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蒙溪先生梁公孫,忽然示我十軸文。

    “蒙溪先生梁公孫,忽然示我十軸文。”詩句出處:《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傑》;是唐朝詩人顧雲的作品。

    九華太守行春罷,高絳紅筵壓花榭。四面繁英拂檻開,
    帖雪團霞墜枝亞。空中焰若燒藍天,萬裡滑靜無纖煙。
    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主人憐才多傾興,
    許客酣歌露真性。春酎香濃枝盞黏,一醉有時三日病。
    黿潭鱗粉解不去,鴉嶺蕊花澆不醒。肺枯似著爐鞲煽,
    腦熱如遭錘鑿釘。蒙溪先生梁公孫,忽然示我十軸文。
    展開一卷讀一首,四顧特地無涯垠。又開一軸讀一帙,
    酒病豁若風驅雲。文鋒斡破造化窟,心刃掘出興亡根。
    經疾史恙萬片恨,墨炙筆針如有神。呵叱潘陸鄙瑣屑,
    提挈揚孟歸孔門。時時說及開元理,傢風颯颯吹人耳。
    吳兢纂出升平源,十事分明鋪在紙。裔孫才業今如此,
    誰人為奏明天子?鑾駕何當獵左馮,神鷹一擲望千裡。
    戲操狂翰涴蠻箋,傍人莫笑我率然。

    【註釋】:

    蒙:

    ①覆蓋。《詩經·鄘風·君子偕老》:“蒙彼縐絺。”(縐絺:細葛衫。)②蒙蔽;欺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難與處矣。”③蒙受;遭受。《孟子·離婁下》:“西子蒙不潔。”《潛書·貞隱》:“有不忍小辱,而甘蒙天下之大辱者,是又不可不察也。”④冒;冒著。《漢書·晁錯傳》:“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矢:箭。)⑤愚昧;無知。《戰國策·韓策一》:“民非蒙愚也。”⑥自稱的謙詞。相當於“愚”。張衡《西京賦》:“蒙竊惑焉。”(竊:謙詞。私下。)⑦敬詞。承蒙。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昨日蒙教。”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先:

    ①走在前面。《楚辭· 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②先於;在……之前。《荀子·大略》:“先事慮事,先患慮患。”③首要的事。《吳子·治兵》:“用病之道何先?”④祖先;上代。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對死去的人的尊稱。《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⑥對古代人的稱呼。⑦先生。《漢書·梅福傳》:“夫叔孫先非不忠也。”[先生]1. 老師。2.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亦用來作對人的尊稱。3. 醫生。[先進]先行學習。《論語 ·先進》:“先進於禮樂,君子也。”

    先生:

    ①學生對老師的尊稱。《禮記·曲禮》:“從於~~,不越語而與人言。”②文人學者的自稱。褚少孫《史記三代世表序補》:“張夫子問褚~~。”③妻子對丈夫的尊稱。《列女傳·楚於陵妻》:“妾恐~~之不保命也。”④年長有學問的人。《孟子·告子》:“~~將何之?”

    生:

    ①生長;長出。《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著;生存。《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韓非子·解老》:“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祿:俸祿。持:維持。)④產生;發生。《韓詩外傳》卷五:“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⑤生育;誕生。《左傳·隱公元年》:“莊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間,指人的一生;一輩子。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⑦生活;生計。柳宗元《捕蛇者說》:“鄉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呂氏春秋·適音》:“大饗之禮,上玄尊而俎生魚。”2.未加工煉制的。《洛陽伽藍記·城北》:“頭後垂二尺生絹。”⑨讀書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

    梁:

    ①[名]橋。《詩經·大雅·大明》:“造舟為~。”②[名]魚梁。形似橋的捕魚小堤。柳宗元《鈷潭西小丘記》:“為魚~。”③[名]屋梁。杜甫《江村》:“自來自去~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④[名]古代國名。在陜西韓城南面。《左傳·僖公十九年》:“秦遂取~。”

    公:

