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育学的局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初,欧美流行一种以临床心理实验研究方法为基础的教育学说。
        科学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原是一种进步现象。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以直觉的经验为根据的臆断和广泛的观察而来的概括必将为严格的实验所代替。同样,教育科学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实验研究的要求。因而,自然提出了“教育注重实验”的问题。十九世纪上半期爱吉沃斯的《实际教育》中就提出:教育艺术应看作是一种实验的科学,不应徒空言。康德也对于实验学校异常重视,认为师范学校,必须附设实验学校用作师范生实验和实习的场所。嗣后,美国的詹姆士和吉德对于记忆和学力的迁移等问题做过很多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还有卢司克、富力门、麦柯尔等对于实验教育都有深切的研究,著作流行甚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自此以后,从事教育和心理实验的人逐渐多起来,到二十世纪初“实验教育学”形成。
        最先提出“实验教育学”概念的是德国的莫伊曼。莫伊曼在1901年就主张对儿童的学习和疲劳等问题,应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称这种教育学为“实验教育学”。后来德国人赖伊首著《实验教育学》对实验教育作了初次系统的阐述。在美国,实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他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出发,认为全部教育不过是机体的外部反应,而这种反应是机械地由外界刺激所引起并经多次练习得到巩固的。他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完全移植到教育上来。
        实验教育学者一般根据生物学化的观点,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粹生物学的过程,即把它看作是一种自发的、被动的、受着自然法则支配的过程。他们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教育同医学临床同等看待,把心理实验(特别是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当作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把儿童在心理实验控制的某种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变化看作是一般学习和教育的结果。完全抹杀了教育过程的特殊性,造成了许多对教育和教育方法的误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1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yihanjiaoxun/16992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