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在庐山

        远公在庐山中,[1]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2]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3]”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4]皆肃然增敬。
        【注释】 [1]远公:即慧远(334—416),东晋高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幼好学,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后从道安出家,精研般若性空之学。孝武帝太元六年(381)立东林精舍于庐山,与宗炳、慧永等十八人结白莲社,同修西方净土之业。卜居三十余年,足不出山。有《匡山集》。庐山:据慧远《庐山记》说,殷、周之际,有匡俗先生隐居于此山中,后成仙而去。时人谓其居处为神仙之庐,即名山为庐山,又称匡庐。山在今江西九江附近,为我国名山之一。 [2]“桑榆之光”二句:意思说人既到晚年,来日已无多,在学问上的造诣也就有限了。桑榆之光:日暮时,夕阳照在桑树和榆树上,余光不会长远,故用来比喻人的老年。南朝宋·刘铄《拟古诗》:“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唐·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 [3]“朝阳之晖”二句:早晨的太阳,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得越来越高,变得愈发明亮。用以比喻年轻人的学业也应与日俱增,渐趋于成熟境地。 [4]高足:汉代驿传中设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马,高足为上等快马。后用以喻指高才出众者。
        【译文】 远公住在庐山中,年纪虽然老了,仍在讲解经典矻矻不止。弟子里有懒散不努力的人,远公便说:“老年人像落日余光,按理说不会照得久远;只愿你们年轻人是初升的太阳,随着时间推移那光辉越来越明亮!”拿着经书登上座位,背诵朗读声音响亮流畅,言词神色十分恳切。那些卓异出色的弟子,都肃然倾听,更增加了对他的敬意。
        【总案】 慧远好学不倦、老而犹然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他对年轻弟子的期望与勉励更感人。篇中的描写细致生动,活现出一位学问精深、诲人不倦又循循善诱的慈祥长者形象。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0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guji/wenyanxiaoshuo/15342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