    ①公正;公平。《呂氏春秋·去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祈黃羊可謂公矣。”②公共的;公傢的。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二聖北狩之痛,蓋國傢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③公然;公開地。賈誼《論積貯疏》:“殘賊公行,莫之或止。”(殘賊:害。)④公傢,與“私”相對。《詩經·豳風· 七月》:“獻豜於公。”⑤通“功”。功勞。《詩經·小雅·六月》:“薄伐玁狁,以奏膚公。”⑥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孟子·萬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又為諸侯的通稱。《禮記·喪服大記》:“公之喪,大夫俟練,士卒哭而歸。”(練:喪服。)⑦古代朝廷官階的第一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後泛指朝中職掌權者。李白《行路難》:“漢朝公卿忌賈生。”⑧對男子的敬稱。《史記·陳涉世傢》:“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當斬。”⑨舊稱親屬中的尊長。1.稱祖父。《呂氏春秋·異用》:“孔子之弟子從遠方來者,孔子荷(hè)杖而問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問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搏杖:扶杖。)2. 稱父親。《戰國策·魏策一》:“將行,其子陳應止其公之行。”3.稱丈夫之父。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循:順從。姥:婆婆。)⑩稱雄性的禽獸。《齊民要術·作醬法》:“母蟹臍大,圓,竟服下,公蟹狹而長。”

    公孫:

    ①諸侯的孫子。《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②泛指官僚的子弟。《儒林外史》回十:“蘧~~呈上乃祖的書札並帶瞭來的禮物。”

    孫:

    (一)①兒子的兒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②孫子以後的各代。《漢書·曹參傳》:“至哀帝時,乃封參玄孫之孫本始為平陽侯。”(本如:人名。)③再生的;細小的。嵇康《琴賦》:“乃斫(zhuó酌)孫枝。”(斫:砍去。) (二)xùn ①恭順;謙讓。《禮記·緇衣》:“恭而蒞之,則民有孫心。”(蒞lì:臨。)《漢書·韓王信傳》:“為人寬和自守,以溫顏孫辭承上接下。”②出奔;逃亡。《春秋·莊公元年》:“夫人孫於齊。”

    忽:

    ①不註意;不經心;忽視;疏忽。《尚書·周官》:“蓄疑敗謀,怠忽荒政。”(蓄:積。怠:惰。荒:亂。)《史記·司馬相如傳》:“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②疾;迅速。《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左傳·莊公十一年》:“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③迷惚;不分明。《淮南子·精神》:“遊於忽區之旁。”(忽區:忽恍無形之區。)④古代極小的量度單位名稱。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微:古代極小的量度單位。)⑤副詞。突然。曹植《雜詩》之一:“形影忽不見。”《晉書·謝安傳》:“金鼓忽破。”[忽忽]1. 迅疾的樣子。《楚辭·惜誓》:“惜餘年老而日衰兮,歲忽忽而不反。”(反:同“返”。)2. 飄浮不定的樣子。賈��《莊周夢為蝴蝶賦》:“忽忽悠悠,東西泛浮。”3. 神志昏亂的樣子。《漢書·蘇建傳》:“(李)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

    然:

    ①燃燒。後來寫作“燃”。《孟子·公孫醜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代詞。如此;這樣。《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③對;贊同。《論語·雍也》:“子曰:‘雍之言然。’”④副詞。1.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漢書·丙吉傳》:“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yì)。”(艾:治。)2. 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便”、“就”。《莊子·外物》:“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⑤連詞。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2.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雖然”。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然憔悴,尚天真,纖腰細褪羅裙。”⑥助詞。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的樣子”。《詩經· 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2. 用於句末,表示比擬。《孟子·盡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3. 用於句末,表示斷定,相當於“焉”、“也”。《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示:

    ①把事情告訴別人。《莊子·胠篋》:“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喻治國的方法和手段。)②給人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③表現;顯示。《墨子·非儒下》:“繁登降之禮以示儀,務趨翔之節以勸眾。”④告訴;告知。《戰國策·秦策二》:“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⑤教導;指示。《禮記·禮運》:“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軸:

    ①車軸。《左傳·定公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鍥:刻。)②中心;樞紐。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赫赫三雄,並回乾軸。”(回:旋轉。乾:指天。)③織具。《法言·先知》:“田畝荒,杼(zhù)軸空。”(杼:織具名。)④弦樂器上轉動弦的軸。白居易《琵琶行》:“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⑤卷軸形的書畫。李白《與韓荊州書》:“至於制作,積成卷軸。”

    文:

