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之死
孔融居北海①,豪气贯长虹:
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②;
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③。
【释词】
①北海:王国名。属青州。辖县十八。治所剧县,在今山东昌乐西。融曾任北海太守,时称孔北海。
②这两句诗出自《后汉书·孔融传》,《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据本传而作:孔融“极好宾客,常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在此北海六年,甚得民心。”又见《三国志·崔琰传》裴松之注:孔融“虽居家失势,而宾客日满其门,爱才乐酒,常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③存官:存,保存。这里指史官,因上句诗已出现“史笔”字样,这里用“存官”相对。建安元年孔融任“太中大夫”。用“太中”借代孔融。这句诗意思是因孔融极力维护儒家思想,虽被曹操所杀,但史书还是记录了他的一生的操守和才华。并为之死流露不平之愤,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中大书特书:建安十三年,“曹操杀中大夫孔融”。
【赏析】
曹军新野战败,于是曹操决策提兵五十万,讨伐刘备、孙权,扫平江南。这一举动遭到太中大夫孔融的阻谏,曹操大怒。御史大夫郗虑素日与孔融有嫌,又乘机进谗言,激怒曹操。本来孔融坚持投汉不投曹的政治态度,在北方诸豪强消灭后,成了曹操控制汉室的一个障碍。更何况他为维护东汉王朝,敢于与曹操作对,其态度之明朗,语辞之激切,行动之无忌,早已与曹操积怨甚深。所以曹操就和御史大夫郗虑串通一气,叫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孔融。既然诛之有名,曹操于是宣示孔融罪状,杀了孔融及其全家。
孔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过场人物。只在两个章回中出现过,但这首诗却对他一生的地位、性格、人品和才气都做了概括所谓“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名门后裔,聪颖超群,博闻多识,性格刚直,喜交宾朋。他入仕正逢朝廷动乱,因直言进谏,得罪了董卓,被举荐到黄巾军兴起的要冲——北海为相。在那里,他起兵讲武,置城兴学,依名恃才,颇以拨乱中兴自许。“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便是这个时期。后来,他做了太中大夫。因平素为人宽厚,又特别爱才,喜欢奖掖后进,所以每日宾客盈门。他曾感叹道:“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无所忧虑了。”他的学识、才气和声誉,确实不愧为一代人望。求名,做名士,进而做大名士,是孔融的士人意识和人格的显现。曹操为扩大政治号召力,需要像孔融这样的圣人后裔和儒学宗师的点缀,因而在官渡之前,孔融与曹操的关系处在尚可以的程度。
“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孔融的文章在建安七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曹丕称赞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刘勰称赞他“气盛于笔”,张溥说他“诗文豪气直上”。文如其人,孔融是一位品格正直磊落,行为放纵之人。他是建安七子中惟一与曹操政见不和者,《后汉书》说他“即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杵”。曹操灭袁绍,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抢来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解其意,问他此事出于何典。孔融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战争频繁,粮食短缺,曹操下令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表示反对,并有很多侮谩之词。孔融对曹操某些不合儒家道德观的行为以及他持有异议的事情冷嘲热讽,向曹操的权威挑战,引来曹操深深的忌恨! 何况官渡之战后的曹操在政治上的号召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从而对借助孔融这样的大名士点缀门楣的需要淡薄起来,因而当冲突对立时,曹操毫不手软地将孔融杀掉。《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描写“刘皇叔北海救孔融”,第四十回又写曹孟德借故杀名士,以他们对待孔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别刻画和映衬了刘备和曹操的为人和心理。
嘉靖本这首诗与毛氏本的后两联词句不同:“文章绝世大,词语侮王公。脂习怜刚直,收尸解送终。”第三联两个版本虽词语不同,但意思一样。惟第四联嘉靖本又叙述了一段史实:孔融被曹操杀死后,“京兆脂习伏尸而哭。操闻之,大怒欲杀之。荀彧曰:‘彧闻脂习常谏融曰:公刚直太过,乃取祸之道。’今融死而来哭,乃义人也,不可杀。操乃止。习收融父子尸首,皆葬之。”同是哭尸,蔡邕哭董卓遭斩;脂习哭孔融免罪。可见曹操的政治气度要比王允恢弘。同时,侧笔进一步烘托了孔融的刚直不阿、狂狷不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