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自练自测题之九八

        ①人们习惯把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比喻为“杞人忧天”。时下,在某些地方,“杞人忧诤”似乎成了见怪不怪的事实。
        ② “诤言”,就是率直规谏的语言。“诤友”,就是敢于直言规劝的朋友。为官常听“诤言”,就有可能使头脑清醒,及时戒去漂浮,除去不实。因此,“诤言”就是敢于指出不是的声音,也就是人们常说除蔽兴利的“忠言”。为官常有“诤友”,就有可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明辨是非。因此,“诤友”实属难得的朋友。
        ③然而,在改革开放事业高歌猛进的形势下,在某些地方,诤言罕听,诤友罕见,“杞人忧诤”的现象似乎明显起来。你看: 报章披露的某贫困县委副书记一掷数十万元巨资建豪华住宅。若在其建设之前或期间,能有“诤友”向这位县官大人发出“诤言”,恐怕副书记会悬崖勒马,不致闹到民怨沸腾。又如,在新近报道某市出现属“五无工程”的塌楼死伤人员的事故,若楼主及有关部门在楼房建设前或使用前能听到“诤言”,理智地制止“五无工程”,就有可能避免这出人为的悲剧。
        ④ 其实,“忧诤”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某些单位并不鲜见: 某劳民伤财的所谓“政绩工程”,人们担心得罪主办官员,只赞不弹,或当面赞,背后弹,使当局者沉迷不醒;某地方不遗余力,不顾实际推广某种作物,由于碍于官员的面子,有关人员不响不吭照样实施,结果导致血本无归;某单位民主生活会演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会”,“成绩一大串,问题不沾边”,等等。于是乎,有人叹:“诤友”在何处找?
        ⑤ 笔者认为,“诤友”在自身处找。其实,“诤”与“争”同义,“诤友”就是争友,就是敢于与自己争论的朋友。为官的能有诤友,确是福,至少会帮助自己减少避免失误,但为官能常有“诤友”确也不易。尤其是在胜利面前,成绩面前更不易。谓之不易,是因为个人的因素突出了,个人的作用夸大了,集体的作用缩小了,心中装的是个人的荣辱与共,爱的是面子好看与否。因此,听不进批评意见,容不下不同声音。更有甚者,少数单位“一哥”以“我为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致使单位“鸦雀无声”。由此看来,引“诤友”要容“诤友”,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近日所讲的“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尖锐批评”(见《人民日报》12月5日一版)。做到此,就要求为官的要有“大肚能容”的胸襟,要有“敢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的度量,有了这个胸襟与度量,“诤友”自然会出现在你面前,“诤言”会随时飞入你的耳际。“杞人忧诤”会像“杞人忧天”一样成为多余的笑柄。但愿“杞人忧诤”不再成为现实。

        1.解释“杞人忧诤”在文中的意思。
        
        2.文中带点的“此”指代什么?
        
        3.第②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了什么观点?(解题思路点拨: 注意研读第②段。)
        
        4.请简要回答,为什么有人感叹“诤友”在何处找?(解题思路点拨: 从种种表现中进行概括。)
        
        5.为什么说“诤友”就是“争友”?(解题思路点拨:从“诤友”的特点去理解。)
        
        6.从文中看,能够出现“诤友”的条件是什么?(解题思路点拨: 从为官者自身的所作所为去思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8-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chuzhongyuedu/15337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