    ①在身體上刺畫花紋。《莊子·逍遙遊》:“越人斷發文身。”②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③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周易·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④禮樂典章制度。張居正《與薊遼總督譚二華》:“如有不效,巡關禦史得論劾(hé)之,固不必襲此故套虛文為也。”(劾:揭發罪狀。襲:沿用。)⑤法令條文。《史記·酷吏列傳》:“與趙禹更定諸律令,務在深文。”⑥字;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書同文。”⑦文辭;文章。劉勰《文心雕龍· 情采》:“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歐陽修《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⑧非軍事的;與“武”相對。《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⑨華美;有文采。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史有文質,辭有詳略。”(質:質樸。)⑩文飾;掩飾。劉知幾《史通·惑經》:“庸儒末學,文過飾非。”(11)柔和;不猛烈。《世說新語·賞譽》:“士龍為人,文弱可愛。”(士龍:陸雲字。)(12)量詞。計算銅幣的單位。《宋書·徐羨之傳》:“可以錢二十八文埋宅四角。”


    上一篇: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

    下一篇: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 蒙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

    “蒙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诗句出处:《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是唐朝诗人顾云的作品。

    九华太守行春罢,高绛红筵压花榭。四面繁英拂槛开,
    帖雪团霞坠枝亚。空中焰若烧蓝天,万里滑静无纤烟。
    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主人怜才多倾兴,
    许客酣歌露真性。春酎香浓枝盏黏,一醉有时三日病。
    鼋潭鳞粉解不去,鸦岭蕊花浇不醒。肺枯似著炉鞲煽,
    脑热如遭锤凿钉。蒙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
    展开一卷读一首,四顾特地无涯垠。又开一轴读一帙,
    酒病豁若风驱云。文锋斡破造化窟,心刃掘出兴亡根。
    经疾史恙万片恨,墨炙笔针如有神。呵叱潘陆鄙琐屑,
    提挈扬孟归孔门。时时说及开元理,家风飒飒吹人耳。
    吴兢纂出升平源,十事分明铺在纸。裔孙才业今如此,
    谁人为奏明天子?銮驾何当猎左冯,神鹰一掷望千里。
    戏操狂翰涴蛮笺,傍人莫笑我率然。

    【注释】:

    蒙:

    ①覆盖。《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绉絺。”(绉絺:细葛衫。)②蒙蔽;欺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难与处矣。”③蒙受;遭受。《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潜书·贞隐》:“有不忍小辱,而甘蒙天下之大辱者,是又不可不察也。”④冒;冒着。《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矢:箭。)⑤愚昧;无知。《战国策·韩策一》:“民非蒙愚也。”⑥自称的谦词。相当于“愚”。张衡《西京赋》:“蒙窃惑焉。”(窃:谦词。私下。)⑦敬词。承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先:

    ①走在前面。《楚辞· 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②先于;在……之前。《荀子·大略》:“先事虑事,先患虑患。”③首要的事。《吴子·治兵》:“用病之道何先?”④祖先;上代。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⑥对古代人的称呼。⑦先生。《汉书·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先生]1. 老师。2.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亦用来作对人的尊称。3. 医生。[先进]先行学习。《论语 ·先进》:“先进于礼乐,君子也。”

    先生:

    ①学生对老师的尊称。《礼记·曲礼》:“从于~~,不越语而与人言。”②文人学者的自称。褚少孙《史记三代世表序补》:“张夫子问褚~~。”③妻子对丈夫的尊称。《列女传·楚于陵妻》:“妾恐~~之不保命也。”④年长有学问的人。《孟子·告子》:“~~将何之?”

    生:

    ①生长;长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着;生存。《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韩非子·解老》:“禄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禄:俸禄。持:维持。)④产生;发生。《韩诗外传》卷五:“水渊深广,则龙鱼生之。”⑤生育;诞生。《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间,指人的一生;一辈子。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⑦生活;生计。柳宗元《捕蛇者说》:“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吕氏春秋·适音》:“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2.未加工炼制的。《洛阳伽蓝记·城北》:“头后垂二尺生绢。”⑨读书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梁:

    ①[名]桥。《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②[名]鱼梁。形似桥的捕鱼小堤。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为鱼~。”③[名]屋梁。杜甫《江村》:“自来自去~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④[名]古代国名。在陕西韩城南面。《左传·僖公十九年》:“秦遂取~。”

    公:

