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任方圓,憶昨好之今棄捐。”詩句出處:《宜城放琴客歌》;是唐朝詩人顧況的作品。
佳人玉立生此方,傢住邯鄲不是倡。頭髻鬈鬌手爪長, 善撫琴瑟有文章。新妍籠裙雲母光,朱弦綠水喧洞房。 忽聞鬥酒初決絕,日暮浮雲古離別。巴猿啾啾峽泉咽, 淚落羅衣顏色暍。不知誰傢更張設,絲履墻偏釵股折。 南山闌幹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熱。人情厭薄古共然, 相公心在持事堅。上善若水任方圓,憶昨好之今棄捐。 服藥不如獨自眠,從他更嫁一少年。 |
【註釋】:
上:
(一)①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②等級高或質量好的。《天工開物·飴餳》:“色以白者為上。”③次序或時間在前的。《墨子·七患》:“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⑤由低處往高處。《莊子·逍遙遊》:“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裡。”⑥去;往。黃宗羲《柳敬亭傳》:“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⑦向前。《戰國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終。)⑧進呈;進獻;送上。《漢書·東方朔傳》:“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⑨出場。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楔子:“正旦扮鶯鶯上。”⑩加;添加。《論語·顏淵》:“草上之風必偃。”(11)塗染。《天工開物·造竹紙》:“先以白礬水染過,後上紅花汁雲。”(12)通“尚”。崇尚。《呂氏春秋·長見》:“尊賢上功。” (二)shǎng 上聲,漢語四聲之一。鐘嶸《詩品序》:“至平上去人,則餘病未能。”善:
①美好。諸葛亮《出師表》:“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②心地善良。《孟子·告子上》:“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③認為好;贊許。《史記·留侯世傢》:“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④親善;對人友好。《國語·晉語三》:“夫固國者,在親眾而善鄰。”⑤辦妥;處理好。《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六》:“國有具官,然後其政可善。”(具:完備。)⑥副詞。好好地。《左傳·昭公十三年》:“子善視之。”⑦熟悉。王夫之《周易外傳》卷五:“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禮。”⑧擅長;善於。《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⑨容易;易於。陶潛《感士不遇賦》:“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⑩通“繕”。修治;修整。《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11)通“膳”。膳食。《顏氏傢訓·治傢》:“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畜:積貯。塒:在墻上鑿的雞窩。)(12)語氣詞。表示應答或贊賞。《墨子·公輸》:“善哉,吾請無攻宋矣。”若:
①從;順從。《詩經·大雅·烝民》:“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②選擇。《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是:指仲山甫。)③好像;如同。《莊子·逍遙遊》:“其翼若垂天之雲。”④代詞。1. 人稱代詞。相當於“你”、“你的”。《史記·項羽本紀》:“虞兮虞兮奈若何?”2.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論語·憲問》:“君子哉若人!”⑤連詞。1.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其不才,君可自取。”2. 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或者”。《漢書·惠帝紀》:“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滿十歲有罪當刑者,皆免之。”⑥詞尾。用在形容詞後,表示“……的樣子”。《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愀qiǎo然:容色變動的樣子。超若:悵惘的樣子。)[若夫]至於。范仲淹《嶽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任:
(一)①抱。《詩經·大雅·生民》:“是任是負。”(負:背在身上。)②負載;負荷。《呂氏春秋·舉難》:“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③擔子。《禮記·王制》:“輕任並,重任分。”(並:合並。)④責任。諸葛亮《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⑤職位。《後漢書·邊讓傳》:“議郎蔡邕深敬之,以為讓宜處高任。”(處:居。)⑥才幹;才能。《韓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⑦承當;承受。《左傳·成公二年》:“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高適《別王徹》:“離別未足悲,辛勤當自任。”⑧任用;使用人才。《尚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材:通“才”。)《呂氏春秋·察今》:“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⑨信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王甚任之。”⑩放任不拘。《晉書·胡毋輔之傳》:“性嗜酒,任縱不拘小節。”(11)憑借;依憑。《孫子·勢》:“故能擇人而任勢。”謝惠連《雪賦》:“任地班形。”(依據地勢鋪成不同的形狀。)(12)表讓步的連詞,相當於“即使”。秦觀《南鄉子》:“任是無情也動人。”(13)通“妊”。懷孕。《大戴禮記·保傅》:“周後妃任成王於身。”(後:王。)(二)rén ①縣名。任縣、任丘縣,都在河北省境內。②奸佞。《尚書·堯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惇:敦厚。)③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樂曲名。《禮記·明堂位》:“任,南蠻之樂也。”方:
