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计
赤壁鏖兵用火攻①,运筹决策尽皆同②。
若非庞统连环计③,公瑾安能立大功④?
【释词】
①鏖:激战。
②这句诗的主语省略了,实指周瑜和诸葛亮。
③连环计:在三十六计中,专指两计并用,一计累敌,一计攻敌,方能制胜。庞统诈降曹操,为曹操出谋把船舰用铁环连接起来,表面上是帮助魏军克服不习惯水上作战的弱点,实际上把多艘战船固为一个整体,互相牵制难以逃脱。这就为孙、刘联军实施火攻、集中杀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庞统的连环计到黄盖的苦肉计,再到火烧赤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连环计。这里只指庞统出谋用铁链子将战船连接起来。
④公瑾:周瑜,字公瑾。
【赏析】
对于黄盖、甘宁的诈降,曹操心中疑惑不定,为探得虚实,蒋干二过江东。夜晚,蒋干在西山岩畔遇到庞统夜读兵书,两人交谈,庞统流露归曹之意,蒋干表明引进之心。于是蒋干与庞统连夜下山,投奔江北。曹操闻凤雏先生到来,亲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当说到北方军士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死人很多。曹操正为此事发愁,于是向庞统请教。庞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曹操大喜,请问妙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即时传令,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这便是庞统巧授连环计。
庞统的连环计是赤壁大战的总战术火攻的制胜一着
对于火攻的总战术,小说刻画了周瑜与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颇有情趣。周瑜胸中思得一计,诸葛亮亦有一计,便说:“都督且休言。各自写于手内,看同也不同。”周瑜大喜,先自暗写了,诸葛亮也暗写了,“两个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明掌中,亦一‘火’字”。这就是“运筹决策尽皆同”。
为了给火攻创设条件,展开了一系列计谋: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书、庞统的连环计,以及诸葛亮的借东风。所以嘉靖本《三国演义》这首诗是七律,将这几种计谋都做了概述:“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阚生纳款欺曹操,黄盖停舟待祝融。千里舳舻沉水底,一江烟浪起波中。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这一系列计谋中,庞统的连环计是实施火攻的关键之举。毛氏本将诗中四句删节后,七绝突出“赤壁鏖兵用火攻”的作用。
曹操有战船千只,布满江面,互不关联,在这种情况下火攻不易集中火力,难以大面积杀伤敌人。何况船队分散,即使遇到火攻,也便于临时调整,应付局面。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用铁环锁住,这样,一旦“一船着火”,其他各船“被铁环锁住,无法逃避”,是一个绝招。有识之士在静处冷眼观之,都看到了此计的用心。庞统临别,徐庶一把扯住庞统说:“你好大胆! 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 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曹操的谋士程昱也忧虑这一点,他曾对曹操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后来,庞统这一计谋确实奏效。所以,火烧赤壁的胜利,不是哪一个英雄的功劳,也不是哪一个计谋的高超。而是数计配合,共生效应,才出现“强虏灰飞烟灭”的结果。从火烧赤壁的整个战略战术来认识连环计,“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并不为过。