    ①公正;公平。《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祈黄羊可谓公矣。”②公共的;公家的。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二圣北狩之痛,盖国家之大耻而天下之公愤也。”③公然;公开地。贾谊《论积贮疏》:“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残贼:害。)④公家,与“私”相对。《诗经·豳风· 七月》:“献豜于公。”⑤通“功”。功劳。《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玁狁,以奏肤公。”⑥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又为诸侯的通称。《礼记·丧服大记》:“公之丧,大夫俟练,士卒哭而归。”(练:丧服。)⑦古代朝廷官阶的第一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后泛指朝中职掌权者。李白《行路难》:“汉朝公卿忌贾生。”⑧对男子的敬称。《史记·陈涉世家》:“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当斩。”⑨旧称亲属中的尊长。1.称祖父。《吕氏春秋·异用》:“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hè)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搏杖:扶杖。)2. 称父亲。《战国策·魏策一》:“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3.称丈夫之父。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循:顺从。姥:婆婆。)⑩称雄性的禽兽。《齐民要术·作酱法》:“母蟹脐大,圆,竟服下,公蟹狭而长。”

    公孙:

    ①诸侯的孙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②泛指官僚的子弟。《儒林外史》回十:“蘧~~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

    孙:

    (一)①儿子的儿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②孙子以后的各代。《汉书·曹参传》:“至哀帝时,乃封参玄孙之孙本始为平阳侯。”(本如:人名。)③再生的;细小的。嵇康《琴赋》:“乃斫(zhuó酌)孙枝。”(斫:砍去。) (二)xùn ①恭顺;谦让。《礼记·缁衣》:“恭而莅之,则民有孙心。”(莅lì:临。)《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②出奔;逃亡。《春秋·庄公元年》:“夫人孙于齐。”

    忽:

    ①不注意;不经心;忽视;疏忽。《尚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蓄:积。怠:惰。荒:乱。)《史记·司马相如传》:“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②疾;迅速。《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③迷惚;不分明。《淮南子·精神》:“游于忽区之旁。”(忽区:忽恍无形之区。)④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名称。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⑤副词。突然。曹植《杂诗》之一:“形影忽不见。”《晋书·谢安传》:“金鼓忽破。”[忽忽]1. 迅疾的样子。《楚辞·惜誓》:“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反:同“返”。)2. 飘浮不定的样子。贾��《庄周梦为蝴蝶赋》:“忽忽悠悠,东西泛浮。”3. 神志昏乱的样子。《汉书·苏建传》:“(李)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然:

    ①燃烧。后来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②代词。如此;这样。《吕氏春秋·用众》:“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③对;赞同。《论语·雍也》:“子曰:‘雍之言然。’”④副词。1.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乃”、“竟”。《汉书·丙吉传》:“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yì)。”(艾:治。)2.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便”、“就”。《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⑤连词。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然憔悴,尚天真,纤腰细褪罗裙。”⑥助词。1.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表示状态,“……的样子”。《诗经· 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2. 用于句末,表示比拟。《孟子·尽心上》:“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3. 用于句末,表示断定,相当于“焉”、“也”。《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示:

    ①把事情告诉别人。《庄子·胠箧》:“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喻治国的方法和手段。)②给人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③表现;显示。《墨子·非儒下》:“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劝众。”④告诉;告知。《战国策·秦策二》:“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⑤教导;指示。《礼记·礼运》:“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轴:

    ①车轴。《左传·定公九年》:“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锲:刻。)②中心;枢纽。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赫赫三雄,并回乾轴。”(回:旋转。乾:指天。)③织具。《法言·先知》:“田亩荒,杼(zhù)轴空。”(杼:织具名。)④弦乐器上转动弦的轴。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⑤卷轴形的书画。李白《与韩荆州书》:“至于制作,积成卷轴。”

    文:

    ①在身体上刺画花纹。《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②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王充《论衡·言毒》:“蝮蛇多文。”③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④礼乐典章制度。张居正《与蓟辽总督谭二华》:“如有不效,巡关御史得论劾(hé)之,固不必袭此故套虚文为也。”(劾:揭发罪状。袭:沿用。)⑤法令条文。《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更定诸律令,务在深文。”⑥字;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书同文。”⑦文辞;文章。刘勰《文心雕龙· 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⑧非军事的;与“武”相对。《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⑨华美;有文采。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质:质朴。)⑩文饰;掩饰。刘知几《史通·惑经》:“庸儒末学,文过饰非。”(11)柔和;不猛烈。《世说新语·赏誉》:“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龙:陆云字。)(12)量词。计算铜币的单位。《宋书·徐羡之传》:“可以钱二十八文埋宅四角。”


    上一篇: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

    下一篇: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 上一篇: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

    下一篇: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