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栏目:
-
- 讲解
完满的认识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 《知音》) 按圆照为佛家语。《佛祖传记》: “学佛之士,圆照一乘。” 刘勰用指完满的认识,又当时多有采佛语入书者。如《世说新语·假谲》刘孝标注: “神智是有,而能圆照。”...
1. 全面、完备 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 ( 《体性》) 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 ( 《风骨》) 按吴师《义疏》 引 《周易·系辞》: “蓍之德圆而神。” 又《淮南子·主术训》有“智圆”,《庄子·齐物论》 论五德有 “五者圆”。“圆” 有完满无缺...
融合变化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 ( 《体性》) 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 ( 《物色》) 按《易·系辞上》: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正义: “既知万物以此变动,观看其会合变通,当此会通之时,以施行其典法礼仪也。...
言辞诡伪 战代枝诈,攻奇饰说。 ( 《养气》) (元作枝,冈本作技,现通行本从改。实作技无理,不改。见附录 《校注辨正》。) 温王郤庾,辞多枝杂。 ( 《诔碑》) 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 《论说》) 按杨明照 《校注拾遗补》 云当作权诈,嫌证援不足。且 《诔碑》...
光彩焕发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 《原道》) 卫觊禅诰,符命炳曜。 ( 《诏策》)...
鲜明、光彩焕发 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 ( 《正纬》) 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 《明诗》) 按左思 《三都赋》: “符采彪炳。” 刘勰袭用。当时,锺嵘也用指焕发的文采。《诗品·卷中》: “晋弘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1. 光大 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祇敬,典诰之体也。 ( 《辨骚》) 按《离骚》: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王逸注: “耿,光也;介,大也。” 2. 慷慨 张骏 《自序》,文致耿介。 ( 《章表》) 耿介于 《程器》。 ( 《序志》) 按杨明照先生 《校注拾遗补...
慷慨 彦伯梗概,情韵不匮。 ( 《诠赋》)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 《时序》) 按《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梗概与慷慨音义相同,刘勰指那种悲凉苍劲的文风。...
迟钝不力 扬雄吊屈,思积功寡,意深文略,故辞韵沉膇。 ( 《哀悼》) 李尤赋铭,志慕鸿裁,而才力沉膇,垂翼不飞。 ( 《才略》) 按《左传·成公六年》: “献子曰: ‘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注: “沉溺,湿疾; 重膇,足肿”。所以,沉膇是迟钝不力的意...
1. 贴切 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 ( 《祝盟》) 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 ( 《比兴》) 按《后汉书·杨震传》: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 又《晋书·江统传》: “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切至,是形容言辞的恳切周到。刘勰用于文论是贴切意。刘...
般若学 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 ( 《论说》) 按范文澜《注》 云: “梵言般若,此云智能也。动绝神源,谓用思至极深之地; 即下云般若之绝境也。神源,犹言理源。《世说·文学篇》: ‘丞相乃叹曰: 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 按范说恐非。 般若学是魏晋时...
面面俱到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 《知音》)...
全面贯通 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圆通。 ( 《明诗》) (今本误作通圆,据唐写本改正。) 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 《论说》) 按《楞严经》 卷二十二: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圆通为佛家语,圆,无偏缺; 通,无障碍。刘勰用于...
精密观察 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 《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