“四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

    明:

    ①明亮;光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②照亮。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尚足以明也。”③明显;明白。《战国策·齐策一》:“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④公开。《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明谓左右。”又显露。柳宗元《小石潭记》:“明灭可见。”⑤说明;表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贤明;英明。诸葛亮《前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⑦聪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放弃。)⑧视力;眼力。又视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张煌言《拟古》之二:“晦明本如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毂:车轮的中心。)⑩旧指阳世间。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一首》:“人神幽明绝。”(幽:指阴间。绝:指时乱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胜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于公元1368年,1661年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古乐府《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摆设明器,好生齐整。”(大人家:大户人家。)

    牵:

    ①拉;挽。《韩非子·十过》:“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②可牵的牲口。《周礼·天官·宰夫》:“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飧(sūn)牵。”(牢礼:祭祀用牲之礼。委积:储备。飧:便宴;饭食。)③牵连;牵涉。《后汉书·梁商传》:“辞语多所牵及。”④拘束;约束。宋玉《招魂》:“牵于俗而芜秽。”[牵强]勉强;生扯硬拉。吴曾《能改斋漫录·文贵自然》:“文之所以贵对偶者,为出于自然,非假于牵强也。”

    四:

    ①基数,四。《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yì),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淫:嗜欲过度。泆:放纵。)②序数,第四。《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臣之位在四。”《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愬:李愬,邓州节度使,此次袭破蔡州,擒叛军首领吴元济。)③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太簇用四字。”④通“驷”。四匹马驾一辆车。《韩非子·爱臣》:“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

    蹄:

    ①马、牛、羊、猪等的趾端角质物。《庄子 · 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②这类牲畜的腿。《史记·滑稽列传》:“见道旁有禳(ráng)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禳:祭祀求福去灾。操:持。)③用蹄子踢。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④捕兔的工具。《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⑤量词。计牛马的单位。每四蹄为一头。《史记·货殖列传》:“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蹄角:马牛一头四蹄二角。千:此为概数。)

    踏:

    (一)①践踏;踩。《晋书·王湛传附王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②勘查;察看。李石《论荆鄂两军战守胜势疏》:“同往新野一带,踏勘胜势。”③观看。诸重光《上元前夕宝幢·鉴南过饮》:“客为踏灯成不速,门非觅句亦常关。” (二)tā [踏实]切实;不浮躁。朱熹《答包详道书》:“然观古人为学,只是升高目下,步步踏实。”

    浪:

    (一)①波浪。《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范仲淹《岳阳楼记》:“浊浪排空。”②水波涌起。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毖:通“泌”,泉水涌流的样子。)③放荡;放纵。《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明史·唐寅传》:“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④随便;轻率。杜甫《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杜牧《罪言》:“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⑤空;白白地。韩愈《秋怀》之一:“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苏轼《赠月长老》:“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 (二)láng ①液体滴落或流动的样子。柳宗元《与顾十郎书》:“因言感激,浪然出涕。”②流逝。秦观《寄孙莘老少监》:“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浪浪]流动的样子。屈原《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上一篇: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

    下一篇: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 上一篇: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

    下一篇: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