(一)①並列。《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也指竹木編成的筏子。《詩經·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②方圓。表面積。《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③正方;方形。與圓相對。《周禮·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④方向;方位。《墨子·公輸》:“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⑤方面。《楚辭·九辯》:“心怵惕而震蕩兮,何所憂之多方?”(怵惕:戒懼。)⑥正直。《新語·慎微》:“然後忠良方直之人,則得容於世而施於政。”⑦地區;區域。黃宗羲《柳敬亭傳》:“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⑧指地。古人以為天圓地方,故稱地為方。《淮南子·本經》:“戴圓履方。”⑨方法;辦法。《荀子·大略》:“博學而無方。”⑩藥方;處方。《後漢書·華佗傳》:“精於方藥。”(11)道理。《荀子·君道》:“尚賢使能,則民知方。”(尚:尊崇。)(12)比擬;比方。《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贊》:“票(piāo)騎亦方此意,為將如此。”(票騎:指霍去病。)(13)副詞。1.正在。《漢書·高帝紀》:“沛公、項羽方攻陳留。”2. 剛剛。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伏案臥,方成草。”3. 就要。《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治:訓練。會獵:一同打獵,是交戰的婉辭。)(14)介詞。正當。《莊子·養生主》:“方此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二)páng [方羊]徘徊。《左傳·哀公十七年》:“如魚窺尾,衡流而方羊。”圓:
①圓形。《荀子·賦篇》:“圓者中規。”(中:符合。)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②天的代稱。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淮南子 ·本經》:“戴圓履方。”(履:踩;踏。方:指地。)③周全;圓滿。常達《山居八詠》之七:“胡僧論的旨,物物唱圓成。”(胡:指外國。的:明白。)又使之周全。④團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⑤婉轉;圓潤。白居易《題周傢歌者》詩:“深圓似轉簧。”⑥圓周長。《莊子·外物》:“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⑦環繞。《晉書·阮咸傳》:“圓坐相向。”⑧旋轉。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雞子於地圓轉未止。”憶:
①思念;回想。《木蘭詩》:“問女何所思? 問女何所憶?”潘閬《憶餘杭五首》之一:“長憶錢塘,不是人寰是天上。”②記得;記住不忘。《梁書·昭明太子傳》:“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元稹《連昌宮詞》:“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楊與李:指楊國忠、李林甫。)好:
(一)①女子貌美。《史記·孔子世傢》:“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文采。康樂:舞曲名。)古詩《隴西行》:“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②泛指美;善。《詩經·鄭風·叔於田》:“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代稱男子。洵:確實。)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③友好;友愛。高適《贈別晉三處士》:“知己從來不易知,慕君為人與君好。”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④完畢;完成。韓偓《無題》:“妝好方長嘆,歡餘卻淺顰。”⑤可以;便於。李覯《苦雨初霽》:“寄語殘雲好知足,莫依河漢更油然。”(河漢:天河。油然:雲氣上升。)⑥恰巧;適逢。白居易《吳中好風景》:“況當豐熟歲,好是歡遊處。”⑦表示勸勉。《世說新語·方正》:“臨別流涕,撫其背曰:‘奴好自愛。’”⑧表感嘆。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二)hào ①喜愛;愛好。《莊子·逍遙遊》:“臣之所好者,道也。”②善於;易於。寒山《詩三百三首》之二百二十二:“聰明好短命,癡騃祩(ái)卻長年。”(騃:傻。)③玉器或錢幣中間的孔。《漢書·食貨志下》:“卒鑄大錢,文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之:
①到……去。《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晉、衛:皆諸侯國名。)《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劉邦。薛:地名。)②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發誓。靡它:沒有他心。)③代詞。1. 指代人和事物。相當於“他(她)”、“它”、“他(它)們”。《左傳·隱公元年》:“(薑氏)愛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時:按時。習:演習。)2.指示代詞。“這”、“這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④助詞。1.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進入。)3.用於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相當於“是”。《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4.用於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左傳·莊公十年》:“公將鼓之。”(鼓:擊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bó)然興之矣。”(浡然:興起的樣子。)今:
①此時;現在。《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戰國策·趙策四》:“老夫今者殊不欲食。”《左傳·襄公二年》:“(崔子)今不來矣。”②現代。與“古”相對。《禮記·中庸》:“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反:違反。)《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③今日。《詩經·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庶:多。士:指未婚男子。迨dài:及;到。)④當今。《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⑤將要;將會。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⑥不久。《史記·申屠嘉列傳》:“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⑦假如;如果。《史記·項羽本紀》:“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棄:
①拋棄;丟棄。《詩經·小雅·谷風》:“將安將樂,女轉棄予。”②廢棄;廢除。《國語·周語上》:“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③忘記。《左傳·昭公十三年》:“南蒯子仲之憂,其庸可棄乎?”棄捐:
①舍棄,離開。《後漢書·安帝紀》:“民訛言相驚,~~舊居。”②拋棄,遺棄。《史記·外戚世傢》:“已而~~吾女,一何不自喜而倍本乎。”捐:
①舍棄。《戰國策·燕策三》:“故君捐國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楚辭·九歌·湘夫人》:“捐餘袂兮江中,遺餘褋(dié)兮醴浦。”(袂:衣袖,泛指衣服。褋:單衣。醴浦:即澧浦,澧水濱。)②除去。《史記·吳起列傳》:“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戰國策· 韓策一》:“秦人捐甲徒裎(chéng)以趨敵。”(徒裎:赤足露身。趨:赴,向。)③捐助;捐獻。《史記·貨殖列傳》:“唯無鹽氏出捐千金貸,其息什一。”(無鹽氏:人名。什一:十分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